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邊的邊塞里風沙大,苦寒的草原從來沒有和煦的春風,詩會上願春憐北疆的詩句將文人雅士的目光引向剛硬又艱苦的北軍將士;憐惜年華逝去的繡娘,眾人驚覺終日對著紅綢低著頭的繡娘本也是溫婉美人;一首短歌,又將人們的目光引向年年垮塌的河堤,千里澤國,都不過是因為蟻穴之蛀……
在世家的土地上從來不缺少詩會,溫文爾雅的公子撫弄琴弦便又是一次高雅的品琴,曲高和寡,武氏族人其實也不缺有才之士。
武竣有一搭沒一搭參加著詩會,名聲也像火盆里燃起的紙頁一樣,燒得越來越旺。
但是沒有官職作為支撐,一切終究不過浮雲過眼,只余灰痕一抹。
但是相比起忙碌的舅舅和兄長,楊氏從來不干涉他的計劃,無論是否察覺到他的意圖。
就像他從小跟在身邊的小廝越來越只是被差遣去做雜事一樣,諸如此類毫不掩飾的事情很容易察覺。
但楊氏不問、不說。
武家兩個女兒出嫁的時候,都是武竣背出門,她們其實和嫡兄庶兄都不親近,長兄遠在京城為官,不可能為了她們耽誤事情。
紅嫁衣裹在不久前還一身素衣的柔軟身軀上,少女蓋上了自己一針一線繡出來的紅蓋頭,柔軟的綢緞一直垂到脖頸上,柔軟微涼。
花轎遠去,武竣在族地的故事也終將落幕。
————————
每次搬家,總是很困難的。
楊氏除了看院子的人,幾乎是什麼都沒留下,許多箱籠把只有兩個主子的車隊都給塞得滿滿當當,剩下在身邊的丫鬟也並不算太多,主要的還是家丁護衛,車轍印出深深的痕跡,武畢安還是騎著馬在外面,並不想要到馬車里去。
等到了京城後,老太太就很高興地去逗她的大孫子去了,才三歲不到的小家伙現在已經口齒很伶俐了,對于祖母、父親等人只有一點點印象,不過這個年紀的崽崽正是最天真的時候,又有父母在一邊說著,沒兩天就已經很親近了。
楊氏這邊就此住到了兒子媳婦家里,從此萬事不管,只管逗逗孫子,不插手兒子們之間的相處。
武竣卻沒有住到哥嫂家里去。
他先前已經點出來了自己分到的那些,和楊淑娘提前貼補兒子的東西——她怕自己年歲大了,去得突然,有些東西不好分——那些也裝了兩車東西,看起來是不怎麼多,實際上算起來一件東西少說也抵尋常富戶滿屋東西,古代資源少,一根針線都要記得清清楚楚,母子都極擅長細致的內務,里頭的門道和外頭的置換樣樣清楚。
相比起武靖還有些笨重的大東西,武竣和武颯分到的那些都是俗稱的金銀細軟,也就是體積小、價值高的東西,少少有些有價無市的大件,也就是無論兄弟倆外放還是留京,用起來都方便。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設,唯有充足的金銀作為底氣,才能夠放心去鑽研文史、治理地方。
把老母親送到京城後,武竣也背著她稍作動作,只需要一些面上的遮掩,就把那些笨重又不得他喜歡的東西,全都置換成了方便好帶走的,又把他喜歡但不方便的,面上換一下,就用空間里等值的金銀換了,東西收進了空間里。
就這樣零零散散忙了半個多月,中間也是一直住在驛站,間或到哥嫂家里看望母親、給小佷子帶點兒禮物,還“淘換”來一對精致的龍鳳佩送給兄嫂。
還又囤了些食材,古代雖然肉貴蔬菜也一樣不便宜,產量低運輸不便,但是吃起來是一點都不差!成品的菜肴就沒能囤那麼多了,見縫插針囤一點,哪怕築基期已經能夠闢谷,有備無患是好事,京城的羊肉香噴噴,現烤的胡餅類同于燒餅烤 ,個個都金黃酥脆,其他的就多半是大菜了,那些看菜沒什麼好吃的,多半還是蒸的烤的多一點,這會兒鐵鍋少,炒菜不流行。
相比之下,忙忙碌碌里,唯獨缺了最常見的詩會,也沒去吏部報上丁憂結束,等待一個官位。
喜歡快穿之改寫命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快穿之改寫命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