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授是過來送錄制好的歌曲的——《紅梅贊》與《我愛你中國》。
這兩首方平安授權給他,隨他錄制拿去使用,他回了學校以後把曲子重新修改了一下,然後讓學校里的樂團一起演練,直到最近才全部弄好,不僅在學校表演了幾次,還在外參賽,拿了全國大獎,這不是過來給方平安與許大茂給報喜來了嘛。
“哎喲…王教授…請進請進!”方平安趕緊把人給迎了進來,還有他帶的兩名學生,手里鼓鼓囊囊的提著東西。
院里面的人也是看個稀奇,這方平安與許大茂,啥時候又和什麼教授勾搭上了?
這又是要弄啥 ,看起來不是來買菜的。
王教授也簡單看了看這個花園子,才明白方平安所說的,他是農民是啥意思——他還真在四九城二環內搞了個農莊?玩兒真的?
不過這種生活,也真是讓人羨慕啊。對面滿牆都是綠色,他把菜種了一整面牆?魚塘里時不時有大魚躍出水面,跟波光粼粼的水面相互呼應,在這個冬天里顯得極有活力。
而旁邊還有成群的雞鴨鵝,還有狗子在巡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而且主人在藝術上還如此有天賦——此地,真乃寶地也!
王教授坐到了桌子面前,把事情跟方平安——大家伙一說,大家伙包括王主任在內才明白這是方平安和許大茂整了個大活啊?
“小方,你還會這個?”
方平安尷尬地摸了摸鼻子︰“略懂略懂。”
文抄公嘛,沒辦法啊,要幫著許大茂泡妞啊。
而女生那邊,幾女圍著婁曉娥問細節,讓她不好意思的羞紅了臉。
“《紅梅贊》傳唱度相當之高,另外有兩位文藝界的朋友以此為靈感,把自己在己在國共第二次內戰時期國統區監獄渣滓洞和白公館監獄的真實經歷與見聞作為為基礎,準備創作一部長篇革命歷史小說,特地讓我跟您商量一下……”
“隨便用…岔著用!怎麼用你們音樂學院說的算!”方平安趕緊伸手打斷王教授的話,這是小說原作者找上門來了?
資料引用)原作者方平安記得好像有兩人,先後寫了《聖潔的鮮花》《江姐》《小蘿卜頭》等報告文學與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接著,又在這些敘寫真人真事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加工、提煉和藝術概括,創作了長篇小說《紅岩》。從準備到成書,前後費時十年之久,寫了三百多萬字稿子,最後于1961年正式出版了《紅岩》。
而《江姐》歌劇是在1963年5月,空軍司令員劉將軍在空軍文藝創作會議上作了關于國際形勢、空軍形勢的報告,提出了空軍文藝工作的根本任務,指出︰“一號說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我們不能只搞武裝,也要搞文化。”1964年最終才誕生《江姐》歌劇,然後《紅梅贊》才出現的。
原本應該是《江姐》小說——1961《紅岩》小說——1964《江姐》歌劇——《紅梅贊》,而現在《紅梅贊》1960年就弄出來了。
這屬于說是本末倒置了,方平安還能說什麼?岔著用,隨便用,別找我就行!
王教授贊嘆的點了點頭——小同志心胸寬廣啊!是我們音樂人所不能比的!
這才叫做赤子之心!
且不知方平安現在心里慌得一批,抄紅歌——意義太大被關注了,萬一原作者找上門來那就不好玩了;
抄其他的流行音樂,又與這個年代的主旋律不搭,萬一被人曲解盯上也麻煩……
頭大!
王主任讓學生從袋子里拿出了一面錦旗——“民間音樂家•《紅梅贊》《我愛你中國》作曲作詞方平安•原唱許大茂”落款單位是中央音樂學院以及四九城青年音樂大賽組委會?
這個——可以有!
等過幾年《江姐》歌劇一出來,《紅梅贊》傳遍全國,這個錦旗就有分量了!
掛起來,必須掛起來!
這也是一層buff啊!
方平安樂呵呵地接了過來,遞給婁曉娥讓她收好,這可是個寶貝啊!
“《紅梅贊》榮獲大賽特等獎,《我愛你中國》榮獲大賽一等獎,不過因為是我們學校學生參與的比賽,獎杯和獎狀就放在學校展覽館里了。”王教授給解釋了一番。
“明白…明白。”方平安馬上點頭,誰去唱誰拿獎獎杯獎狀歸誰,天經地義。
“小田,把錄音機拿過來。”王教授招呼了一下,後面的學生便把設備給搬出來了。原來是上次錄制現場版時用的那一台魔都鐘聲電工社制造的磁帶錄音機1953年就有了)拿了出來。
然後王教授指著那盤大號磁帶對著方平安說道︰“這里面第一曲第二曲是當時錄制的現場版《紅梅贊》與《我愛你中國》,後面兩曲是我們學校樂隊錄制的。”
“我們學校也不知道怎麼感謝你的慷慨與無私,只好先把這設備磁帶,還有幾盤空白磁帶送給你,希望你在空閑的時候能夠多多進行音樂創作,為咱們國家的音樂事業添磚加瓦。”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好說好說…這東西好…有紀念意義。”方平安喜笑顏開,有這玩意沒事就能自己錄歌玩,總算是在這無聊的時代有點文化娛樂活動了。
“你,真的能作曲,唱歌?”這個時候,楊曉蜜按捺不住了,臉紅著問著方平安。
“那當然…手拿把掐的事情!”在楊曉蜜的面前,方平安難得的臭屁了起來。
王主任也來勁兒了︰“平安,要不,放著讓大家听听?”
于是眾人便圍著那台機器,接上電以後听了起來。
幾女一邊听一邊揶揄著婁曉娥,問她當初許大茂在她面前唱歌是怎麼樣的一個感覺,弄得婁曉娥臉蛋通紅不敢說話,羞死個人了。
而王主任一邊听著一邊點頭贊嘆道︰“這文藝匯演是有保障了,平安啊,想不到你還這麼多才多藝啊!”
而方平安卻皺起了眉頭——無它,這錄音機倒是能放磁帶,但1960年,準確說是1953年產的鋼絲錄音機,它效果能有多好?
那喇叭聲音也是干澀刺耳,連後世9.9包郵的桌面小喇叭都不如。
這讓用慣了“好”音響的方平安極度的不舒服。
他明白自己要干啥了,低音炮,音響——村里要搞大喇叭廣播站!
要麼不搞,要麼就搞成最好的!
“平安,你皺著眉頭弄啥?怎麼了?”
“音質太差…不如現場來一曲……六根…你騎車去廠里把許大茂給叫回來…帶上宣傳科的樂器…咱們現場來一個——”
“圍爐音樂會!”
喜歡四合院︰噶完賈東旭,隔壁種田去請大家收藏︰()四合院︰噶完賈東旭,隔壁種田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