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

第237章 全自動可控核聚變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妖嬈的蒲公英 本章︰第237章 全自動可控核聚變

    “眼楮並不是探測器,而是真正的眼楮,微觀領域的眼楮。”

    一句不甚堅定的話語響起,再一次拉住所有人注意。

    原本回過身不看她,或已經低下頭的人,都再次回頭或抬頭看向她,有些好奇。

    前排一眾大佬眉宇微動,或輕輕頷首,或掃了甦教授一眼,與之目光接觸,心道︰真有東西啊?

    甦教授無聲地咳嗽,把到嘴邊的話語壓住。

    “小甦……同學請講。”

    總工程師開口,本想讓場面正式一點,請她到前面來。

    可一張口,才意識到甦想還沒畢業呢,嚴格來講,還是個本科生。

    本科生參加這樣的學術會議,鄭重其事發言,著實滑稽。

    甦想整理著腦中想法,只覺得思路越來越清晰,

    同時又深感懵逼,如此絕妙的主意,真是自己想出來的嗎?

    “運行中的等離子體我們無法觀察,因此才出現許多困難,如磁場模型畸變、氚原子無法自持、渦流的產生,等等當時不可查的問題,導致反應終止。”

    “我們只能事後去試著推測出了什麼問題,問題產生的原因,然後想解決辦法,重新試驗。”

    “一次次試錯中,研究進展緩慢。”

    說著說著,甦想語調提高,已然理清思緒,言語間充斥某種自信,下巴微揚,道︰

    “所有的問題,都是我們看不到等離子體的緣故,所以我們需要一雙眼楮去看,一雙微觀世界的眼楮,進入到等離子體中,找出問題所在。”

    說到這里,前排某幾位大佬饒有興趣的神色,已然轉為嚴肅,或深沉的思考。

    而其他更多的人,還在思索微觀世界的眼楮,這句話的含義。

    “什麼是微觀世界的眼楮?”

    有人在甦想停頓的間隙立刻發問。

    甦想看向他,解釋道︰

    “這雙眼楮,科學界已經使用了很多年,理論模型都相對成熟。”

    眾人听了更懵逼。

    而部分人則恍然大悟,並露出一副我怎麼就沒想到的表情,然後是疑慮,又搖頭。

    一直以來,前沿科學領域,尤其對于微觀世界的探索,都在使用的眼楮其實就是微觀粒子本身。

    對于一個未知的目標,常規的方法難以研究,那麼可以試著往其中發射一枚微觀粒子,通過這枚粒子與研究目標本身粒子發生踫撞的效果、參數,分析出目標物理特性。

    比如大名鼎鼎的粒子對撞實驗,其實就是觀察粒子相互踫撞的表現和各種參數,人類以此研究微觀世界。

    所以,甦想說相關的理論模型相對成熟。

    但是微觀粒子可多了。

    “你覺得哪一雙眼楮合適。”

    一位坐在前排,核物理研究的院士開口。

    這位諸多成果加身,地位超然,此刻開口詢問,讓原本蠢蠢欲動的一些人按捺住表達欲望。

    甦想抿了抿唇,她臉頰通紅,不是羞澀,而是激動。

    自己正在干什麼啊?

    她也像是精神分裂,一邊緊張,一邊鎮定自若,道︰

    “我覺得是氦原子,準確說氦三原子最合適。”

    “的確,氦原子有四個粒子重量,而氦三只有三個,跟氫原子最為接近。”

    這位大佬輕輕頷首,贊同了甦想的觀點。

    一位連本科都還沒讀完的年輕人,跟一位德高望重,頂著諸多切切實實名譽的院士討論學術問題,還得到了後者贊同。

    讓許多人震撼,感覺這世界不真實。

    另外一些人則用震驚目光看向甦想,他們真正理解了這個想法的天才之處。

    首先,可控核聚變的研究跟大多數工作不同,試驗機會相當寶貴。

    在蜃景降臨前的世界,每一次試驗,都要花掉海量經費與資源,工程師們壓力非常大,以至于全世界都是50年後再50年,沒人能說什麼時候可以成功。

    所有人小心翼翼,走在自己都不太確定能成功的道路上。

    故而等離子體研究,都是盡量精簡,力求反應發生時,等離子體流的純淨,不受到干擾。

    思維定勢之下,還沒人想到往其中主動參加雜質這種想法。

    即使是有,那也是離經叛道,老一輩科研者不允許冒險。

    但是,妙就妙在,這個雜質還真可以丟!

