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勝利後,再來一頓殺人誅心似的發言,那效果,想想就很爽。
見衛長降有些不理解,陸鳴給他解釋。
“火器是在發展的,大漢打完漠南與河西的匈奴之後,又研制了一些新的火器,飛到城內引發火災和爆炸的叫火箭,匈奴人沒見過。”
衛長降都快碎了。
為什麼漢朝人的火器發展的這麼快,你要是早告訴我父王,你們能從城外直接打到城內,他就不會搞這些事情了。
王險城前後長度不超過三千步,漢朝人只需要站在遠處放火器,就能讓城中變成一片火海,這仗還怎麼打。
“另一種新火器在北路大軍中,是給伊稚斜準備的。要不是你們父子幫忙把他引過來,我們還要多運輸很遠的距離。”
衛長降這回是徹底碎了。
他听出來了,漢朝人早就知道他們和匈奴人有聯系。
可是,究竟是誰告訴給漢朝人的呢?
“你們出兵之時就已經知道我們的計劃了麼?是誰透露給你們的?”
他想不明白,為了保密,連左右丞相都不知道他父王的計劃,又會是誰透露出去的?
“猜的。”
“猜的?”
衛長降直接破音,軍國大事竟然還用猜的,你們漢朝人這麼草率的麼?
“你父親的舉動有些奇怪,我們猜測他會有外援,這片土地上還有誰能當你們的外援呢?”
沉默片刻,衛長降啞著嗓子問道︰“如果你們猜錯了呢?”
“剛才就已經告訴你了呀。”
陸鳴笑著道︰“我們還要多運輸很遠的距離,這話听著耳熟不,剛說過。”
“要不是你們父子幫忙把他引過來,我們還要多運輸很遠的距離。”
回想起這段話,衛長降終于明白,漢朝人這次出征,就是要一次性解決兩個問題,伊稚斜來或不來,他都是漢朝人的目標。
“另一種火器是什麼?”
“你知道武剛車麼,和武剛車結合在一起,用來抵御伊稚斜的,希望會給他一個驚喜。”
……
“大單于,衛青的武剛車太厲害了,朝鮮人根本攻不進去,現在他們已經不敢沖上去了。”
武剛車的厲害,遠遠超出了匈奴人的預料。
一天後,被當做炮灰的朝鮮人留下一地尸體,跑回北倉城內休整,說什麼也不願再出來進攻。
“那群廢物。”
朝鮮人的反應在伊稚斜的預料之內,事實也證明他們戰力有限,確實不堪大用。
“不過漢朝人也是真的越來越強了。”
誰能想到,他們會在武剛車上加裝兩門火炮。要是再過一段時間,漢朝人說不定又搞出什麼新花樣來。
“要是這次不能重創他們,以後我們恐怕就只能躲在漠北不出來了。”
伊稚斜甚至懷疑,漢朝人會一直追到漠北來進攻他們,連最後一點地方都不允許他們生存。
“左大將,發現武剛車的弱點了麼?”
事已至此,只能先盡力一戰再說。
“大單于,漢朝人為了用武剛車環繞所有部隊,武剛車之間的距離至少有三丈寬,有點地方甚至更寬。
他們的車不能輕易移動,所以兩架武剛車之間就是我們可以攻擊的空間,他們的火器打不到這個範圍,可以從這里沖進去,擾亂他們的陣形。”
“那就這麼辦,去把朝鮮人喊出來,這次我們帶著他們一起沖。”
伊稚斜目露凶光,“漢朝人的火器造價很高,一直用火器的話,他們也消耗不起。”
一支箭都要十幾文錢,伊稚斜相信火器一定比箭要貴得多,價格遠超箭矢,漢朝人不可能無限制的一直使用火器。
“衛青已經消耗了很多火器,也該我們反擊了。”
左右大將領命而去,前往北倉城聯系朝鮮人。
見這次有匈奴人頂在前面,北倉城內的朝鮮人又來了精神,整頓人馬後又沖了出來。
這次的進攻比前一天的更加猛烈。
伊稚斜帶著自己的王庭主力四處游走,尋找最好的突襲機會
……
“驃騎將軍,這個部落的牛羊又快被咱們吃光了。”
霍去病一路上帶著兩萬精銳,走到哪吃到哪,沿途的小部落們徹底遭了殃。
伊稚斜過去的時候,吃了他們一部分牛羊,漢朝人來了又吃了一部分,真是不給活路啊。
“告訴他們,想要活下去的話,就前往遼東等邊塞,獻上他們的忠誠,大漢可以安置他們。
想要活命的話,就按照我說的做。”
一路上,霍去病掃蕩了遇到的所有小部落,但凡有敢對漢軍亮出兵器者,都收到了他的無情打擊。
“將軍,將軍,發現匈奴人大部隊的蹤跡了,他們果然去了朝鮮方向。”
李敢說話時止不住的興奮,大好的機會,父親的遺憾就由他來完成,這次絕不會讓伊稚斜跑掉。
“將軍,咱們追過去吧。”
霍去病搖搖頭,“不能著急,大將軍那邊撐得住,咱們可以等一等再過去。”
對自己的舅舅,霍去病充滿了信心,對大漢將士如今的戰斗實力以及火器的威力,他同樣有信心。
“伊稚斜一開始會先進行試探性的攻擊,這時候咱們要是壓上去,他想逃跑的話會很容易。
等他們全軍出擊,最好是王庭主力與大將軍的部隊全面開戰時,才是最好的時機。”
出發前,幾人研究過伊稚斜的打法,以及應對策略。
匈奴人一貫是局勢不妙就立即逃跑,伊稚斜同樣如此。先派出部分兵力進行試探,判斷出敵人強弱後他才會決定下一步動作。
他的王庭主力輕易不會被人纏住,隨時都處于可以脫離戰場的狀態。
“兩天時間,他們開戰兩天時間後,咱們能沖過去就好。”
戰場上風雲變幻,不會一切都如同自己預料的一樣發生。
能抓住的才是最好的機會,霍去病追求好機會,但也不會強求所謂最完美的時機。
……
北倉城外,伊稚斜率領他的王庭主力四處游走,終于發現一個好機會。
“放箭,放箭。”
匈奴人的火箭攻勢下,烈火燒毀了六架武剛車,衛青的防御圈出現了一個大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