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建安帝正式下旨,令他兼任監察御史一職,鄭顥十分清楚,對方此舉既是嘉獎他所表現出來的忠心,亦是提醒他要有所表現。
翰林院修撰的職責是撰寫國史經典,監察御史的職責是監督百官,整頓朝風。
回鄉省親前,建安帝就傳喚過鄭顥到御書房講解史書,待對方講書結束後,便下命讓鄭顥回鄉省親途中經過青州府時,收集當地知府魚肉百姓,貪贓枉法的罪證。
至于短短一月,鄭顥要怎麼做到既回鄉省親,又收集青州府知府違紀亂法的罪證,就不是建安帝需要考慮的了。
倘若對方連這些事情都不能辦好,那麼就沒有成為太子磨刀石的資格,更沒有成為他剪去世家黨羽利刃的資格。
完全沒有殿試當日所表現出來的對新科狀元的喜愛,身為帝王,建安帝冷血至極,上一刻,他能親自為庶族出身的新科狀元賜字,下一刻亦能不顧其死活利用他。
對于這些,鄭顥心知肚明。他知道自己想要在朝堂上奪得一席之位,想要在猛虎凶獸口下奪血爭肉,就要敢于不顧生死。所以,在翰林院中,他姿態恭敬地接下建安帝的聖旨,回去後,立馬將回鄉省親時,收集整理的青州府知府的一系列罪證書寫在奏折上。
微弱燭火,在寂靜書房中搖曳,鄭顥停筆,令奏折上未干的墨水晾干。
翌日,鄭顥先乘車前往督察院將奏折交上去,督察院是為數不多建安帝所能掌控的地方,所有御史的奏折無需經過他人查看,直接呈到御前。
交完奏折後,鄭顥乘車到翰林院。
太和殿。
如同以往朝會,六部尚書各自上前,將本部重要事務稟告給建安帝。戶部尚書站出來,上前一步,對著龍椅的方向彎腰行禮︰“陛下,臣有本要奏!”
“南方水災後,當地百姓流離失所,朝廷陸陸續續撥款百萬安置災民,如今國庫空虛,邊疆將士卻急需糧草,若再不送去糧草,北蠻攻城,我方將士必定疲弱不堪,還請陛下決議!”
此言一出,禮部尚書怒斥;"各地府城去年的稅銀剛入國庫不久,戶部為何拿不出給邊疆士兵的糧草?"
戶部尚書冷眼瞥過去︰“江南一帶,冀州府等府城水患眾多,陛下仁慈,下旨減免受災之地的賦稅,或者免去受災之地的賦稅,國庫稅銀接近四成來自江南與冀州府,免去其稅銀加上撥款百萬,國庫如何還有多余的銀錢?”
禮部尚書的擁躉站出來,出言︰“即便江南一帶,冀州府等府城受災,陛下聖明免其賦稅,但嶺南府,益州府等府城皆是上交稅銀的主要之地,光是這兩座府城,每年交上來的稅銀都有數百萬,下官著實不信幾十萬兩的糧草,向來精打細算的戶部會拿不出來。”
這話一出,就差指著戶部一行官員的鼻子罵他們是不是監守自盜。
戶部尚書冷哼一聲,戶部左侍郎站出來朝著建安帝行禮︰“還請陛下明察,戶部上下不敢有半分異心,皆恪盡職守,為陛下鞠躬盡瘁。”
“此次戶部無法撥款糧草給邊疆將士,是因為青州府今年上交國庫的稅銀比以往足足少了一半,若強行撥下糧草給邊疆,國庫就只剩下十萬兩不到。倘若各地府城再出狀況,國庫便撥不下銀錢了。”
待戶部官員與禮部官員吵了兩個來回,上方的建安帝才沉沉開口︰“青州府從未受災,朕亦沒有下令減免青州府的稅銀,為何青州府上交國庫的稅銀比往年少了一半?”
隔著冠冕流甦,建安帝的視線落在戶部尚書的身上,沉聲道︰“李愛卿你說!”
