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第444章 曹髦的舉動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夏寒依 本章︰第444章 曹髦的舉動

    洛陽城,皇宮後花園。

    “諸卿請!”

    “陛下請!”

    御花園中,曹髦笑著看著幾個陪伴的臣子︰“今日請諸位前來御花園小坐,也是想著與諸位閑聊一番。朕曾聞中書令虞松講述古代禮儀典故,頗有神往,亦有所不解。”

    侍中荀笑道︰“陛下即位之後,勤勉好學,有明君之風,不知有什麼不解是我等臣下可以效勞的呢?”

    曹髦笑著問道︰“夏已衰敗,相被殺害,少康聚集夏的遺老遺少,光復禹的功績,海清儼然;高祖在田地中超拔于眾人,驅使豪杰俊才,消滅暴秦、項羽,包舉宇內,一統天下;這兩位君主可以說都是有特殊才略的舉世大賢。考察他們的功德,諸位以為誰應該排在前面呢?

    荀笑著回答︰“亂世之中,王者接受天的授予,以聖賢般的美德順應時機,這樣之後才能接受天命創立基業,非常人所能為也。至于承接前代的功業,不過是重興舊日先祖的輝煌功績,臣以為創造和因襲,難易是不同的。少康功德固然美好,功績也算是優秀,仍然是中興之君,和漢世祖相提並論是可以的。至于說漢高祖,臣等認為他優于少康。”

    一旁的尚書崔贊、袁亮、鐘毓等也是表達了贊同。

    曹髦笑了笑︰“侍中所言固然有理,然則朕卻以為,自古以來的帝王,功績、德業、言論、行為,各有優劣短長,不一定創業之君都優秀、繼任者全低劣。湯、武、高祖雖都是受命于天,然尚有優劣得所。少康和武丁成就夏、商中興的美好,夏啟和周成王守文之興盛,評定美德比較實績,放到漢高祖那里去對照,朕看到了前者之長處而從未聞前者之短,這不是很奇怪嗎?朕以為他們只是前後兩者遇到的時代不同,所以後人評定功名標準已經不一樣罷了。”

    荀立刻拱手道︰“那陛下以為少康與漢高祖的優劣如何對比?”

    曹髦則說道︰“朕以為少康在國家滅亡後出生,身份降低為諸侯的奴隸,跋涉奔波四處逃難,這個時候便是想要保全自己也是十分困難,可是不久之後他能夠布施德行大用謀略,最終滅澆于過、滅于戈,成功恢復了先祖大禹的輝煌功業,恢復夏祖的祭典,並在祭天時以祖先配祭,規章禮制沒有一丁點的遺漏,如果不是極大的美德極廣的仁義,豈能建立這樣的功勛?”。

    頓了頓,他又補充道︰“漢高祖劉邦趁著秦朝土崩瓦解的態勢,倚仗一時的權術,單純憑借智謀和武力來成就功業,他的一舉一動,實際上大多違反了聖人的法度;作為兒子卻多次使父親劉太公和家小處于危險中,作為一國君主卻將賢明的宰相蕭何囚禁,作為父親卻不能保護好自己的兒子趙王如意;去世之後,律詩專權,若非周勃、陳平等賢臣,國家幾乎滅亡。朕以為他如果和少康互換所處的時代,也許不能復興大禹的功業。由此說來,應該以夏少康為高而認為劉邦位居其下。各位愛卿細細討論一下。”

    袁亮思索一番,立刻附和說道︰“上古三代封邦建國,分裂國土來治國,到它們衰敗的時候,沒有土崩瓦解的態勢,可以用道德懷柔天下,不能用武力征服天下。等到戰國,弱肉強食,遠離道德專憑智謀武力,所以秦衰頹時可以用武力爭天下。這也是不同朝代因為局勢的不同,應對方略也要因時而變。臣以為少康布施德行,是仁者中的英杰;高祖憑借武力,是智者中的豪杰。仁與智在具體行為的表現不同,兩位君主自然大相徑庭。《詩經》《書經》中述說大戊和武丁,都列于大雅;少康功績美行超過了二宗,列在大雅是明確的。少康更優秀,應當像您說的那樣。”

    荀依然不是很贊同︰“袁尚書之言,臣以為有失偏頗,少康雖然積累了仁德,但畢竟承蒙了大禹遺留下的恩澤和幸福,在內有虞、仍的援助,在外有靡、艾的幫助。寒浞邪惡,不對百姓施行德政,澆、沒有親近之人,百姓都拋棄了他們。因此少康以德為武器擁有了國家。至于說漢高祖,他從布衣百姓間興起,率領一群毫不知名的烏合之眾,來成就了帝王的功業。或許評定德行那麼少康是更優秀的,但考核功績那麼臣以為漢高祖更勝一籌,畢竟憑借的本錢那麼少康處境較易,比較時代那麼漢高祖更難。”

    曹髦笑了笑︰“諸卿評論說少康憑借已有的本錢,高祖則從無到有進行創造,的確如此。但朕以為各位所不知道是,上古三代,憑借仁德勛業成事是那樣艱難;秦項之際,憑借武力成就功業成就功業是那樣容易。況且最上等是立德,其次才是立功,漢高祖功勞高,但比不上少康的盛德普照。況且仁者一定有勇氣,誅殺暴君必須動用武力,少康武功的輝煌,難道一定不如漢高祖嗎?“

    緩了口氣,曹髦接著道︰”朕以為只是夏代古書散佚,舊時的文字缺失,所以豐功偉績缺失無載,只有伍員粗略陳述了大概情況,他說恢復夏禹的功績,不喪失舊物,效法祖先聖業,舊時的好章程不弄錯,不是有才有德的全才,誰能和他相提並論?假使讓三墳五典都留下來,少康的行為詳細記載下來,難道現在諸卿與朕還會有異議嗎?”

    “這……”,幾個人面面相覷,確實無法反駁,這時候外面一個聲音走了進來。

    “少康的事,離當代很久遠了,相關古文無人了解,因此從古至今,評論家們沒有談到的,嘉言懿德隱沒不見。陛下用心以古為鑒,貫通古今,又說出善言,贊揚凸顯少康的杰出,使他的光彩在歷史長河中閃耀,應該記下您的話成為文章,永遠垂範後人。”

    眾人抬頭,正看見司馬師笑容滿面地走了進來。

    曹髦立刻起身,準備行禮,司馬師趕緊上前扶住︰“陛下豈能同臣子行禮,不可失了禮儀分寸。”

    曹髦似是沒覺得不妥,笑了笑︰“朝政繁重,都是壓在了大將軍一人身上,朕才能有些閑暇,召集諸位大臣談論古史,修身養德,怎麼今日大將軍也有興趣來論一論•?”

    司馬師躬身一禮︰“陛下客氣了,臣確實有這個念頭,但剛剛進門,就听到陛下的高論,就不獻丑了。只是天色已晚,陛下雖然好學,也還是需要好好休息才是。”

    曹髦也是十分關切︰“大將軍也要好好保重,朕之前听您的主簿尹大目說,您最近的眼疾又有復發的跡象,好生休養,朕一會兒也會派御醫過去給你開兩劑藥,國家可不能沒有您啊。”

    “臣多謝陛下厚愛。”

    喜歡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方便以後閱讀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第444章 曹髦的舉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第444章 曹髦的舉動並對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