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征討河西匈奴的時候,正巧遇到了樓蘭王的子女在被叛軍追擊。于是順路幫她們奪回了王位,你來的路上路過樓蘭了麼?”
好一個順路,巴特怎麼都想不出來,樓蘭與河西之間是怎麼順路的,難道是漢朝人的順路和烏孫人理解的不一樣?
“以後有機會,我會去大宛國看看的,听說他們那的馬很好,大漢需要改良一下戰馬種群。”
巴特明顯不相信,但也不好出言反駁。
“大宛的天馬和葡萄釀聞名西域,確實都是極品。他們的騎兵人數雖然沒有我們烏孫國多,但是由于天馬的強悍,即使是烏孫也不敢小覷他們的騎兵。”
陸鳴听出了他話中的意思,也懶得和他爭論。西域人現在對于大漢的雖遠必誅還缺乏了解。
和歷史上一樣,由于對此缺乏了解,大宛人依舊不太可能配合的交出汗血寶馬。
陸鳴對此表示理解,畢竟是大宛立足西域的根本之一,怎能輕易交出去,換做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輕易交出去。
但話又說回來,理解歸理解,不賣給大漢就是你的不對了。
尤其是,大宛不僅不把汗血寶馬賣給大漢,他們竟然還敢截殺漢使,搶走原本用來買馬的錢財。
要是踫到別的王朝,這事可能也就不了了之了,畢竟相隔萬里之遙。
但這是大漢,皇帝是劉徹。
大宛人用自己的慘痛代價告訴西域諸國,什麼叫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陸鳴微笑著,你現在不知道不要緊,以後咱們事上見吧。
……
未央宮。
“陛下,烏孫使者帶來的香料和寶石都留下了,帶走了高度白酒和瓷器。”
定制瓷器燒制完成,巴特帶著使團返回烏孫。
“哼……”
劉徹冷哼一聲,“等收拾完漠北的伊稚斜,朕再去理會這些西域人,大宛的汗血寶馬一定要運回來。”
小小烏孫,竟敢想用匈奴威脅大漢,不揍他們一頓,劉徹出不來這口惡氣。
“到時候以河西走廊為中轉,減少後勤壓力。”
大宛距離長安有萬里之遙,河西四郡中最西邊的敦煌距離長安有三千里之遙。利用河西生產建設兵團的生產能力和兵員,可以減少很多後勤消耗。
“陛下,我覺得土豆和玉米可以在河西進行推廣了,河西之地肥沃,糧食產量會很高。到時候能夠為大軍提供很多糧草。”
河西走廊,歷史上有塞上江南的稱呼,原本就是漢朝遠征西域的補給站。
如今有了土豆和玉米,它的補給作用會更加強大。
“粉條不錯,能不能嘗試用來當軍糧。”
劉徹也是酸辣粉愛好者,每隔兩日就要吃上一頓。知道粉條不僅運輸方便,而且耐儲存。
“陛下,粉條吃起來麻煩,而且必須要生火才行,容易暴露目標。相對于現有軍糧,粉條的成本更高,不太適合大規模使用。”
其實劉徹也明白這些,只是他以為科學院可能會有辦法。
到時候大軍出征,將士們嗦上一口熱氣騰騰的酸辣粉,戰力還不當時就爆表。
“你沒有辦法麼?”
陸鳴不知道說什麼好,劉小豬不是拿他當心腹大臣,簡直是在拿他當許願機用,可惜臣做不到啊。
“陛下,粉條的特性如此,我也沒辦法。”
好吧,劉徹有點遺憾,萬千將士出征時一起嗦粉的場景是無法實現了。
“桑弘羊昨天來報,關中地區今年又是個好年景,三種新糧食的產量都很高,佔城稻也要開始推廣了。”
手中有糧,心里不慌。
家底方面,劉徹有種要回到即位之初時的樣子,糧食多到吃不完,串錢的繩子都要腐爛了。
“現在的大漢,比之文景二帝時期如何?”
劉徹很驕傲,他的大漢比文景二帝時期都要強大,富庶方面甚至也比那時候要強,但是他想听陸鳴說說。
或者說,他想听的是,後世對于文景之治一些比較權威的看法。
“論功績,陛下遠勝文景二帝,即便沒有我的到來也是如此。名傳千古的文景之治,在歷代文人眼中是盛世,可終究沒什麼可稱贊的,二帝皆為守成之君,陛下才是雄才大略。
即便是最為人稱道的輕徭薄賦,獲利最大的也是地主階級。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就是從文景二帝時期開始的。”
劉徹有點不好意思,“這個評價權威麼?”
陸鳴點頭,權威,必須權威,這是他和很多人心目中,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所做的評價,怎麼會不權威。
“等所有高產糧食推廣完成,再完成攤丁入畝,朕會毫不謙虛的收下這個評價。”
陸鳴沒說話,歷史上從來沒有哪個皇帝同時完成過這麼多事情,誰要是能完成,千古一帝還會有爭議麼?
“陛下,遼東郡傳來奏報。”大殿外忽然響起通傳聲。
“送進來吧。”
陸鳴見狀打算告退,卻被劉徹留了下來。
看完奏報後,劉徹遞給陸鳴,“看看吧,有人要搞事了。”
衛滿朝鮮?
歷史上他們就搞事情,現在怎麼還搞事情,以為大漢的火炮轟不到他們麼?
遼東郡太守在奏報中匯報,衛滿朝鮮新老國君去世,新上任的國王名為右渠,他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前來長安覲見天子。
最重要的是,有人向遼東郡太守檢舉,右渠不僅自己不覲見天子,還阻攔周邊一些小國的國君去長安覲見天子。
“朝鮮王想做什麼,不甘心繼續做大漢的外臣了麼?”
劉徹很不爽,烏孫人剛走,朝鮮人又來作妖,以為大漢的脾氣很好麼?
“陛下,我覺得有些奇怪。”
“哪里奇怪?”
“正常來說,衛滿朝鮮和三韓之地不同,他們距離遼東郡比較近,還和匈奴的烏桓部臨近,消息不會太閉塞。
不至于像目支部的人一樣,以為大漢還在像以前一樣和親。”
衛滿朝鮮應該知道,伊稚斜已經被趕去漠北,應該知道大漢的實力已經比匈奴更強,不知道的可能性很低。
不知道才是不正常的,事出反常必有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