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煙走在黑夜里,腳下是冰冷的雪。
她每一步都在飄,距離住的地方,還有很遠。
前方黑暗中,忽然亮起兩朵微弱燈光。
她瑟縮著身子,艱難看去。
那是兩道高大身影,把手電筒的燈光徑直照過來,細細打量著自己。
他們看清了柳如煙,遲疑一瞬,立刻跑了過來。
“你們,別過來!”
柳如煙本能知道他們想做什麼,轉身逃走。
但她雙腿失去知覺,兩名男子靠上來,一左一右,看清她的樣子,眼楮更亮了。
“無家可歸吧?”
左邊人道。
“外面很冷咧。”
右邊的人笑嘻嘻,伸手拉住柳如煙縴弱的胳膊。
“放手!”
柳如煙尖聲呵斥。
“嘿嘿,哥們被窩里暖和啊。”
左邊男人嘿嘿笑著,也要上手。
“別動我!”
柳如煙開始掙扎。
但她力氣太小,兩名男子全不顧反抗,拖著她要走。
這時,前方亮起兩束明光,照在三人身上,男子下意識擋住眼楮。
指縫里看到一輛黑色汽車飛快駛來,停在三人身前。
兩男子停住動作。
車上下來一位男子,目光冷冽。
柳如煙看到他,喜極而泣,飛撲進對方懷里。
……
同一片夜空下,黑色越野車駛出城市,跟在一輛清雪車之後。
這是連通長安的高速。
李前一邊開車,一邊操作林宇。
蜃景中,太陽升了起來,林宇動身,飛快清理出一片壁畫,又順手砍掉周圍的樹,好叫官方看清楚。
而後林宇返回營地。
李前收起手機,專心開車。
一會兒後,他忽然捏了捏自己眉心,神情倦怠又懊悔。
“精神分裂啊!”
他自語,過去幾個小時,高理智的他再次感到疲憊,逐漸消失。
但記憶卻清清楚楚,甦想的一顰一笑清晰印在腦海,
自己竟然那般錯失了良機!
李前慢慢調整心態。
等到清雪車在一處站點停下,
他也已經收拾好心情,給越野車加油,然後跟上等待出發的另一個車隊繼續往北。
清泉市距離長安直線600公里。
中間間隔重重大山,好在道路通暢,高速上速度還很快。
兩天一夜,三次加油,更換四次車隊,終于走出山脈,看到白雪皚皚的大平原。
蒼涼孤寂,
越往北,天氣越寒冷,積雪越深,飛禽走獸絕跡。
所過的群山中,村莊小鎮,人口往大城市轉移。
故而路上人特別多,
隨處可見迷茫的老人與孩子。
李前超感之下,精挑細選幾個合適目標,將火種散布出去。
等到進入大平原,就能遠遠遙望長安城和西部的堡壘。
嗯?
他震動腦中弦,發現一點異樣。
長安這邊,天地間那種廣闊頻率,和南方有點不太一樣。
極其細微的差別,難以把握,好像少了某個部分,李前試了試,難以分辨,干脆地放棄。
車往前開,進入大平原,堡壘城市呈現在眼前。
規模非常宏大,老遠听見各種機械運轉的混音。
路口豎立大屏幕,直播建築工地最中心,那座呈現橢圓形的城市,正在封頂。
堵車的間隙,路人正好可以看到這塊屏幕。
李前只在長安城外短暫停留,處理游戲中的事情。
蜃景中,林宇繼續清理壁畫,已然看到土著人留下的第一幅壁畫。
只用黑炭描繪,十分簡略,幾段線條拼湊出無比抽象的人形,它們圍繞著火堆蹦跳。
它們發現了火,學會利用火焰,然後戰勝許多強大野獸,留以紀念。
“果然,火焰讓人擺脫愚昧,是開啟文明的關鍵鑰匙。”
李前听到有人如此感慨,順著看去,也在看直播。
此時車隊停在半道,清雪車出了點小故障,其後車輛開著燈,宛如長龍。
司機們使用對講機聊天,或三兩湊一塊兒。
李前處理完游戲里的事情,推門下車,加入到聊天中。
路邊,年輕人用手機看直播,其他人圍在旁邊擋風,一起觀看。
這年代,手機這玩意雖然早就普及,幾乎人手一個,上至八十老太,下至三歲稚童都會操作,還很溜。
可出門在外,電力有限。
李前帶了許多充電寶,後備箱還有備用發電機。
而正在看直播的年輕人,駕駛一輛十分厚重的箱式汽車。
經了解,他運送的是數據。
就是網絡數據,互聯網數據,前往新武都市。
未來,氣候越來越嚴酷,一旦遭遇災難,交通、網絡都可能斷絕,堡壘城市之間孤立。
故而每座城市都要組建自己的網絡。
世界上,傳輸數據最快的方式,不是光縴,而是用卡車運輸儲存器,按噸計算。
一眾圍在青年周圍看直播的人,被他這個解釋震驚到,感覺一點都不互聯網。
長安和武都間的直線距離,差不多也是600多公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30分鐘後,清雪車檢修完畢,重新出發,距離下一處站點不遠。
對講機頻道,忽然傳出一陣喧嘩。
“你們看到了嗎?!”
