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臧面如死灰。
其他大臣也都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看到了什麼。
倪寬心中嘆息,他怎麼也沒想到,軍中士卒的水平如此之高。
早知如此之高,他又何必非要雙方在考試中一決高下。
不過也好,成績擺在這,足以擋得住悠悠眾口。
誰都沒想到,第三十六個被念到名字的人,竟然是各縣方陣中的一根獨苗。
一千一百多人的方陣之中,只有他一人考到了九十分,其他人全軍覆沒。
一共三百七十人考到九十分,就只有一個是各縣趕來的考生,就那麼一個,孤零零的混在士卒當中。
孔臧的眼神現在都冒火,不是對別人,而是對倪寬。
你說你把考題弄得那麼難做什麼,現在好了,差距這麼大,誰都知道軍中士卒考得好。
太學生的名聲都要跟著受影響,讓他這個太常的臉往哪放。
隨後又是八十分檔次的考生,軍中士卒方陣差點又佔據統治地位。
但各縣考生陣營也不甘示弱,取得了重大的進步。
八十分檔次,他們的人數足足增長了百分之兩百,有三人之多。
五百八十三人中,他們佔據了三個人的席位。
再往下,一直喊到六十分檔次的,再差一些的考生都被留在原地。
孔臧低著頭,沒眼看,完全沒眼看。
士卒陣營只剩下不到八十人,而各縣考生陣營根本沒走出去多少。
一千一百人的方陣中,剩下了至少一千人。
劉徹摸著下巴,他怎麼也沒想到,考試效果竟然這麼好。
雙方差距實在太大。
這要是打仗,幾乎是全殲對手,戰損率極其夸張,主將都能封侯了。
“左內史,你對這次考試的成績怎麼看?”
劉徹饒有興趣的看著他。
能當左內史,倪寬是深受他信任的,有點小心思也正常,可以理解。
要是強詞奪理,一直反對下去,他就要重新考慮這個位置了。
但無論如何,左內史的職位都不能再留著,他一人掌管長安附近二十四個縣,權力有些過大。
三輔之地的名字听起來確實比較順耳。
把左右內史的格局,劃分成京兆尹,左馮翊yi)和右扶風的格局要提上日程了。
“陛下,此乃臣之過也。”
倪寬面帶苦澀,但錯了就是錯了,必須要承認。
“臣一直認為,軍中士卒在操練與征戰之余沒有時間進行學習。
他們難以達到嗇夫與佐史兩種職務的要求。
卻沒有想到富民侯所傳授的數學與學習之法有如此神效。
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九十分檔次里面,三百六十九比一,其他檔次的成績里面,軍中士卒都以巨大優勢領先。
巨大的差距,就是世界上最硬的嘴都硬不起來,何況倪寬還是要臉的。
“今日,臣向陛下請罪,向富民侯請罪,是臣見識淺薄,猶如井底之蛙,不可語于海也。”
劉徹很滿意,認錯態度很誠懇嘛,倪寬還是不錯的。
都把自己比作井底之蛙了,反思的很到位,陸鳴拿出來的東西就是好用。
其他大臣也都滿是贊許,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他們滿意,但陸鳴不滿意。
“陛下,左內史之言略有偏頗,我有些不同意見。”
眾人聞言,目光中帶著幾分不解。
倪寬都已經如此坦誠自己的過錯,陸鳴難道要抓著不放麼,那就有點過分了。
倪寬略一猶豫,拱手道︰“還請富民侯指教。”
“左內史說我教授的東西有神效,我對此不敢苟同。”
話音落下,一道道目光全都看了過來。
他們不明白,倪寬此話既是在認錯又是在示好,陸鳴為何不認可這句話。
如此夸贊還不能讓你滿意麼?
“所謂事在人為,沒有什麼方法能讓人直接學會各種學問,我又不是神仙,當然也做不到。
他們考試成績好,我教的東西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他們努力。”
誰都沒想到,陸鳴竟然是因為這一點而不滿。
陸鳴指向眼前的幾個方陣,“他們很普通,不是最聰明的,但也並不傻。
給他們立功的機會,他們可以把腦袋別在腰帶上去戰場上廝殺,用命去拼一個未來。
給他們學習的機會,他們也會為此投入全部精力。
在出征匈奴的時候,很多人會抓住僅有的空閑時間在地上練練字,那時候的他們,甚至都不知道能不能活著回來。
有這樣的堅持,才是他們取得好成績最主要的原因。”
方陣中的士兵們听得非常清楚,平時戰場上被刀砍都不會流淚的漢子們,此時一個個眼眶發紅。
“陛下給了他們機會,他們就用行動回報了陛下的關愛。
拿起刀,他們是最英勇的士兵,戰無不勝,拿起筆,他們是大漢最優秀的吏員,能夠為陛下治理天下。”
听到這些話,剛才還只是眼眶發紅的士兵們再也控制不住,眼淚模糊了雙眼。
他們不是家世良好的良家子,沒有顯赫的祖上,沒有顯赫父母親屬,沒有一切支持他們飛黃騰達的背景。
但凡有一樣,他們也不會來爭取俸祿最高不過兩百多石的職務。
以前,但凡是和學問沾邊的東西都輪不到他們。
讀書識字,至少也得是祖上闊過的人家才能接觸的。幾輩子的平民人家,除非祖墳冒青煙,否則不會有任何機會。
世上有幾家祖墳冒青煙的?
如今,他們不僅能讀書識字,還能通過考試爭取當文吏的機會。他們感謝陛下,感謝富民侯傳授的學識。
這兩位,簡直就是他們的再生父母,如何感謝也不為過。
可富民侯竟然如此夸贊他們,說他們的堅持才是最重要的,實在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劉徹最先回過神來,大聲說道︰“富民侯說的好。
我大漢將士文武兼備,是全天下最好的將士。機會有很多,但不是誰都能把握住。
你們的努力,朕也有所耳聞。
你們沒有辜負朕,沒有辜負你們自己,今天的成績是你們最好的回報,朕為你們感到高興。
朕以後會給你們更多的機會,你們的血不會白流,你們的努力也不會被辜負。”
不知是誰帶的頭,聲音直沖雲霄,
“陛下萬歲,大漢萬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