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下鄉間
接連在府衙住了幾日,顧霖選好新宅邸,選了個良辰吉日,一行人收拾包袱搬過去。
身為秀才,顧安的學業本在緊要關頭,趕路期間,靠著自律勤學和一甲狀元的鄭顥輔導沒有耽誤功課,還學到許多在書院和書本上沒有教的東西。
但到達幽州府多日,也該重回學院讀書了。幽州府有名的書院有幾座,其中最好的就是府學,鄭顥把顧安安排進去。
顧安入學前,鄭顥把對方叫進書房,囑咐︰“日後每逢月末,你便入府衙觀摩政事。”
在越明府府學讀書時,鄭顥便意識到自己和身邊官宦子弟存在的差別,這種差別不單表現在物質上,還有許多無形的看不見的地方。
同是學習四書五經,參加科舉應試,礙于眼界資源,普通秀才只能來來回回讀那十幾本書,官宦子弟不一樣,他們被自家長輩帶在身邊,除開讀書外,還接受著入朝為官後最為重要的政治素養和政治眼界培養。
意識到這點,為縮小自身與官宦子弟的差距,不在科舉上落後于人,鄭顥不知廢了多少時間功夫,精讀歷朝歷代的史書和人物傳記,從中學習相關知識經驗,再從甄遠甄程等人口中打探朝堂實時信息。
一路走來,從庶民書生到狀元郎,再到今日一州知府,鄭顥風光無限的表面下,付出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
將顧安視為他和顧叔的繼承人,鄭顥不會像以往那樣忽視他,任由其自生自滅。
听到身前青年官員的話語,顧安神色一動,片刻,他意識到對方話中之意後,眼底劃過驚訝。
不過,因著從小到大在年輕哥兒和青年官員身邊長大的緣故,雖十來歲的年紀,在听到這個意外的消息後,顧安仍表現的比同齡人穩重,情緒並不外顯。
如果顧霖在書房的話,看著眼前倆人,就會發現桌案前的顧安,和少年時的鄭顥宛若從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並不是說他們外表長的多麼相似,而是在神態舉止上……
倆人驚人的相似。
這一點就算是顧安自己也否認不了。
即便他和鄭顥不親近,但一直以來,他都把青年當作自己學習的模範。
並未問及原因,顧安心領神會應道︰“是。”
倆人都是冷淡性子,本就沒有話題,將事情交代下去後,鄭顥開口讓對方離開,顧安退出書房。
幾日功夫過去,鎮北侯總算空閑下來,派人送來帖子給新任知府。
得知鄭顥要前去鎮北軍赴宴,顧霖問道︰“要不要我備些酒水給你帶去?”
商場上參加宴會,顧霖打摸滾爬幾年後入鄉隨俗,他不在意別人參加自己的宴會時有沒有帶禮物,但在參加別人舉行的宴會,無論是正式的還是隨意的,都會帶份禮物前去,前者會鄭重許多,後者便帶些酒水茶葉,隨意且不顯得生分,喝著喝著,一樁生意便談下來了。
鎮北侯是武人,應當不喜茶水,備下一壇美酒讓青年帶去再合適不過。
“此次宴席,鎮北侯設在營地之內。”鄭顥道︰“不似鎮紅軍,鎮北侯治軍嚴謹,鎮北軍軍紀森然,無論將領士卒,若敢飲酒皆重罰。”
顧霖有些意外,他以為大乾的軍隊都和鎮紅軍一樣。
略作沉思,顧霖提議︰“咱們從家里帶來不少金瘡藥和藥油,他們在前線打仗,經常受傷,我們送些藥物過去,既顯得用心也實用。”
鄭顥凝眉片刻道︰“可以。”
顧霖轉頭吩咐大燕準備藥物,他們從京城帶來的金瘡藥藥油,不是民間醫館常賣的那種,而是鄭顥在出發前,想到幽州府苦寒多戰,特意找宮中太醫配置的,效果十分好。
這些藥物送給鎮北侯後,顧霖並不擔心他們如果受傷了怎麼辦,因為離京前,鄭顥便以家中長輩體弱多病為由,請求建安帝派遣太醫隨行,自從打算將鄭顥留給太子日後登基用,建安帝待他越發的看重,一個太醫而已,想也不想應允了。
翌日。
