為子孫後代開采月球,只是月球開發計劃真相的一半。
李前在對核心區長久的監听中,了解另一部分真相。
自然也是煞費苦心,為了人類文明的延續。
其實很簡單,甚至網絡上就有人提到過。
那就是留一部分人在太陽系生活。
稱作,遺種計劃。
藍星離開恆星,在深空中能否存在下去,難說。
故而有網友提到,在月球或者火星建立基地,讓一部分人轉移發展,保留人類火種。
這種想法,在聯眾國、加盟國那邊很有市場。
一些富豪有類似想法。
可惜末日之中,以人類現有科技,需要舉國之力,甚至全球所有人的力量才能辦到。
一個文明想要延續下去,需保證最低的繁育人口基數,以及各行各業技術人才。
月球和火星,可都不適合人類生存。
故而最低需要兩萬人。
到底誰留下呢?
這是個問題。
華國也只敢建立月球采礦基地。
甦回與一眾大佬提出的遺種計劃與移民設想差不了多少,因而暫時保密,只借著月球開采計劃作掩護。
所謂遺種計劃,李前早先還不太清楚,因為甦回在通信中沒有聊具體內容。
現在看到公布的技術發展目錄,他便明白了。
可控核聚變,無需多言未來,現在的人就急需。
因而備受關注。
甦想的一位師兄,站起來匯報該項科技研發進度。
目前還在制造相關智能組件,通過一次次試驗,收集數據,驗證數學模型,距離真正完成還有距離。
就在這全場的關注之中,甦想忽然兩眼發直,盯著桌面。
她發現自己的手好像有點兒不听使喚,握著筆,在筆記本上匆匆描繪,留下一幅十分精致的畫作。
正是會場此時的場景。
當然,甦想的主要意識運轉緩慢,難以有效思考,甚至都沒注意到周圍空無一物。
她進入到專注狀態。
這個過程中,無形波紋擴散,掃過大半會場,幾乎七成研究者沾染上特殊狀態。
而甦想坐著的位置靠前,周圍都是真正的科研大佬,備受關注。
就在這眾目睽睽下,她前排師兄還在台上作報告呢。
甦想停筆,恍然回神,看了眼面前筆記本上的畫面,便覺意識一黑,腦袋緩緩落向桌面。
這個過程中,她面前筆記本自動合攏。
外人眼中,就是她合上筆記本,然後旁若無人地趴在桌面,枕著自己胳膊睡著了。
這……
半邊會場一靜。
就連台上師兄報告都磕巴了下,眼楮瞪大。
這種場合,師妹你堂而皇之睡覺真的合適嗎?
“應該是太累了。”
“她就是等離子物理研究所的,听自己所里報告,當然感覺沒意思。”
一些研究者竊竊私語,
以為這位名人是工作太累。
不過這種場合睡覺確實不合適,她旁邊師姐及時提醒。
甦想悠悠轉醒,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她剛才夢中場景,也是大會現場,睡著和醒來,無縫餃接。
“怎麼了師姐?”
甦想疑惑問。
“沒……”
師姐感受到周圍目光,尷尬道。
“哦。”
甦想點點頭,回過頭繼續听台上師兄匯報。
听著師兄匯報,她也受益匪淺,腦子似乎很清晰,之前不太懂的地方,都漸漸听懂了呢。
一點小插曲,于無聲中消弭。
對于可控核聚變研究進度,所有人都不滿,太慢了,要是明天完成就好了。
但其中難度,大家也都理解,匯報完畢,掌聲熱烈。
然後是無工質推進技術。
這個技術其他幾個城市也在研究,有初級成果,不過推力非常有限。
無工質推進,就是有別于化學火箭的推進技術。
將等離子加熱加壓噴出去,或者其他方式,丟失物質緩慢,或完全不丟失,就是無工質推進。
這種技術主要應用于外太空,比如空間站上。
設想一下,恆星級遠航飛船,還要攜帶大量化學工質推進的場面嗎?
可能十艘飛船,九艘滿載燃料。
簡直就是巨大浪費。
無工質推進技術,必須掌握。
人體休眠,便是廣泛出現在影視劇里的休眠倉,能讓人在休眠狀態下保持青春,保持身體活力,度過漫長時光,到達目的地後解封甦醒,依舊年輕。
如果沒有這項技術,動輒千年記計的恆星級航行中,以人類壽命和尿性,到了目的地可能史書多出十幾本,朝代都有兩三個。
目前人體休眠技術發展遇到問題很多。
通過降低身體溫度,已達到休眠,自然界中例子不少。
比如雨林中的一種蛤蟆,身體凍成冰疙瘩,來年還能甦醒。
又比如一種魚,可以在旱季泥洞里休眠數年之久。
大家都是碳基生物,理論上人也可以。
但問題是,當人體溫度降低到臨界點,體液就會結冰,人體細胞中的水一旦結冰,就會形成冰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宏觀角度看,冰花、雪花何等脆弱。
可在細胞程度去看,這樣的冰花形成時,會撕裂、刺破細胞膜,導致生命體死亡。
主流的研究方向,是抑制或者消除冰花的產生。
這方面研究,新清泉市基本抓瞎。
華國其他城市在研,國外更有豐富經驗,上世紀就有富豪把自己冰凍,現在都還是個冰疙瘩。
第四項技術,人造子宮技術。
也就是完全脫離母體,培育下一代的技術。
只需精子和卵子,無需母體,完成受精卵到新生兒的過程。
和試管嬰兒等現有技術完全不同,難度也更大。
會場中眾人都不太明白這項技術的意義在哪里。
甚至可能引發一定的社會動蕩,這可是在剝奪女性權利啊!
面對會場嗡嗡的討論,甦回給出答案。
如果人體休眠技術無法攻克。
那麼就發射無人飛船,完成殖民。
即,飛船上沒有活人。
一切設定好,等飛船到達預定星系,自動程序啟動,啟用封存受精卵,由機器培養人類個體,重建文明!
甦回話音落下,會場中又一陣的安靜,掌聲稀稀落落。
實在是這個想法需要消化一下。
觀望的李前,卻是輕笑。
甦回的說法,固然是一種解釋。
而真正的原由是,遺種計劃需要這樣的技術。
相比于遙遠的未來,發射無人飛船,由機器從無到有培養新人類。
听起來,非常科幻,充滿想象力。
但幾百上千年後的事情,太多的不確定。
反對的力度也不會太大。
可遺種計劃就太接近現實,未來幾十年內。
遺種計劃,就是在月球基地,在少數宇航員幫助下,培養新一代人類文明。
很顯然,這個計劃的可行性更高。
同時,面對輿論、倫理的壓力遠高于人類遷移計劃的備選方案。
但是,誰能告訴人類,藍星一定會進入深空?
萬一外星人就等在太陽系外,藍星冒頭立刻動手。
屆時什麼百年工程,千年計劃,全部胎死腹中。
喜歡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請大家收藏︰()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