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怪物’的活力逐漸下降,專家判斷其將要返回地下生活。
幸存者之家里好一陣歡騰。
大眾並不知道林宇每晚都要過去招惹一遍‘石油怪物’的具體原因,但每次都讓人提心吊膽。
那玩意的顏色,幾十條觸手,看著就惡心危險。
現在好了,‘石油怪物’回到地下,林宇總不能再挖個坑把它翻出來吧。
不過,即使‘霉菌’消失,李前也不能讓林宇回到岸上生活,尤其過夜。
自上次修理工和‘霉菌’大戰一場,前者再沒現身,不知道躲在那個犄角旮旯。
但其肯定還在荒島。
次日,林宇沒閑著了。
他抄起砍樹工具開始伐木,然後加裝到船上。
現在的木船更像大型木筏,中間一艘十幾米長的小船,兩邊加裝浮筒。
林宇又在小船周圍綁上幾排木筏,整個面積一下擴大七八倍,能放下更多東西。
‘霉菌’返回地下後,刷不了屬性,李前準備去沉船那邊搜刮物資。
如果找到一艘沖鋒艇就更好了。
可惜的是,或許當初海難,有人試圖逃生,放走了沖鋒艇,蜃景畫面中船舷側面什麼都沒有。
除了沖鋒艇,船上的物資也頗為豐富。
食物、工具、藥品等,船上的其他材料,窗簾、碗筷,乃至洗頭膏沐浴露,甚至船本身的鋼鐵都大有用處。
這艘船便是寶藏。
先淺淺搜刮一下,然後開啟環島航行,或許發現其他小島,甚至是大陸。
荒島上實在太危險了。
一整天過去,林宇理智只恢復到七十多,小船卻大變模樣,臃腫了幾圈。
傍晚,林宇駕駛木筏過河,來到對岸岸邊升起火堆。
然後等待起來,
一夜過去,‘霉菌’身影始終沒有出現。
李前頗感惋惜。
次日,繼續加固船體,當晚再次升起火堆等待。
‘霉菌’不曾現身,看來真的回到地底了。
操作林宇上岸,冒險往深處走走,蜃景畫面也沒捕捉到其身影。
“真是可惜了。”
‘霉菌’簡直就是刷屬性的最佳選擇,沒有之一。
它移動速度慢,害怕水,刷完林宇從容離去。
但若是踫上修理工就要小心了。
其速度比林宇快,上次悄無聲息就上岸了,
而且疑似異常生物擬態偽裝,對林宇抱有敵意。
等到第二天,李前帶上足夠淡水和食物,撐起船帆,向著沉船方向而去。
時隔多日,林宇終于動了,還是大動作。
要去沉船搜刮物資,
這是萬眾期待之事,引發高度關注,直播間火爆,幸存者之家用戶活躍度暴漲。
眾目睽睽下,行船大半日,遠遠瞧見月白色船體。
等到木船靠近沉船,觀眾才知道這艘郵輪何其之大,看似龐大的木船在其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李前盯著手機,幾分鐘後,林宇的理智沒有下降。
把木船牽引繩連接在沉船上,點擊攻擊鍵,林宇拿起根木棍,朝船體猛敲。
咚咚的聲響瞬間響起,傳蕩到整艘船。
一瞬間,屏幕上出現密集無比的白色波紋,盈千累萬,層層堆疊,看得人頭皮發麻。
李前面色緊繃,觀測波紋形狀,擴散速度,應該全都是水里的魚類。
它們把沉船當成了新家。
蜃景直播,
人們等待片刻,看到無比震撼一幕。
便見林宇敲擊船體,動靜之下,船體各個缺口,立時翻起大量白沫,無數黑影涌現,四散而去,呼吸間消失在海洋之中。
技術部快速解析,提高清晰度,那些黑影全是大大小小的海洋生物。
一些形態如同蜈蚣,體長達五米!
有的如鱟,
或頂著三五米長錐心殼。
與石炭紀海洋生物極為相似。
事實上,隨著蜃景研究深入,人們進一步確定了一個事實。
即20個蜃景,不在同一顆星球上。
生態環境完全不同。
如1號蜃景,那里的生物種群比較平衡,演化程度較高,看起來是比較正常的世界。
而13號蜃景,已經出現封建文明,但那里的人形智慧生物,身體長出各種獸類的器官,十分奇特。
又比如19號蜃景,草原上的哺乳動物進化出各類專用器官,牙齒功能細分,顯然經過更為漫長的,穩定的演化時間。
再比如12號蜃景,北聯邦那艘戰艦。
幸存者主要食物來源是海洋,釣、網、炸來的魚,基本都是人類熟悉的,符合水體形態的魚類。
4號蜃景的就不太一樣。
水中既有魚類,也存在巨型史前生物,隨著林宇在海上活動時長增加。
專家組觀測到海洋中魚類偏少。
各種奇形怪種的軟骨類,甲殼類,古螺類為主體組成生態圈。
此刻這一棒子敲下去,更讓專家們大開眼界,發現數十個新物種。
但,新的問題又出現了,而且十分嚴重,令所有專家震驚之余,抓耳撓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就是,整體還處在石炭紀的荒島世界,那些長角羊、老鼠、兔子、牛、白毛猴之類的高級形態的哺乳動物,魚類,從哪兒來?
總不能一顆星球上,還存在著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氣候,把它們演化出來,以及智慧生物?
顯然不可能,尤其含氧量這種星球級的大氣環境。
那麼,哺乳動物哪兒來的?
留下壁畫,曾馭使長角羊的智慧種族,從哪兒來?
外太空?
同一個星系中,還有另一顆生命星球?
這顆星球上早有智慧物種,掌握恆星系內殖民的能力?
那又是個怎樣的文明?
科技發展到何種地步,
荒島世界的天空,不會漂浮著這個文明的衛星,監視林宇的一舉一動吧?
如此種種疑問困擾著人類。
李前卻不曾考慮這些,他繼續敲擊大船,十幾分鐘後,大船內各種震動波紋消失殆盡。
只余下零星困在狹小空間中的生物。
半小時後,距離天黑還有一小時。
林宇登船,在露出水面的船體上行走,收集到許多物資。
纏在窗口的窗簾,一柄卡在縫隙里的消防斧,掛在欄桿上的救生圈等。
林林總總小物件,搬到木船上。
而後,又根據幸存者之家上公布的郵輪結構,實地勘測一番。
露出在水面的三分之一的船體艙室,
大多是船員、乘客休息艙,其中一個小型餐廳,棋牌室,船長休息室等。
對應船體結構圖,記下這些位置,等明天挨個探索。
黃昏已至,夕陽西下,林宇回到木船,解開牽引繩遠離郵輪。
郵輪大半沉在水里,水下部分放棄探索,水里未知的生物,動輒好幾米長,不好對付。
就連修理工、大蜘蛛、霉菌等不輕易下水。
這一夜,木船飄在海面,李前沒睡,提防修理工返回。
喜歡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請大家收藏︰()藍星傾覆︰我不玩游戲全球恐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