    一枚氦三原子,由兩個質子和一個中子組成,只比重氫元素多了一個質子的重量。

    和氚重量差不多,構成正好相反。

    氦三原子加入到等離子體流中,與氘氚發生踫撞,人類只需收集踫撞數據,就能分析出等離子體當時構成。

    比如某一時刻,氚元素無法自持,反應即將終止,那麼人類就可以調整燃料配比,讓該時段氚元素增加,維持反應繼續發生。

    而更妙的地方在于,氦三本身十分穩定,發生聚變的環境遠比氘氚苛刻的多。

    也就是,氦三不參與反應,幫助人類收集完數據,還能順利離開等離子體流,把干擾降到最低!

    只是短短幾秒,想通其中關節的人,已經難忍交流欲望,會場響起嗡嗡討論聲。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其中多少感慨,自不必說。

    這個方法簡直顛覆了此前大家在可控核聚變上的許多死板研究方向。

    真的就是額外的一雙眼楮吶!

    “年輕人腦子就是快啊,哈哈,我們這些老家伙就想不到如此絕妙的主意。”

    老院士十分感慨地說道,望向甦教授。

    這話看起來好像有點酸溜溜,實質語氣溫和,全是欣慰。

    甦教授繃著嘴角,矜持地笑笑。

    受到鼓勵與稱贊的甦想,自信心膨脹,一時間思維無比靈活。

    就在眾人討論她這個絕妙主意時,老院士發現她似乎還有話想說,清了清嗓子,壓住滿場嘈雜,更加溫和地問︰

    “小甦還有什麼想法要分享嗎?”

    他連同學兩字都取消了,已然認可其智慧與才學,前面加個‘小’字,僅是對晚輩的稱呼。

    一時間,又是全部目光集中到甦想身上。

    甦想臉蛋紅彤彤,說道︰

    “我們還可以設計一套數學模型出來,讓一台超算負責處理收集到的數據,並讓整套裝置時時調整,以維持反應持續進行。”

    這一次,更多人沉默,深思,最後愣住,眼楮瞪大。

    安靜持續了好幾分鐘!

    就連老院士等一眾人,也都驚詫。

    略一思考,他們理解了甦想的奇思妙想。

    剛才說了,往等離子體流中加入氦三這顆眼楮,有助于工程師分析問題。

    這是個好想法,好工具,絕對大大推進研究進度。

    但不算顛覆性的想法,大家只是驚嘆。

    而甦想現在給出的想法,則是建立一套數學模型,並將氦三之眼收集的數據,交由超算處理,然後實時演算,及時處理各種問題並調控。

    比如,渦流的產生。

    當根據氦三之眼收集的數據計算得知,等離子體流正在產生渦流,那麼超算自動反應,調整電流輸入,改變磁場,消除渦流,阻止更多渦流產生。

    又比如氚元素自持問題,當發現等離子體流中氚原子數量降低至臨界線,超算分析得知,立刻調整燃料配比,以產生更多氚原子,維持反應進行。

    如此一來,整套裝置就成了幾乎無需人工干預的自動化設備,自己解決自身問題。

    媽的!絕了!

    這是許多人,在這一刻的心聲。

    看向甦想的眼光徹底改變,不是個初出茅廬的小菜鳥,而是一位真大佬。

    當然,計算機領域工程師,數學家,擅長數學的人等,興奮之余,慢慢變了臉色。

    非常難看。

    首先是理論模型和數學模型的建立,說起來簡單,幾句話的事情。

    但真正做起來需要大量實驗數據支撐。

    粒子踫撞機啟動一次,收集的數據通常需要幾周,甚至數年分析!

    氦三粒子每一次踫撞,產生的數據同樣是海量的,

    收集數據,時時演算,對數學模型,超算壓力巨大!

    當然,計算問題交給超算,單就是理論模型建立,絕對是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與原本老路崎嶇程度相差仿佛的路線。

    從一眾大佬臉色就能看出。

    怎麼說呢,想法絕妙,就是太超前了。

    一眾老家伙們震撼的同時,第一感覺就是做不到。

    太難了。

    但是相比于老路的縫縫補補,前途未卜,這條新路吸引力無疑巨大。

    好在,現在是蜃景降臨後的世界。

    有更多的資源可供浪費。

    加入超算實時演算,就類似于開卡車時,卡車出了問題,司機超算)有著洞察之眼,立刻發現病灶。

    並指揮數位有著閃電俠一般速度的修理工,飛速消除病灶,調整參數。

    在卡車失去動力靜止前,發動機再次啟動!

    嗡嗡嗡……

    所有人都在討論可行性。

    甦想全程暈暈乎乎,她的知識儲備,工作經驗,只能提供一閃而逝的靈感。

    在座很多人都沒處理相關數據的經驗。

    但要是剛才那一眾官員晚一點走,這會兒絕對跳腳,尖聲阻止。

    並對甦想怒目而視。

    你們知道超算運行一次需要多少電力嗎!

    喜歡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請大家收藏︰()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方便以後閱讀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第237章 全自動可控核聚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第237章 全自動可控核聚變並對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