動作輕緩地從床榻起來,穿好衣物後,青年官員沒有立馬離開,他轉過身去,看向床榻上閉眼沉睡的年輕哥兒,上前幾步,俯下身去,伸手提起被褥給對方蓋好才離開屋子。
幽州府知府兼鎮北軍監軍前來赴宴,身為三軍主帥,鎮北侯很給青年官員面子,親自走出營帳迎接他。
“侯爺。”
鄭顥走下馬車來到鎮北侯面前抬手作揖。
鎮北侯擺手笑道︰“鄭大人不必多禮,早在一月前,本侯就听聞鄭大人大退紅衣軍的事跡,原還想著何時才能見上鄭大人一面,不想如今你我二人竟成為同僚。”
鄭顥︰“顥日後多要仰仗侯爺了。”
鎮北侯笑笑,大氣道︰“你我皆為陛下效命,自當守望相助,何來仰仗彼此之說。”
客套話說完,鎮北侯領著青年知府進帳︰“走咱們進去說,宴席都擺好了。”
進入營帳,鎮北侯坐在宴席上首席位,在鎮北侯招呼下,鄭顥坐在對方下面的席位,帳內只有兩人,鄭顥沒有問其他將領何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鎮北侯主動解釋︰“其他將領都在訓練新兵,本侯替他們向鄭大人賠罪。”
鄭顥道︰“公事為先,顥知曉輕重。”
鎮北侯招呼道︰“軍中飯食粗糙,鄭大人莫要見怪。”
鄭顥抬眼望去,桌面上的飯菜並不粗糙,甚至有兩道雞鴨葷菜,除此之外便是蘿卜菜干之類的素菜了。
鄭顥持起筷子道︰“侯爺與各位將軍在外舍生忘死,皆吃此食,顥有何顏面見怪。”
就算鎮北侯活了五十多年,素來不喜巧言令色之輩,但面對氣質卓越,毫無小人行徑的青年監軍的真心之言,也難以不被觸動。
鎮北侯按耐下來,佯裝羞愧︰“鄭大人言重了。陛下信任本侯,本侯卻愧對陛下重用,令北蠻屢屢進犯大乾領土。”
席面上沒有酒水,鄭顥飲了一口茶水後將茶杯放下。
他朝鎮北侯正色道︰“侯爺莫要听信他人言論,胡思亂想,離京前,陛下還囑咐下官一定要與侯爺好好配合,不令侯爺難做,侯爺為大乾效力一生,勞苦功高,陛下都看在眼里。”
若真是如此,建安帝就不會派名聲大噪的青年監軍前來監視他了,鎮北侯作出一副感動至極的模樣。
酒足飯飽後,鎮北侯主動道︰“鄭大人身兼兩職,必定有許多事務要忙碌,若有用到本侯的地方,盡管直說不必客氣。”
鄭顥飲下半杯茶水︰“下官確有一事需要侯爺相助。”
沒有想到對方真的這般直爽沒有同他見外。
鎮北侯作出一副好奇姿態問道︰“何事?”
鄭顥道︰“下官想要同侯爺借五百士兵主持春耕借貸糧種一事。”
“到任不久,下官發現幽州府府衙,今年包括往年,有關借給民間百姓糧種的賬目並不清晰。其中,許多百姓借去糧種後沒有還款,糧倉糧種有限,春耕轉眼即逝,下官不能徐徐圖之,只能非常之時用非常之法。”
身為皇親國戚一員,府衙借糧種給百姓一事,鎮北侯當然知曉其中底細,從前,他便看不慣官府和世家豪族勾結,榨取百姓利益,但他手握兵權,本就為建安帝和世家大族戒備,如果再冒然插手當地政事,他就別想坐穩鎮北軍主帥的位置了。
看著身前青年官員神色淡然不失堅決,好似下定決心整頓此事,鎮北侯沒有馬上相信。
他不會表態支持,可就像他剛才所說的那樣,他和青年監軍是同僚,同僚向他借人做正事,于公于私,鎮北侯都不好拒絕。
鎮北侯對鄭顥道︰“待會兒鄭大人離開時,本侯就讓人安排好士卒跟你回去,何時用完再把人送回來。”
倆人都不是省油的燈,鄭顥明白對方的意思。
他起身道謝,離開軍營時,身後跟著幾百位士兵。
令大部分士兵停留在郊外交由大卓看管,鄭顥帶著幾十人進城,直奔府衙存放糧種的糧倉,將糧食都搬出來運往郊外。
鎮北軍令行禁止,動作十分迅速,很快就搬空糧倉一半糧種,接著,鄭顥命令幾十人留下看管糧倉,沒有他的命令不能讓任何人進去。
鎮北軍士兵抱拳應是,而後手持武器守在糧倉外頭。
將糧種運出城池,鄭顥吩咐大卓將糧種運往郊外各村分發給農人。
等萬大人听到手下人來報時已經是第二日了。
萬大人一臉震驚,他坐在桌案後,喃喃道︰“他怎麼敢?他怎麼敢?”
