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

第242章 微小加速度與月球開發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妖嬈的蒲公英 本章︰第242章 微小加速度與月球開發

    伴隨導演的指令,兩位嘉賓和主持人坐在了三節沙發上。

    那位楊組長坐在正中的沙發,正面面對攝像頭,周乾元和主持人一左一右。

    “尊敬的兩位嘉賓,和身處不同城市,守在屏幕前的觀眾們,大家晚上好!”

    “我是今晚節目的主持人,很榮幸在這里以這樣的方式和大家見面。”

    “首先,我要感謝兩位嘉賓百忙之中願意抽出時間參加今天的節目。”

    主持人把目光轉向兩位嘉賓,鏡頭隨之切換,先給了周乾元面部特寫。

    周乾元笑容有點僵,他還沒來得及搗拾自己,頭發雜亂,黑眼圈很重,笑起來的白牙上似乎還粘著早上的菜葉,暴露出他伙食還不錯的真相。

    直播中,有人注意到這個細節,認出那可能是韭菜,一個個羨慕的不行,也想當科學家。

    但是看到周乾元這副衰樣,又打退堂鼓。

    “這位是我國著名天體物理學者,周乾元先生。”

    主持人介紹。

    周乾元起身致意,不知道自己哪里著名。

    觀眾們又發現,這位科學家下面拉鏈似乎沒關嚴實。

    對此,周乾元渾然不知,否則這會兒就知道為何著名,估計要離席而去。

    主持人也發現了,但面色不變,淺笑著讓周乾元坐下。

    而反觀楊組長,穿著也不算正式,但顯然自己打理過,看的過去眼。

    我居然是這個節目的搞笑擔當嗎?

    周乾元忽然醒悟,他‘今早’才接到節目邀請,時間倉促,興沖沖就來了,說不定節目組就是故意的。

    “今晚我們將在兩位嘉賓引導下,一起見證星辰的燦爛,宇宙的深邃。”

    主持人說,然後話題一轉︰

    “眾所周知,我們的藍星離家出走,現在正往太陽系外狂奔,還把我們一起帶上了,而過去兩年中,我們的國家經受住了每一次考驗……”

    她說完順勢看向周乾元,好奇道︰

    “周博士,我們多久後會離開太陽系呢?”

    周乾元調整的很快,清了清嗓子,面對攝像機道︰

    “藍星什麼時候離開太陽系,這個問題要從多個方面解讀,首先就是藍星的速度,以及太陽系直徑。

    藍星現在的速度大家應該不陌生,68千米每秒,而加速度可能知道的人就不太多了。”

    主持人適時提問︰

    “那是多少呢?”

    周乾元道︰

    “根據計算,第七次超級地震後,藍星受到的加速度約為0.0000024ks2。這個加速度其實是很小的,以至于我們平常幾乎感覺不到變化,但時間一久,累計起來的速度就非常可觀。”

    “難怪這兩年來,一直覺得腳步沉重了許多,肩上像是壓著重物,原來是加速度的原因啊。”

    直播彈幕上,有網友感慨道。

    “呵呵,你那是虛的。”

    “放你涼的屁!”

    “所以南半球的人跳的更高?”

    “其實藍星重力本來就不均勻,海拔、緯度不同,重力加速度也不一樣的,0.0000024,這個數字太小了。”

    彈幕熱烈討論,影響不到演播室的周乾元發言︰

    “剛才主持人問我們什麼時候離開太陽系,那麼我們大多數人比較認同的太陽系直徑是以奧爾特雲為邊界,也就是接近兩光年直徑。”

    “以藍星現在的加速度,65年後就將到達那里,速度肯定會增加到光速的百分之一!”

    “光速百分之一?听起來也不是很快。”

    主持人說道。

    周乾元搖搖頭,神秘一笑,轉向楊組長,道︰

    “其實我們時間很緊迫的,這個問題還是交由楊組長回答吧。”

    于是主持人的注意力和鏡頭都對準楊組長。

    許多觀眾才想起今天節目是兩位嘉賓來著。

    楊組長面對鏡頭,表情就很嚴肅,一板一眼地道︰

    “光速是三十萬公里每秒,百分之一,自然就是三千公里每秒了。”

    “三千公里每秒?這麼快!”

    “還不止。”周乾元從旁笑眯眯補充。

    主持人驚嘆,又追問︰“周博士說時間緊迫,又是什麼意思呢?”

