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

第1011章 嚴苛的制度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要吃山竹 本章︰第1011章 嚴苛的制度

    “只要你考的特別好,自然會有人懷疑。

    哪怕用了糊名法,哪怕用了謄錄法,會懷疑的人依然會懷疑有問題。

    他們也有懷疑的理由,畢竟你是我的學生,也曾和董仲舒學習過。

    但你要記住,唯庸者無咎無譽,不必在意那些雜音。”

    又一次上朝的時候,朝堂上確定了第一次科舉考試的具體流程。

    沒有完全按照明清時期的成熟制度進行,大漢目前不具備那樣的條件。

    真要是從每個縣開始考試,一層層向上考,公平性能不能保證另說,大漢也沒有那麼多讀書人。

    大漢的官學目前只有兩級,地方各郡的郡國學,上一級就是中央的太學。

    科舉也分為兩級進行,先是郡國級考試,通過者會參與下一級的會試,最後則是殿試,一共三級。

    造紙術和印刷術出現的時間尚短,知識的壟斷才剛剛被打破不久,還需要很長的時間,讀書人的數量才會迎來爆發。

    “陛下,經過我多日冥思苦想,科舉考試中還應該增加一項措施,此舉可以大大增加舞弊的難度,有效維持科舉的公平和權威。”

    竇桑林等人現在一听到這個話題頭皮都發麻。

    至于麼,第一次科舉考試啊,不成熟的好不好。

    但富民侯搞的這些防作弊措施也太成熟了,糊名法和謄錄法幾乎絕了他們攀關系的心思。

    董仲舒和孔安國門前的馬車減少很多,基本恢復成了以前的樣子。

    當然,和劉徹的敲打也有很大關系,誰也不想在這個關頭硬剛劉徹。

    “陛下,此法名為鎖院,乃是為了隔離與保密。

    建立貢院作為考試場地,由陛下確定考試範圍後,所有主考官和閱卷官立即進入貢院,貼上封條內外隔絕。

    考試結束,閱卷完成之前,任何人不得出入,所需生活物資統一配送,也要嚴格檢查。

    考官根據陛下確定的範圍出具試題後,由印刷工匠們直接在院內刻版印刷,印刷完畢,立即銷毀刻版…”

    大臣們越听越驚訝,到最後,很多人驚訝的嘴巴都合不攏。

    在他們看來,陸鳴提出的鎖院制度,已經不能用嚴格二字來形容,而是極為嚴苛。

    嚴苛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孔安國還好一些,董仲舒臉色有些凝重。

    他都這麼大歲數了,鎖在貢院中幾十天,怕是有點難熬。

    他看了看陸鳴,這小子搞起公平來,不顧老人家的死活啊。

    不出意外,劉徹也沒顧及他的死活。

    “富民侯考慮的十分周全,各位大臣以為如何?”

    不出意外,沒有人反對。

    誰會光明正大的反對防作弊措施呢?

    “既然如此,詔令各郡國,立即開始籌備科舉。”

    略一停頓,劉徹的聲音驟然冰冷,

    “廷尉,若是發生科舉舞弊,該以什麼罪名論處?”

    任憑有諸多措施,劉徹也知道無法徹底杜絕科舉舞弊。

    懲治措施必須足夠嚴厲,絕不姑息。

    “陛下,若是考生夾帶作弊物品,立即取消考試資格,終身禁止參加科舉。

    並要身帶枷鎖,于貢院門前示眾一個月。”

    好狠厲的懲治,杜周剛說完這項措施,大殿內就響起一片倒吸冷氣的聲音。

    不僅終身禁考,還要帶枷示眾,不僅絕了考生的前途,還要讓他在天下人面前丟盡臉面。

    沒有殺人,但誅心誅得透透的。

    “謄錄官幫助舞弊者,流放三千里,對讀官幫助舞者流放三千里。”

    流放三千里,幾乎和判死刑也沒有多少區別,能不能活著到達目的地都是個大問題。

    “考官泄題者,腰斬,抄沒家產,全家流放三千里…

    替考者,雙方均腰斬,三代以內親屬不得參與科舉…”

    一項項措施說出來,沒有任何一項輕拿輕放,全都是從重處理。

    不管是誰,不管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絕不輕饒。

    杜周,又一次坐實了自己的酷吏之名。

    “陛下,科舉事關國本,有舞弊者,絕不能輕饒。”

    劉徹看向大殿上眾人,若是出了舞弊案,大概率會有他們中一些人的參與。

    先把丑話說在前面,到時候別怪他不講情面。

    朝會過後,各項詔令迅速傳遞到各地太守手中,

    各項防舞弊措施,以及舞弊的後果更是著重展示給各地百姓。

    “無需舉薦,審核家庭情況、籍貫,身家清白者即可參與科舉考試。

    五人為一組,互相擔保,若有身份不符,冒名頂替的情況,五人均取消考試資格。

    ……”

    各地官府張貼榜文的地方,都聚集了大量人群圍觀。

    “不需要舉薦,只需五人一組互為擔保即可參與科舉。”

    第一次考試,參與標準定得非常低。

    要求五人一組互為擔保,也是為了避免冒名頂替的情況出現。

    榜文張貼出來後,各地就像炸了鍋一樣。

    不知多少沒能獲得舉薦資格,與官場無緣的讀書人痛哭流涕,對著長安方向大禮參拜。

    無需舉薦,試卷要糊名、還要謄錄,還有極為嚴苛的鎖院制度,對這個時代來講屬實有些超模。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這些信息都不敢相信,反復確認後才接受這個事實。

    對大漢的讀書人,尤其是寒門子弟來說,科舉制以及各項配套制度猶如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不僅解渴,而且救命。

    “感謝陛下,感謝富民侯…”

    “快回去準備吧,六個月之後就要考試了。要是還考不上,怎麼對得起陛下給的機會。”

    ……

    各地的反應回饋到長安,劉徹知道後非常滿意。

    “六個月的時間,足夠各地進行準備了。”

    他看向趙盛,“造紙工坊要全力開工,有限供應科舉所需要的紙張。”

    交代完之後,他單獨留下陸鳴。

    “這次的試題中,朕會以田稅和算賦為範圍,讓董仲舒他們出題。

    看一看這些考生中誰的作答最能符合朕的心思。”

    攤丁入畝,不,確切的說是攤算入畝,已經列入劉徹的辦事議程中。

    “陛下,霍光也要參與科舉的。你和我說這些,容易泄題啊。”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方便以後閱讀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第1011章 嚴苛的制度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第1011章 嚴苛的制度並對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