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侯已經去了?
朝堂官員這才知曉,為何這段時間富民侯沒來上朝。
還以為他又找理由偷懶了呢。
劉徹的態度也表達的很清楚,朕不是在和你們商量,而是通知。
他可以在陸鳴出發之前宣布這個消息,經過商討後力排眾議,然後再派遣陸鳴前去試點。
但是他沒有。
他就是要用這種方式告訴天下人,他的決定有多麼堅決,不容動搖。
“如此大事,朕自然會謹慎推行。
但是現在,朕只想問問你們,儒家獨尊朝堂,攤算入畝是否符合儒家對仁政的要求。
孔太常,你說呢?”
“自然是符合的。”
孔臧的眼神清澈了許多。
劉徹又點了幾個人的名字,孔安國、董仲舒、張湯…
不管是不是儒家的,都要回答這個問題。
“既然都知道是仁政,那就要堅持施行下去。哪怕有所波折,也不能因噎廢食。”
劉徹用最直白的語言告訴所有人,哪怕試點地區出了問題,攤算入畝也會繼續搞下去。
第二天,富民侯到南越九郡,試點攤算入畝的消息就傳了出來。
報紙上,白紙黑字,大張旗鼓的寫了出來,要傳遍天下。
……
交趾郡,贏縣。
“首先要做的,是丈量清楚各家有多少田地。
一切以田地為基礎,田地數量不準確,稅收分派就不會準確。”
官署之中,陸鳴召集交趾郡大小官員宣布攤算入畝的詔令。
丈量田地是第一件事,也是所有事情的基礎。
“所有人家的田地都要丈量麼?”
楊郡丞小聲問道,眼神還在周圍官員身上掃了一圈。
其他官員聞言,全都看向陸鳴,等著他的回答。
陸鳴手指義縱,“就是他的田地也要丈量。”
接著又指向自己,“要是我在這買地了,也要丈量清楚。
要是有人覺得他比我的身份更高,權勢更大,你們來告訴我,我親自帶人去丈量。”
簡單明了,在坐的官員都明白了,朝廷在這件事情上的力度和決心不容質疑。
“富民侯,按照大漢法度,六百石以上的官員,以及五大夫級別之上的爵位都可以不繳納田稅和算賦。
要是丈量他們的田地,是否會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又一位官員提出疑問。
名義上是在問享受免稅待遇的權貴們的田地問題,實際上陸鳴清楚,他們也不想丈量自家的田地。
丈量他們自己的田地,有可能發現有瞞報情況。
丈量權貴的田地,有可能得罪權貴,左右都不是好事。
“所有人的田地都需要丈量,也都是有必要的。
要是不把太守的田地丈量清楚,有人為了逃避賦稅,把自己田地登記在太守名下該如何?”
清朝推行攤丁入畝的時候,地主階級最普遍的應對手段就是“詭寄”和“分花”。
所謂“詭寄”,也就是虛假登記,把自己名下的田地登記到享有免稅特權的人名下。
所謂“分花”,也就是分散登記,把自己名下的田地分別登記到多個親戚,佃戶,甚至是已故之人的名下。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當法律誕生出來的那一刻,它就已經落後于實際。
沒有哪一種制度,能擋住想鑽空子的人。
陸鳴能做的就是盡量填補漏洞,壓縮漏洞的空間,讓攤算入畝盡可能的實現預定目的。
官員們有些驚訝,沒想到攤算入畝還沒有開始實行,陸鳴就已經準備好應對隱瞞田地的手段。
“所以,咱們先丈量有免稅待遇之人的田地。”
陸鳴的決定出人意料。
楊郡丞的眼楮都快冒小星星了,不愧是富民侯,直接堵上漏洞,不給他們鑽空子的機會。
不對呀,楊郡丞猛然想起,原來自己就是享受免稅待遇的人。
“富民侯,先從下官的田地開始丈量吧。”
他名下的田地,沒有一畝是見不得光的,和官府中登記的數量一致,經得起檢查。
看著他閃閃發亮的眼楮,陸鳴覺得他有一種沒喝酒卻遇到交警查酒駕的感覺,非要過來吹口氣。
“好,那就從楊郡丞開始。”
很快,陸鳴親自帶人丈量了楊郡丞名下的田地。
“稟報富民侯,共有田地五百二十畝。”
和官府中登記的數量一樣。
楊郡丞昂著頭,一副驕傲的模樣,“富民侯,下官的田地絕無瞞報。”
陸鳴笑了笑,“楊郡丞是位好官啊,回長安後,本侯要在陛下面前提一提你的大名。”
楊郡丞更激動了,“多謝富民侯,下官一定不負侯爺的期望,當一名好官。”
陸鳴看向其他官員,“我想諸位也會配合的,是吧?”
也不等他們回答,陸鳴喊來義縱,
“丈量田地時,至少要三人一組,記錄清楚是誰丈量的,三人都要簽字畫押,過後會進行抽查。
抽查不合格的人,無論過了多少年都要進行追責,視測量數目與實際數目的差距大小定罪。”
有些官員心中剛有些念頭,听到這些話,好似被人潑了一盆冷水,透心涼。
太超前了,又一次提前把他們想要鑽的漏洞給堵住。
楊郡丞眼中的小星星更多了,“不愧是富民侯,竟然能想出讓丈量田地之人互相牽制的辦法。
賄賂一個人容易,賄賂三個人難。
以後還要抽查,誰想要收那點賄賂,也要掂量一下自己會不會被查到。”
最重要的是,丈量田地的人身份比較低,沒有人會用重金賄賂他們。
賄賂少了,他們也不至于為那點錢承擔一輩子的風險。
楊郡丞越想越覺得這個辦法巧妙。
“沒想到富民侯不僅是天下頂尖的猛將,治理政務也這麼有辦法。”
怪不得很多人喜歡被拍馬屁,情緒價值太滿足了。
陸鳴心中暗爽,卻沒有表露出來。
“這只是一部分,要是有人威脅丈量田地的人,同樣是重罪,嚴懲不貸。”
利誘之外還有威逼。
陸鳴被不會常駐此地,義縱也不會。
但是這些丈量田地的人,大概率會一輩子住在這里,生活在大地主們的陰影之下。
“都尉何在,本侯令你從正卒之中抽調兵力,參與丈量田地。
每一組中,至少有一人為軍中正卒。
活不能白干,計入軍功,可換取紙張書籍,也可以直接換取錢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