    楊組長道︰

    “很簡單,就目前而言,人類建造的速度最快的探測器是帕克探測器,平均速度還不到100公里每秒,極限速度也才200公里每秒。”

    主持人一怔,好像是懂了,但沒完全懂的樣子。

    但見楊組長閉口,多一個字都不想說的樣子,于是又把目光轉回周乾元。

    周乾元笑眯眯,道︰

    “很簡單,月球上有一種我們非常需要的礦物,它誕生于太陽,吹拂到整個太陽系,但是藍星有著自己的磁場,把這種物質拒之門外,而月球光禿禿的,幾十億年以來土壤中積累了大量該種物質。”

    “所以這種物質是……”

    “是氦三!”

    周乾元眯了眯眼,然後又開玩笑道,

    “老實說節目組應該邀請一位可控核聚變相關的工程師來,這樣就能解釋清楚氦三為什麼重要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主持人聞言會意,委婉地道︰

    “我們自然做過這方面努力,但是最近那邊的研究似乎有了新進展,所有人都非常忙,沒有一個人答應邀請。”

    周乾元來了興趣,問︰

    “新進展?是之前那次試驗取得成果?我們距離可控核聚變不遠了嗎?”

    主持人道︰

    “不止,听說又有一個新方案,成功率和速度都比以前快很多,結合人工智能。”

    “可控核聚變和人工智能……真沒想到這兩個詞會出現在一句話中。”

    周乾元震驚道。

    觀看直播的觀眾也非常好奇,可控核聚變新突破,全新方案,與人工智能結合等等。

    彈幕一水兒的詢問,可惜兩人只是淺嘗輒止,回歸正題。

    然後請教楊組長。

    楊組長解釋了氦三的重要性,是第二代可控核聚變的燃料。

    而‘時間不多了’的說法,也解釋清楚。

    答案非常簡單,藍星越來越快,現在的速度都已經接近人類最先進的太陽探測器速度,更別說載人飛船。

    再過些時間,藍星速度超過200公里每秒。

    人造飛行器壓根追不上藍星,那麼月球的氦三開采不了也運不回來。

    當然,科技在進步,人造飛行器速度還能提升很多。<s2的含金量。

    目前人類造物,使用化學能源,壓根追不上。

    “果真是狂奔啊!”

    主持人感慨,將緊迫感傳遞到每一位觀眾心中。

    氦三開采不了,即使未來人類掌握可控核聚變,也只能停留在一代水準,更適合星際遠航的二代聚變難以發展。

    這檔子節目當然不是為了給人制造緊迫感,這種情況24年中心成立後不久科學家們就考慮到了。

    但兩年多來絲毫不急,也是有底氣的。

    不過開采方案比較奔放,會有一些犧牲,需要給全人類打預防針。

    楊組長開始介紹他們的月球開采計劃。

    首先,整個系統是無人的,或者極少人參與的,

    包括采礦、運輸。

    第一步,建立月球基地。

    這個基地有著能源收集、礦石開采冶煉跟提純,以及制造簡單運輸設備,氫氧燃料等。

    建立基地的物資,從藍星送上去。

    以前這一步可能很困難,星球引力束縛下,每次發射的運載火箭運力有限。

    但是現在有了重力井。

    其重力只有原來的十分之一到十分之五之間。

    在重力井發射火箭,無疑大大節省燃料,運輸更多物質到太空。

    基地采用模塊化設計,到了月球重新拼裝,采礦冶煉,收集氦三。

    然後就地取材提取月壤中的水分,電解為氫氧,變成運輸船燃料。

    運輸船為無人運輸船,可以加速到足以追上藍星的速度。

    該運輸船以高速進入藍星大氣層,最終精準落在南極洲,或周邊海域……

    月球基地日夜不停采礦,就有源源不斷的飛船墜入藍星。

    觀眾們听到已經有完整方案,鼓掌稱快,熱烈討論。

    但是關注華國節目的,不止華國人。

    此時正身處南半球的國家、避難所等,圍在電視機前的民眾、領導人、以及科學家們一臉懵逼。

    怎麼听著不太對勁呢?

    導彈轟擊,這算是宣戰嗎?

    喜歡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請大家收藏︰()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方便以後閱讀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第242章 微小加速度與月球開發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第242章 微小加速度與月球開發並對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