戶部尚書回道︰“一路押送青州府稅銀入京的青州府官員向戶部說明,去年青州府干旱,春日播下去的良種未長成便枯萎了,即便後面青州府知府下命,令本府各地開闢水渠灌溉農田也無事于補。”
“是嗎?”听到對方的話,建安帝道︰“可是,朕所听聞的青州府情況卻和李愛卿所听到的不一樣。”
“朕听聞青州府知府貪贓枉法,魚肉百姓,損公肥私,今年青州府上交國庫的稅銀之所以少了一半,是因為青州府知府見去年青州府氣候干旱,借口修建水渠,待水渠成功灌溉農田後,青州府知府又令押送稅銀入京的官員以本府農田受到干旱的影響,糧食減產,將百姓上交的稅銀截下一半。”
建安帝說完,為冠冕流甦所遮掩的面容露出厭惡︰“如此貪得無厭,中飽私囊的官員,竟能一路坐到知府之位,不知朕的大乾還有多少這般貪官污吏!”
無論建安帝有無實權,天子一怒,文武百官紛紛下跪口道︰“陛下恕罪!”
冷目看著下方,建安帝開口道︰“此等貪官污吏,朕必要嚴懲!”
禮部尚書眉心一跳,他側目示意,一位官員見此,馬上開口︰“陛下,青州府知府歷年考核為優,所任之地百姓皆稱其父母官,稅銀之事或許有何誤會差錯,還請陛下明察,莫要傷了忠臣之心,讓挑撥是非的小人得意洋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呵!”
听著下方官員顛倒是非,伶牙俐齒的辯駁,建安帝冷笑一聲,接著,他從王公公的手上拿過奏折,抬手扔向下方大殿,對一眾官員道︰“監察御史親自到青州府巡訪收集的罪證,莫非還有假的不成?”
“你們都給朕睜大眼好好看看,青州府知府這幾年做下的好事!”
奏折恰好被建安帝扔到出言辯駁的官員面前,原本他覺得無事,平靜的心開始不安起來,官員伸手拿起地面的奏折打開,低首看起來,一目十行,在文武百官的注視下,他的臉色漸漸變得蒼白,額頭生出豆大的汗珠。
見到官員看了奏折後的神態變化,禮部尚書眼底微沉,其余大臣面面相覷心中各異。
建安帝開口︰“將奏折傳下去,諸位愛卿皆可看看。”
官員雙手雙腿接近脫力,他目光無神,肌肉僵硬地將奏折傳給離自己最近的人。
奏折一一傳給殿上所有大臣,眾人皆一目十行,將奏折上的內容記入心中,與此同時,他們還將上折之人的名字記了下來。
一時間,整座大殿除了文武百官的呼吸聲,奏折的翻閱聲,竟然沒有其他的聲音,寂靜十分。
奏折到達禮部尚書的手上時,早已觀察到所有文武百官看過奏折後變化的神色,以及一些時不時瞟向自己的官員形色各異的眼神,禮部尚書就做好了準備。
但是,當打開奏折,看見上面的內容時,禮部尚書垂下蒼老眼皮,眸底劃過幾分怒氣。
當視線落到奏折開頭,督察院監察御史鄭顥一行字上時,禮部尚書握著奏折的手緊了緊,在雪白的紙張上留下幾道清淺劃痕。
掀開垂老的眼皮,禮部尚書出列,對建安帝道︰“監察御史雖有監察百官之責,但若無實證,僅憑監察御史一人之言便斷定青州府知府有罪,實在難以服眾,懇請陛下派遣朝中大臣嚴查此事,莫要傷了真正為朝廷效力,對陛下盡忠之人的心。”
建安帝冷眼看著對方惺惺作態,嘴上卻真情實意道︰“禮部尚書盡可放心,監察御史竟然敢將奏折呈上御前,便收集了相關實證,朕也命人前往青州府,將青州府知府捉拿回京,交由大理寺審查,必定不會冤枉任何一位忠臣,亦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貪官!”
原本想著由自己主動提起明察此事,順便插手,往捉拿青州府知府的官員里安插人手,讓對方協同青州府知府毀滅相關證據,不想建安帝竟然瞞著他們,提前派人前往青州府了。
禮部尚書袖下的手掌緊了緊。
見下方大臣不再開口說話,站在建安帝身後的王公公尖利的聲音響起︰“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片刻,見下方大臣無一人進言,王公公拂塵一甩︰“退朝!”
