蜃景,艷陽高照。
林宇蹲在河邊玩泥巴。
他先將收集來的泥土洗淨,再沉澱泥水得到細膩泥土,捏成泥胚。
在他手指的細微控制之下,一個精致模具就出現了。
荒島上沒有蜜蜂,更沒有石油,很難得到蠟,失蠟法用不了。
好在林宇也算心靈手巧,而且這些模具圖紙考慮到這點,制作方法簡單,也不復雜。
時間流逝,一個個泥胚模具完工,放置在陰涼的雨棚下。
比之前制作的模具用心很多。
林宇平時種地、砍樹,效率也略有提升。
原因其實就是,李前讓他在沙灘上寫下的‘傳火’二字。
這兩個字,不僅蜃景可以看到,林宇自然也看到。
而且認得出是兩個漢字。
身為穿越者的李前,懷念曾經的故鄉,尤其一重重責任出現在自己身上之後。
那種流離在外,對家的思念強烈十倍。
換位思考,林宇孤身流落荒島,艱難的生存環境,也曾讓他絕望。
如果讓他知道,其實背後還有人。
操控他的神秘力量,還會寫漢字,林宇會怎樣猜想呢?
他原本已經平靜,接受現實的心境,再次被打破,生出新的希望,對于回歸人類群體的希望。
這種希望會推動林宇積極的生活下去。
配合李前的種種行動。
但是,李前卻一直避免讓林宇知道這些。
因為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藍星人類目前的處境,短時間肯定沒法找到他,營救他,連文明本身都前途未卜。
當幾十、百年過去,他留在藍星上的親人早已離世。
可還看不到回家的希望,心中牽掛消失。
林宇慢慢就會明白,沒人能接他回家。
或許就此沉淪。
從沒有過希望到還好。
最怕有過希望,滿腔希望與等待卻最終化為烏有,他怕是更極端,不知道做出些什麼呢。
網絡上有許多人覺得讓林宇在沙灘上寫字,就能和人類交流,間接讓官方、林宇和玩家建立更緊密順暢的聯系,更好的處理蜃景危機。
可他們並沒把林宇當人看,視為了玩家、官方手中的一件工具。
不過後來李前還是讓他寫下‘傳火’二字,則是因為得到了永恆之火。
永恆之火可以強化人的精神意志,而這種強化的前提是,心中必須有一個信念。
對于林宇來說,活下去的信念不夠強,這貨自己找死過。
那麼就只有回到故鄉這一信念了。
同時,只讓他知道一點點,自己胡亂去猜就可以,正好提升一下工作積極性。
即使最後希望破滅,永恆之火加持,也能承受得住。
“這批工件精度很高啊!”
蜃景服務中心辦公室,一眾參與‘百畝良田’計劃的專家們驚嘆道。
蜃景中,林宇已經完成工件澆築。
將它們打磨,搬運到開采石灰石的地方組裝,所有工件都合格,組合起來試運行,也十分順暢。
遙想當初十幾枚粗糙箭頭,差別確實大太多了。
“應該跟屬性有關,或者是林宇的積極性提升了。”
專家們嘀嘀咕咕討論。
之前開荒、種田看不出來,
不久前制作模具,林宇花的時間卻長些,更加的專心。
一眾領導不約而同笑起來。
但是也有幾位心理、社會學專家蹙眉,他們考慮到和玩家一樣的問題。
林宇的心理狀態。
蜃景里,林宇牽來兩頭長角羊,給它們掛上鞍具,然後放進一處圓形空地。
空地中間立著一根豎軸,一根長桿從豎軸橫著延伸出來,長角羊在前拉動長桿,長桿帶動中心豎軸轉動。
再由底部齒輪組導向,帶動緊貼地面的傳動桿,將動能傳遞至研磨機。
研磨機由兩個圓柱形硬木包鐵滾筒組成,它們相向轉動,並伴隨抖動,石灰石料和精挑細選的黏土填入其中,碾碎成小塊。
只燒石灰石,得到的是白色的生石灰,粘性不足。
加入黏土,得到的就是水泥灰了。
碾碎的石塊再填入豎窯,800度高溫燒制,最後冷卻,在填入研磨機。
