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初期的吉米巴特勒以防守和高效的無球進攻為核心,技術風格樸實但勝在實用,持球粗糙缺乏創造投籃空間的能力,更多通過空切和轉換進攻得分。
造犯規和拼搶前板也有一手,更出彩在他個人的“吉巴精神”,強硬,嚴格要求自己和隊友。
至于投射並不穩定,好在逐步提升,進步明顯。
巴特勒球商高是公牛隊內公認的事實,可以說,有的球員就是打得很有靈性,一點也不死板。
這是一種本能。
拿到球就知道干能力範圍內最正確的事。
這次,公牛內部對抗環節。
錫伯杜將林昊和巴特勒分成兩組,並非刻意的正常分組,結果林昊連著挑了巴特勒三球,前者游刃有余,後者都快防急眼了,還是一點卵用沒有。
即便這樣,林昊還是給了巴特勒一定認可,“防的不錯菜鳥,再接再厲,不過你要知道杜蘭特比我體型大多了。”
“....”
杜蘭特是比你高,比你重,但有你能打嘛,巴特勒不禁懷疑。
如果杜蘭特背打他,能做出哪些進攻選擇,恐怕直接轉身干拔了吧,符合杜蘭特球風。
干脆利落,簡單粗暴。
猜得到但防不住,出手點太多,同樣處境下林昊的進攻選擇面就太寬了,連續三個回合要球背身單打。
第一回合,轉身後仰跳投,後仰幅度大的封蓋難度比起杜蘭特高出手點也不逞多讓。
第二回合,林昊腳步變換,晃開空間後側身將球遠遠勾進。
第三回合更絕,林昊下球走右路突破,帶開防守同時背後繞球轉身抹過了巴特勒,一步就現身籃底的右臂掄扣。
怎麼說呢。
巴特勒覺得林昊故意變著法的教育他,但找不到證據,因為每個球都是正常打法,別說日常訓練了,總決賽林昊都這麼打。
不會因為他是巴特勒就受到特殊對待。
在他之前,詹姆斯還不是屢遭毒手,被懲治麻了。
“林老師上課有一套啊。”
“日常教訓狂妄新秀,這不比大夢訓練營性價比高。”
“不懷疑吉米真能成長到林預言的全明星甚至巨星級別,但以他的性格恐怕無法長久待在一支球隊中。”
“沒錯,他的性格就很容易得罪人,必須有實力更強的人壓著阻止他亂來,但顯然他又不甘心屈居人下只當個二當家。”
去年夏天選秀大會結束巴特勒被公牛選中再到今年6月即將總決賽的節點,洛爾鄧和諾阿自然能看出巴特勒的顯著成長。
上限恐怕遠超同屆選秀平均水平。
但結合巴特勒的性格,兩人亦是大膽預測其未來。
就憑林昊作為公牛太子爺跟老板密不可分的關系,有望實現喬丹都沒有做到的一人一城。
就這麼一尊蒼穹巨獸盤踞在公牛,巴特勒想當老大怕是永遠看不到希望,首輪30順位享有4年合同,等合同期滿就可以拒絕續約選擇試水自由市場了。
四年時間,該打出來的已經打出來了,打不出來的以後也沒戲。
科比都已經跟奧尼爾開啟“ok王朝”了,鄧肯奪得首冠成為聖安東尼奧的絕對核心,詹姆斯初嘗總決賽滋味...
回到更衣室後,趁著隊友走干淨後兩人跟林昊說起這個。
我敲,預言家!
刀了刀了!
林昊也很頭疼,他跟羅斯過于默契了,性格和球技各方面互補的兩人默契到一個眼神就明白對方想干啥。
這就好比公司上班,有個好搭檔方便開展工作,干著順心不累,如果踫上一個性格不對付的搭檔呢。
每天上班如上刑,這輩子都有了。
同處一個球隊也是一樣,每年過半時間泡在一起,共同比賽,訓練參加種種活動。
不對付的兩個人如此簡直度日如年,也就不難理解科比和奧尼爾的“他走我留”,倆人只能留一個逼管理層做手背手心都是肉的艱難抉擇。
原來歷史,年年跟著公牛一輪二輪游的吉米巴特勒,都進步飛速,第三年就有場均13+5的穩定輸出坐穩首發位置。
第四年,新秀合同最後一年更是場均20+5,榮譽賽季最快進步球員。
可想而知,提前經歷過大場面,甚至隨隊拿過總冠軍,這些經歷對巴特勒的成長一定起促快作用。
打出來的時間線提前也不是沒有可能。
到那時候,林昊又該如何跟野心倍增,追求更多的巴特勒相處,的確是個潛伏的隱患。
畢竟,巴特勒跟隊友鬧矛盾的主因就是他以自身標準要求別人,隊友訓練不夠努力,他恨不得把這點事全捅給媒體。
不如我努力,你就不配在nba打球,滾出我的球隊!
18年,巴特勒森林狼時期在在訓練賽中帶領替補打爆主力後,巴特勒對媒體說︰“他們唐斯和威金斯)沒我硬,我才是球隊最努力的球員。”
跑轟管理層,“你們太特麼需要我了,沒有我你們根本贏不了球。”
並稱“不想和不夠拼的人一起打球”,隨後要求交易,這森林狼球員能忍他是這個。大拇指)
喜歡nba︰愛發推特的我統治了聯盟請大家收藏︰()nba︰愛發推特的我統治了聯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