朝會過後,六部各司掀起一陣風波,禮部尚書的擁躉焦急十分,青州府知府是他們的人,對方貪的銀兩,他們收過不少,若是陛下嚴查起來,禮部尚書礙于家世地位無事,他們就不一定了。
其他官員則冷眼相看,他們皆想要看看,向來在朝堂上作出一副剛正不阿模樣的禮部尚書,如何解決此次事端。
這次陛下看著可不會輕拿輕放,從嚴處置下,青州府知府很難保下,禮部尚書若不斷個干淨也難脫身。
畢竟,青州府知府貪墨的一半稅銀,自己留下一部分,大頭的肯定是送入禮部尚書的府中。
翰林院上下因著品級不夠,沒有參加早上的朝會,所以,他們不知道翰林院一個小小的從六品修撰,在朝堂上掀起一陣風波。
不過,隨著六部各司官員區別以往,今日頻繁前來翰林院,朝堂上的消息很快傳遍整個翰林院,伴隨著的是新科狀元鄭顥的名字亮眼于整個朝廷上下。
若是說上次殿試,鄭顥的名字令文武百官有所耳聞,令眾人感到驚艷,那麼此次,以禮部尚書為首的官員冷眼看著他,恨不得吞吃其血肉,而其他官員,則來看看到底是哪個不要命的愣頭青,竟然敢公然上奏折,彈劾禮部尚書手下的人。
面對各種從屋前經過看自己的人,鄭顥一如往常神態不變,冷靜自持。
不知曉朝堂這邊的風起雲涌,顧霖一大早就帶著趙嫂子林小ど一行人出府前往珍玉樓。
仔細說明珍玉樓的事務,將樓內管事介紹給小翠後,就接近午食的時辰了。
顧霖起身,打算帶趙嫂子他們去京城最出名的酒樓吃飯,小翠卻表示自己想要留下來,進一步深入地了解珍玉樓,以便之後更快地接手。
于是,顧霖沒有勉強對方,小翠留在珍玉樓後,顧霖帶著趙嫂子等人前往酒樓吃飯,吃完後,顧霖有精力安排起趙嫂子幾人。
放下漱口的茶水,顧霖問趙嫂子和余哥兒道︰“嫂子,余哥兒,你們想在京城做什麼?”
小翠接手珍玉樓,林小ど顧霖也有安排,剩下趙嫂子和余哥兒,顧霖詢問對方的意見。
趙嫂子和余哥兒對視一眼,然後對顧霖道︰“霖哥兒,我們倆個商量過,覺得還是吃食生意適合我們,你幫我們琢磨琢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听到趙嫂子和余哥兒的話,顧霖不覺得意外,其實,他也想好要讓對方在京城開酒樓,他們是做吃食生意發家的,民以食為天,這樁生意,顧霖絕對不會輕易放棄。
趙嫂子仔細沉穩適合管內,余哥兒靈活多變適合管外,一內一外恰好可以打理整個酒樓,顧霖道︰“你們的想法不錯,只要吃食有新意好吃,在京城開店絕不會虧損。”
“不過”顧林話語一轉︰“你們想好要做什麼吃食嗎?”
“是要做火鍋烤肉,還是各類菜肴?”顧霖問道。
這一點趙嫂子和余哥兒早就想好了,余哥兒道︰“我們想要在京城繼續開一家好運樓。”
顧霖聞言,心間一動。
果不其然,余哥兒繼續道︰“霖哥兒,你之前就說過想要將好運樓開遍整個大乾,形成一個著名品牌,就如同福滿樓一般,小ど小翠敢于創新,便跟著你開拓新產業,我和嫂子想幫你把好運樓開遍天下。”
幾年前的無心之言,對方竟然記到如今,顧霖不說感動是假的。
他道︰“有你們在我身邊,幫我助我,咱們好運樓肯定能開遍四方!”
前去青州府查案的官員很快查明真相,將青州府知府捉拿回京。
依著建安帝的命令,青州府知府被送入大理寺仔細審查,大理寺審查手段眾多,很快,青州府知府就捱不住了,除了稅銀之事外,將自己為官以後,做下的各種違法亂紀之事吐了出來。
為什麼他一個魚肉百姓的貪官,每每任期滿了調往其他地方時,皆有百姓夾道相送?那是因為,那些百姓都是與青州知府等官員交好,同他一起魚肉百姓的富商地主。
喜歡男大穿越成寡夫郎之後請大家收藏︰()男大穿越成寡夫郎之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