燒兩到三遍。
然後調整滾筒間距,抖動中把生石灰碾成粉末。
于是得到了常見的石灰。
林宇在這兒生產了三天石灰,第四天的時候開始在小河上游高處挖攪拌池。
這個池子距離鷹嘴崖不遠。
只用了一天時間,攪拌池就做好了,底部與四周皆用水泥砂漿抹勻,方方正正,看起來像個蓄水池。
把蓄水池放著晾干,林宇轉頭開挖分水閘。
開墾田地的河谷在兩座山之間,地勢比較低,小河才流入其中,風水閘則是在小河入谷前,把河道分流進旁邊山谷。
至于暴雨時旁邊山谷爆發洪水,李前和人類才不考慮。
分水閘七米寬、五米深,與原本的河道組成人字型,長約140余米,後半段多是大蜘蛛掏出來的。
分水的關鍵則在‘人’字型的尖角處,林宇把更上游的河道挖開,又堵住河道減少水量,然後搬來巨石放置在尖角處防沖擊,再用砂漿澆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漲水時至少七成洪水會被分流出去。
再用原木磊出堤壩導流,估計九成水會被分出去。
除了分水閘的設計方案,其實還有徹底斷流,修建多個蓄水池灌溉的方案。
但考慮到荒島降雨有時一兩月,有時卻三四月的習性,到時候可能缺水灌溉,就放棄了。
100畝田地,不再是之前東幾十平,西幾百平的零星土地。
那種地方澆灌困難,李前最常用的方法是點火,然後吸引荒島降雨。
而100畝地面積太大,點火操作起來過于繁瑣。
分水閘修建完畢幾天後,荒島上就下起了暴雨。
河道迅速漲水,分水閘立即派上用場,巨量洪水灌入旁邊山谷,烏洞洞讓人眼暈,淹沒無數山林樹木。
反觀林宇開墾過得山谷,河道漲水了,但距離淹沒田地還差得遠。
李前趁機測試分水閘的強度。
他把一根根圓木丟進河道,一端卡在‘人’字尖角,另一端則固定在另一邊邊河道預留的位置,層層碼起來,很快水流就被堵住,幾乎全部沖入分水閘。
三天後暴雨停歇,第四天洪水消退。
取出圓木檢查分水閘,強大沖擊下,新的河道寬闊了許多。
而‘人’字形尖嘴底部出現道道凹槽,原本澆築的砂漿完整,下面的泥土被沖走了。
問題倒也不大,巨石都還在。
“鷹嘴崖只有4只石油怪,暴雨之後那個黑池子冒出了更多的黑泥。”
李前又去鷹嘴崖檢查,讓蜃景確定情況,隨即轉身登上不遠的山坡。
這里有一畝左右的試驗田,種植的自然是紅薯,大片綠油油,長勢喜人。
但也有兩塊田藤苗稀疏,甚至什麼也沒生長,紅薯苗全死了。
試驗田一共分為五塊,全部種植紅薯苗,唯一變量是澆灌的黑泥濃度。
右邊1號試驗田,泥土漆黑,什麼也長不出來,跟黑池旁邊的泥土差不多。
黑泥濃度太高任何植物都活不下去。
挖開泥土,土壤都是黑色的,紅薯苗根須腐爛。
2號試驗田, 幾根紅薯苗,病懨懨,濃度稍低一點,可以看到正常的泥土顏色。
只有挖開泥土,土壤也流出黑色泥漿。
紅薯苗只能苟活,長不出紅薯。
3號試驗田,黑泥濃度再稀疏些。
紅薯苗基本全成活了,可惜長得紅薯太少太小。
4號試驗田,藤苗就很旺盛,挖開泥土,紅薯長得最多,甚至還有一塊變異了的。
5號土地,藤苗更為旺盛,紅薯比4號還多,卻沒異變的。
林宇負責挖開泥土,自有人記錄數據、寫研究報告,最後李前只需知道往攪拌池倒幾桶黑泥即可。
喜歡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請大家收藏︰()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