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沉日出,晝夜輪替,又是新的一天。
上午,木匠帶著徒弟來了。
涂志明帶著人從董大爺家的後院,用馬車拉回一堆松木。
可能是董大爺老兩口這輩子過得太苦了,死後想睡個大房間。
直徑半米的松樹就砍了七八根,堆在後院牆根下,足有半牆高。
涂志明沒客氣,一根兒沒留,通通全都裝車帶走。
看老頭、老太太那硬硬實實的樣,再活個十年二十年根本沒問題。
那時候自己早就發達了,到時候給倆人安排個玉石的都行啊。
木頭被拉到了院子里,與木匠講好了具體需要制作什麼後,木匠便破開木頭開始正式動工。
時光匆匆流逝,轉眼間又過去了五天。
木門、玻璃窗、房梁、柱子全都炮制好了。
院子外面晾曬的土坯也已經徹底干燥,可以使用了。
于是,泥工進場,準備正式建房。
當听說涂志明打算在原來的土坯房旁邊加蓋兩間房子時,泥工老馬卻提出了不同意見。
老馬說︰“蓋房子怎麼能蓋四間呢?
先不說“陰數”“陽數”這些封建迷信的說法,
單說這數字‘四’和‘死’的發音相近,听起來就讓人別扭,
你這材料也夠用,干脆多蓋一間算了!”
涂志明一听還真是,這年頭很少有蓋四間房的。
不是蓋三間房,就是蓋五間房。
三間不夠住,材料又不湊手的,寧可蓋四間半,也不會蓋四間。
老馬說︰“你門口的土坯也夠用,我看干脆一點兒,就在你這兩間房子的東邊兒再擴建三間房子。
你原來的這兩間房子改造一下,一間不變還做倉庫,另一間干脆改成廚房。
新接出這三間,中間兩間就做正房住人,最邊上這間你就留著干別的,咋樣?”
這也算是常規設計了,合情又合理。
涂志明和秀芝商量了一下子,決定就按泥工說的辦。
秀芝提議道︰“志明哥,咱家有時候來看病的,屋里進出也不方便,要不干脆就把最東邊那間房專門留著看病用吧!”
要不怎麼說“一人計短,兩人計長”呢。
秀芝這個建議提的很及時,很有建設性和可行性,涂志明立即表示了堅決的贊同和鼎力的支持。
正式動工這一天,海生不知從哪里弄來了半掛鞭炮, 里啪啦的弄出了個響動。
全隊人只要有空的全來幫忙,听說涂志明竟然用泥匠蓋房,紛紛表示了不理解。
王富興說︰“志明,泥土房子誰不會蓋?咱們自己人兩天就能給你蓋個板板正正。
有現成的人不用,花錢雇人蓋房子,你是不是傻啊?有錢沒地方花了還是咋的?”
涂志明笑著解釋︰“還真不是,大伙幫我的夠多的了。
土坯就是大伙幫我打的,賈家嫂子還因為這事兒累病了。
您說我就是臉皮再厚,也不能事事麻煩大伙啊!
這不剛好六隊兒有現成的泥匠,要的錢也不多,我就請過來了!”
村里人對這個解釋很不滿意,紛紛責怪涂志明亂花錢。
“自己人有啥麻煩不麻煩的?真是的,蓋幾間土坯房還找外人,我看純純就是傻!”
王富興、董寬都認識泥匠老馬。
王富興說︰“老馬,我跟你說啊,活給好好干著!要是整出那玩意兒還不如我們這些大老桿弄的,別怪到時候不給你錢。”
董寬說︰“老馬,要不你回去算了!這種土坯房我蓋過沒二十所也有十七八所了,手藝絕對不會比你的差!”
老馬心里這個郁悶啊,他是祖傳的手藝,舊社會可是給官老爺蓋過房子的。
現在淪落到給人蓋土房不說,竟然還被看不起。
可他還真不敢撂挑子就走,掙外快的機會太難得了,再難也得把握住。
還好涂志明出了面,一番巧舌如簧,在不損害人民群眾熱情的前提下勸退了眾鄉鄰。
又過五天,涂志明加蓋的三間土坯房拔地而起。
老馬為了房子好看,特意讓徒弟把舊房子的牆皮和屋頂鏟了,然後和新房子一起統一抹的泥。
房子完工,全村人都來觀看。
王富興不由得感嘆道︰“‘貓吃耗子鼠咬洞’,還真是各行有各行的本事。瞧這幾間房整得,稜是稜角是角的,看著就那麼利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