那可是••••••
萬大人抬頭瞪向手下︰“昨日的事,你才來匯報給我,你們就是這麼當差的?”
官吏無奈道︰“大人,知府大人帶人運糧種出城外時,府衙眾人都下值了,剩下值夜的官吏在士兵看管下,也不敢派人給咱們送信,屬下也是一大早到府衙時才發現不對。”
“不行,這不是小事,那些糧種可是當地幾家的,被他發給百姓,那幾家的地種什麼,本官得去找鄭大人說明情況才行。”萬大人起身,欲出門去尋青年知府。
官吏上前阻攔,在對方瞪視下,他苦笑道︰“鄭大人未來上值,派人去找,府中下人也說鄭大人外出了,今日怕是找不到鄭大人了。”
這位知府大人看著年紀輕輕,處理起事情來卻不似愣頭青,滑不溜秋的和官場老手沒什麼差別,在做出令整個府衙上下跌破眼鏡的事情,今日便不見蹤影。
可知府大人可以消失不見,他們卻不行,在听到府衙的糧種被搬走後,本地大族紛紛派人前來府衙打探消息,萬通判和其他官員苦不堪言。
不同于萬通判等人猜測,在得罪當地豪族後,鄭顥為逃避責任出城。
此時,他正帶著顧霖一起下鄉。
當然,此行隊伍不止他們二人,還有顧安和大燕。
車廂內,顧霖道︰“城內為你波濤洶涌,你卻直接下鄉,萬通判他們怕是有的頭疼了。”
將備好的點心放置顧叔身前,鄭顥淡淡道︰“既敢同本地豪強勾結,于糧種賬目上做假賬私吞百姓之物,,這也是他們應得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顧霖暗暗點頭,如果不是鄭顥告訴他,他沒有想到,萬通判等人不僅每年只將糧種借給幽州府豪強地主,而且在這些人“還債”,“債糧”進入糧倉後,幫著他們一起做假賬。
當“債糧”存放在糧倉一段時日,豪強地主借走新一年的糧種後,萬通判便會將“債糧”還給他們。
相當于,幽州府府衙的糧倉只出不進,豪強地主只借不還。
“不過你把分糧種一事交給大卓和顧安處理,為何還要親自下鄉?”
顧霖發出疑問。
他不認為鄭顥是懼怕豪強地主上門要說法,依照對方的性子,既然同鎮北侯借了兵,就是為了防止這些人狗急跳牆。
將顧叔的茶杯添上一半茶水,鄭顥道︰“從歷年來幽州府的稅收看,我發現幽州府的糧食產量比其他地方低上不止三成,便想親自來察看一番。”
倆人說著話,很快就到達目的地,鄭顥先行下車,而後轉身扶著年輕哥兒下來,顧霖猶豫一下,接著將手放上去。
在場其他倆人沒有任何表現,其中,大燕微微垂眸,知曉兩位主子的關系,顧安也多多少少感覺到了,但顧叔沒有同他說明解釋,也不似被鄭顥強迫的樣子,顧安便當作不知。
鄭顥吩咐顧安︰“大卓他們就在附近分發糧種給百姓,你過去觀看。”
顧安應是,轉身離去。
將人安排好後,大燕也很有眼色,遠遠地跟在自家夫郎和大人身後。
顧霖一邊在田間走著,一邊低首看著地上貧瘠干枯的沙土,皺起眉頭道︰“難怪幽州府糧食產量低下,這邊本就不適合種植小麥高粱。”
比起年輕哥兒,鄭顥讀過不少農書更是親自下過地,所以,對眼前的土地認識更深。
他道︰“《幽州府地志》記︰‘隴中苦瘠甲于天下’,沒有半點虛言,若想要改變此地,增加糧食產量,不耗上幾十載難有收獲。”
听著鄭顥的話,顧霖略有遲疑,卻還是開口道︰“其實,也許不用那麼麻煩。”
喜歡男大穿越成寡夫郎之後請大家收藏︰()男大穿越成寡夫郎之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