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別駕果然敏銳,正是如此!“,杜希很滿意︰”先昭烈帝入蜀以來,立志北伐,興復中原,其後忠武侯及陛下秉政,也是我們益州士族出錢出力,已故的蔣大司馬、費大司馬還有現在的衛將軍,都將我們的功績看在眼里,大加提拔,現在過來一個衛家,沒有尺寸之功的牆頭草,還想騎在我們的頭上,簡直荒唐。“
鐔建也是贊同︰”杜兄所言不差!日後興復大漢,我們益州士族當居首功,他們這些外來士族就想這樣走捷徑,豈不是欺人太甚?“
幾個人正聊著,外面的突然響起了僕人的聲音︰”家主,常太守來了。”
杜希一愣︰“快請進!”,不一會兒,常閎走了進來。
“常太守怎麼今日有空前來,難道沒有公務?”
“賢佷莫要嘲笑我了,今日前來乃是有要事前來。”,常閎坐下後,先喝了口茶,“今日陳令君去我那里了。”
“陳奉宗?”,杜希覺得陳只就是個諂媚的近臣,對他自沒有什麼好感︰“他去找您,是什麼事情?”
“陛下詔令我調任扶風郡太守,蜀郡太守由薛齊接任。”
“什麼?”,杜希一驚︰“蜀郡太守乃是京畿要職,突然調換,出了什麼事情嗎?”
“賢佷不必驚慌。”,常閎笑了笑︰“未必是壞事,接到詔書的時候,我也有些驚訝,但打探了一下,似乎,陛下有意在日後遷都長安。”
“遷都長安?”,幾個人都是一愣。
範伯邾撫了撫胡須,笑著點點頭︰“倒也沒有什麼問題,成都畢竟偏居一隅,若是日後秉政一國,那就不是合適的京畿之地了,不過為什麼陛下不回洛陽?”
“陳令君的原話是,陛下覺得離成都太遠了,雖然長安也未必近多少,但終究也方便一些。”,常閎繼續解釋道︰“昭烈帝的陵墓,看起來並不會遷回去。“
”哦?陛下真這麼說?“,杜希聞言一喜,又想到了什麼︰”那份人事任免的名單,陛下批了嗎?“
常閎搖搖頭︰”這個我沒有問出來,不過既然陛下對我益州士族尚有倚重的意思,那麼那份名單想來不會太多調整。“
李湯卻說了句話︰”諸位,我擔心的不是陛下而是太子,太子殿下眼下親自領兵在外,接觸了外州士族太多了,難免會受其蠱惑啊。“
範伯邾卻道︰”太子殿下的態度雖然重要,但老夫以為,只要與太子殿下繼續維持關系就好,無需太過刻意,不然要是讓殿下覺得我們這些士族插手太多,反而不美。“
杜希想了想說道︰︰”老別駕說的是,太子殿下自小就與我益州士族交往甚多,一時半會還不會有什麼問題,但長此以往……“
”不是還有皇孫嗎?“,範伯邾笑了笑︰”別忘了,譙大夫現在可是皇孫的老師,而且太子妃也是與我們親近一些的,衛良娣對我們也沒有敵意,如此來看的話,不也是好事情?“
”對啊!“,李湯一拍手掌,”還有皇孫,太子殿下子嗣不旺,只有這麼一個兒子,日後繼位的概率不小,只要……嘶……可太子殿下春秋鼎盛,要是日後再有其他兒子。“
”眼下之計,以某之見,陛下與太子對北伐大業是十分上心的,那麼我們益州士族在這方面也盡量與陛下他們站到一條線上。至于皇孫那邊,還是得依靠譙大夫了。“
東宮之中,譙周正在與劉驥講授課程。
“皇孫,不知剛剛所講的內容可還記得?”
劉驥點點頭︰“多謝老師教誨,學生已經大概領悟,只是尚有些疑慮,還望老師詳解。”
“皇孫請說。”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學生理解的意思是說,君子莊重自持,對自己很有信心,並不驕傲自滿,所以不會去和他人爭強斗勝,善待別人、團結別人也並不是為了結黨營私,而是為了正當的事業。是這樣嗎?“
譙周點點頭︰”皇孫說的沒錯,孔子所說正是這個道理。“
劉驥又道︰”孔子又說過︰‘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這是否是說君子治國也需要忍耐小人當政的舉動呢?”
譙周一愣,思考一番之後,點點頭︰”依著孔子的意思,便是如此。“
劉驥又問道︰”君子謀求國家大治,團結小人,自然也是正當的事業,但要是因此,縱容小人戕害百姓,這又是君子所為嗎?學生實在不解。“
”皇孫小小年紀能想到這個,也是難得。“,譙周笑著點點頭︰”孔子當年說過︰‘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他所注重的並不是人們修身養性讓自己成為君子,而是將君子之道傳揚出去,當年孔子為了魯國的治理,與季桓子合作,後來分道揚鑣,一路困厄,才有論語和春秋。就是為了弘揚心中的君子之道。”
“若是如此,君子之道似乎于治國並無大用,卻不知先賢如何能推崇至此?”
譙周笑著詢問︰“皇孫可听說過,李正方、廖公淵二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驥點點頭︰“學生雖然年幼,也知道一二,當年廖立妄言亂政,李嚴延誤軍情,故而得到了忠武侯的懲治獲罪。怎麼?這事情難道還有隱情嗎?”
譙周點點頭,隨即將廖立當年嘲諷劉、關羽,並且藐視向朗、文恭、郭攸之朝廷大臣,甚至還說了早年他在長沙臨陣脫逃,在甘夫人梓宮旁露刃傷人的事情,而李嚴早年跋扈,私建城池,在北伐祁山的時候,謊報軍情,假傳聖旨等也都由他詳細做了說明。
小劉驥頓時有些生氣︰”沒想到此二人所為,如此卑劣,那忠武侯為何不斬之?“
”當時陛下也是有意處斬他們的,但忠武侯私下苦勸陛下,說他們二人究竟是先帝之臣,驟然殺之也可能導致朝局不穩,故而免除死罪,並有陛下下詔,效當年高祖封雍齒的舉動,並不問罪廖立和李嚴的家人,李嚴之子李豐還能擔任朱提郡太守,為國盡忠。“
”難道忠武侯就不記恨他們壞事嗎?“,劉驥雖然早就听過諸葛亮的事跡,但這一次又從自家老師嘴里听到,還是覺得很震撼。
”恨!如何不恨?當時忠武侯大敗司馬懿于鹵城,兵進上 ,因為李嚴的舉動,被迫撤軍,錯失良機,如何不恨?然雖有周親,不如仁人。忠武侯究竟還是抑制了自己沖動,他很清楚,自己秉持一國之政,絕不能因為自己一時激憤和好惡殺人。“,譙周笑了笑︰”忠武侯此舉也是告訴大家,國法在前,權不可濫用也。于一國君主、同僚、百姓而言,這難道不就是君子嗎?“
劉驥點點頭,隨即好奇到︰“學生听說,當年忠武侯去世的時候,您不顧陛下封閉成都的禁令,跑去漢中奔喪,可有此事嗎?”
譙周聞言輕輕點點頭︰“確有其事。”
“學生看老師性格恭謹謙遜,沒想到當年也有如此的舉動?”
譙周笑著點點頭︰“皇孫見笑了,當年或許是年輕吧,听到丞相去世的消息也是悲痛異常,不管不顧地沖去了定軍山,當時也沒有擔心過沿途的逃兵、山匪,不過要是重來一遍,下官應該還是會這麼做的。”
喜歡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