“哪個?”
“北聯邦啊,一下死了十幾萬人!”
人們震驚不已。
李前打開手機,進入到網站,這里正在轉播剛剛的新聞。
北聯邦東部,一座中小型規模的庇護所,容納超過15萬人,卻忽然塌陷,所有人被掩埋。
飛機航拍照片中,那片區域呈現巨大凹坑。
隱約還能看到建築輪廓,彎曲的鋼筋,但肯定沒人活著。
“節哀。”
“願逝者安息。”
“庇護所怎麼垮了?”
網絡上,人們震驚、哀悼,又感到驚恐,因為未來自己也要進入避難所的啊。
他們害怕某一天,自己也被這樣活埋。
“北聯邦此次事故,跟他們自己有關。”
有人說,帶著藍v標記,是官方的專家。
網友們停下,听他分析。
“首先,大家都知道藍星離開太陽的方式,北半球在前,北方其實早就看不到太陽,陷入極度嚴寒,跟以前的北極類似。”
“北聯邦建設堡壘城市的時間窗口比我們短很多,他們要瘋狂趕進度。
原先的設計中,這座避難所是50萬人規模,但現在只能容納15萬人,便是省去了很多空間結構,甚至是支撐結構,完成度還不足60。”
人們沉默下來,如今的網民,知識水平比較高些,很容易想明白其中道理。
不加速,不趕工,人民就要凍死。
但趕工出來的避難所,質量堪憂。
一年多過去,大家都漸漸麻木,沒一開始那樣恐慌。
世界上每天都在打仗,凍死餓死,死于戰爭的人無數。
他們在無聲中消逝,偶爾報道出來,才叫人驚駭恐懼,但也最多持續一會兒。
“我們國家北邊的一些地區,情況也很不妙了,估計也存在趕工現象。”
“別胡說,我們使用了人工智能,速度才快起來!”
網上出現爭論,然後又有別的聲音冒出。
“偷工減料,降本增效,這種事情以前還少見嗎?那些堡壘城市修的那麼快,你們敢信全是人工智能的功勞?它會操作機器人幫人打灰嗎?”
“你什麼意思?”
“不住滾蛋,正好騰地方!”
“初生的東曦,肯定是歪國的狗,膝蓋以下截肢的沙茶!”
這人發言,引來一群人攻擊,言語柔美。
“怎麼不說話,來跟你爺爺辯經啊!”
“肯定被封了,別理這種人!”
網絡上,戾氣很重,卻團結一致。
現實,
李前的超感延伸,車隊陷入難言的沉默,或許還在震撼中,那可是15萬人。
但這件事難免引人思考,憂慮,打擊自信心。
甚至早先十幾個可以接受火種的人,此刻永恆之火對他們幾乎沒了反應。
李前很煩,他溜到外網看了看。
國外媒體說的更難听,稱華國建造了33座棺材!
南半球陷入永晝,氣溫並不寒冷,他們還有大把時間準備,不是那麼著急。
看北聯邦的笑話,同時貶低東大。
對此,北聯邦不作回應,他們內部情況非常嚴峻,很多堡壘工程建設到一半,就不得不接收人口。
人們住進工地,所有人都在拼命。
這時,東大忽然公布從萊索馱等南大陸基地,收獲到的第一批糧食數目。
數量之多,震驚世人,令人艷羨,為國人注入一劑強心針。
但李前還是很煩,
感覺時間不夠,雪下的太快。
又或者游戲里太小心謹慎,若是早些拿到永恆之火。
最終,他改變計劃,下一處站點與車隊分離,改走臨汾,往北去。
北邊的人,應該更需要火種。
喜歡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請大家收藏︰()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