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笑了一陣,王大拿請示道︰“現在小田已經貼上我了,接下來我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等著對方出價唄!
這麼和你說吧,小日子的大冢制藥想要購買威猛先生片的藥方,出價五百萬軟妹幣。
我給你的那條消息,沒這個價格千萬別賣,懂了嗎?”
“五百……萬?”王大拿有些傻眼。
涂志明一笑,“這錢你還想拿啊?這錢你要拿了,以後可就徹底成了小日子的傀儡了。”
王大拿連忙否認,“我沒想拿,就是這個數字太大了,我太驚訝了。”
“沒啥驚訝的,小錢而已!這種錢不能為私,只能為公。
剛好第一人民醫院的器械都弄到二院來了,我建議你干脆就管小日子要醫療設備。
一院要是因為你的原因發展起來了,你現在這個職位肯定還能往上走一走。”
王大拿愈加高興起來了。
………
涂志明和秀芝休息了一個多星期,這才開始上班。
在駐村干部韓立棟的引領下,向陽大隊的發展如火如荼。
一年多的時間,向陽大隊新城區的基礎建設已經基本完工。
本來計劃新城區建設完,向陽大隊人口數量達到五萬。
但最終落實完成之後,人口竟然突破了六萬。
韓立棟吃到了政績,據說要被調到某地去當副縣長了。
為了上下都好看,郭諞子也被升了官。
職務依舊是向陽生產大隊的大隊書記兼大隊長,職級則連躍兩級升到了正科。
正科是鄉級正職,現在郭諞子和王富興一個級別了。
思想學習之後,郭諞子拿到了任命。
在家里請涂志明一家人吃飯,吃著吃著還哭了。
跟涂志明歷數了自己的祖宗十八代,幾人听了不禁感嘆,果然根紅苗正。
十八代都是無產階級,最牛逼的是個佃戶,老東家看他勤懇,獎勵了兩間房二畝地。
後來少東家長大了,又把房子和地都要回去了。
郭諞子擦了把鼻涕眼淚,夾了一口酸菜吃了。
“志明,老哥我這輩子算是值了。
想不到我還有後福,三十歲在路邊撿了媳婦,給我生了仨小子。
三十八歲認識了你,之後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如今我年過了四十了,沒想到竟然也官一下子。
級別和鄉長一個樣了,特麼的你說到哪兒說理去?”
涂志明和秀芝相視而笑。
涂志明夾起一塊血腸吃了,豬血新鮮吃著很嫩。
這血腸是肉鋪特供,每天三頭豬的血腸,賣完即止。
涂晶晶也伸出筷子夾血腸,血腸都夾散了也沒夾起來。
郭羊蛋趕忙幫著夾,夾了兩下也沒夾起來。
干脆直接上手,捏起幾塊塞進了涂晶晶的碗里。
牛鳳英看著來氣,伸手就抽了郭羊蛋脖子一下。
“晶晶都干淨慣了,你直接用手拿她還能吃了嗎?”
郭羊蛋一縮脖,嘿嘿一笑不吭聲了。
涂晶晶簡直趕忙把碗里的血腸吃了,一邊咽一邊道,“大娘你別打,我最喜歡吃用手拿的了。”
一句話把眾人全都逗樂了。
郭諞子道,“不愧是穿著開襠褲一起長起來的,這感情就是好啊。”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幾個孩子吃完,跑出去玩了。
牛鳳英和秀芝吃完,去里屋聊天去了。
屋里面只剩下了涂志明和郭諞子兩人。
哥倆就著殘菜,喝著剩酒,酒來杯往,倒是不亦樂乎。
郭諞子感慨道,“有時候真像做夢一樣。
幾十戶人家的小村子,竟然變成了幾萬人的小城市。
兩百來人的時候大伙天天想,老天巴地的可怎麼活啊?
沒想到幾萬人也照樣活,還都活的挺好。”
涂志明又吃了口酸菜。
還沒到腌酸菜的季節,這是牛鳳英特地給他腌的。
大白菜切絲放在罐頭瓶子里,里面倒上鹽和醋,差不多兩天就能吃了。
“幾萬人一個企業就養活了!”
涂志明笑著道,“北方好多城市都是這樣,往往一兩個企業就養活一座城市。
城市產生的原因各不相同,但究其根本都是為了活命,哪里有飯碗哪里就會有人。
別看咱們只是一個村子,小企業暫且不提,大企業已經有了兩家。”
郭諞子點頭道,“可不是,制藥廠那邊已經三四千人了。
服裝廠那邊就夸張了,听海老大說現在已經是萬人規模的大廠了。”
夾起一片肉塞進嘴里,肥瘦相間,肥而不膩,確實是上等好肉。
“服裝廠那邊現在下屬分廠就有六七個了,什麼皮制品廠、革制品廠、毛紡織廠、服飾廠、鞣制廠、制革廠。
這些可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所以萬把人的規模還真不算什麼。
听魏紅星跟我匯報過,未來咱們還要成立棉麻絲分廠。
到時候咱們這服裝大廠估計兩萬人也擋不住了。”
郭諞子道,“要是那樣,養活這六萬人口,那倒是真養活得了。”
“什麼話,鬧了半天你還發愁這事兒呢!”
涂志明哭笑不得道,“沒听說一個人掙錢五個人花嗎?
去年你家光分紅就拿了一萬,這錢攢起來一部分,是不是也要花一部分?
你要不要吃飯?吃飯就得買米,買米就養活了農民。
孩子要不要上學?上學就養活了老師。
生病了要不要看病?看病就養活了醫院。
有了錢想要住好房子?咱又養活了磚瓦廠水泥廠。
……”
涂志明笑著道,“例子太多了,我就不列舉了。
總之就是一句話,憑著咱們服裝廠、制藥廠這兩大核心產業,別說區區六萬人,就是再多六萬也照樣養活得了。”
郭諞子道,“我之前一直就在琢磨,這麼多的人口,就那麼幾家廠子,可咋活啊。
要是活不起了,會不會搶劫、偷竊、干壞事兒啥的。
鬧了半天道理在這里呢,看來還真是我想多了!”
涂志明腦筋動了動,問道,“听說國家已經允許個體經營了,第一張個體經營許可證都發出去了,這事兒你知道不?”
“知道啊,鋪天蓋地的宣傳,人民日報上面都登了。
說是浙江溫州有個叫……章華妹的,她拿的全國第一張個體經營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