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管得住你們麼?
河南郡大水,太守馮京不顧百姓死活,聯合上下官員盜賣官糧。
朕的外甥,隆慮侯之子,身份富貴至極,還要操縱一方鹽鐵,瘋狂壓榨百姓,逼得百姓不顧生死也要當街刺殺他。
陽陵侯,明知朕剛剛頒布新律法,依舊肆無忌憚,為一時之快殘殺奴婢,之後又百般隱瞞,不惜殺人滅口。
你們都好大的膽子!”
“陛下息怒。”
百官不知道說什麼好,只能請求劉徹息怒。
陸鳴也低著頭,之前也沒說還有這段啊,劉小豬是真情流露還是故意給自己加戲?
“朕怎麼息怒,這三個人誰不是當朝權貴,誰出去跺跺腳不能震翻一片人,朕又管住了誰?
尤其是陽陵侯,在朕的眼皮底下都敢如此肆意妄為,在大漢各地的權貴豪強們又會怎樣?”
劉徹的聲音高亢洪亮,在大殿中泛著回響,在傅偃听來卻是死亡的號角。
把他和另外兩個已經死了的人放到一起,還要單獨拿出來強調一下,陛下就這麼想讓他死麼?
“有人對朕說過,對于地方權貴豪強來說,天高皇帝遠,他們就是土皇帝,朕鞭長莫及。
可現在看來,哪怕在長安城,朕這個皇帝也很遠,管不到的事情很多。”
天高皇帝遠!
土皇帝!
听到這句話的時候,百官默默的看向陸鳴,是你小子說的吧?
沒辦法,這就是口碑。
這種對地方權貴豪強的誅心之言,百官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富民侯,是他的風格。
哪怕猜錯了也沒事,下次還猜是他,只要堅持猜是他,總體準確率一定很高。
“陛下,臣有罪,還請陛下念在臣的先祖跟隨高祖皇帝起兵反秦,一路南征北討,
又為誅滅項羽、平定齊地立下功勞的情面上,給臣一次戴罪立功的機會。
臣甘當軍中小卒,為陛下征討蠻夷。”
呸,淨想美事。
不僅想保住性命,還想再要一個立功的機會,你咋連吃帶拿呢?
誰不知道現在去打蠻夷,大漢的優勢非常大。陛下要出兵去三韓之地,一堆人爭搶機會,你還想分一杯羹?
陸鳴真想一口鹽汽水噴死他。
沒等他說話,汲黯已經說話了。
“陛下,第一任陽陵侯確實立功很多,否則高祖皇帝也不會封他為侯。
傅家七十多年來爵位傳承至今,就是對其功勞的嘉獎。
換言之,這七十多年來的富貴和權勢就是看在當初的功勞和情面上。
陽陵侯傅偃不知感念朝廷厚恩,反而因此肆意妄為,不把朝廷的律法放在眼里。
豈能再用當初的功勞和情面為自己求情。”
說得好,劉徹在心中為他點贊,大噴子就是厲害。
你是立功了,可朝廷也沒虧待你們家,七十多年了,一直是大漢頂級權貴。
如今犯下大錯,還想用以前的功勞來綁架朕,那以前給的那些權勢和富貴算什麼,能退回麼?
“當初高祖皇帝能奪得天下,確實離不開眾多功臣的支持,因此大封功臣。朕能掃蕩匈奴,平定南越,同樣離不開眾多忠臣良將的支持。
但這是你們肆意妄為,無視律法,不把朕放在眼里,不把律法放在眼里的理由嗎?
有功必賞,封賞,朕給了。
有過必罰,懲罰,你要受著。”
劉徹重新走上御座,看向大殿中的百官。
“朕高坐于此,要靠你們治理天下。你們爛一點,大漢就要爛一大片。
你們要是全爛了,大漢百姓就要揭竿而起,重復秦末故事。
你們犯了罪,受罰的僅僅是你們自己麼,不是,你們還在掘大漢的根基。”
劉徹前所未有的嚴肅,歷史上大漢不是亡于外敵,而是亡于內部問題。
哪怕三國時期天下混戰,早早落幕的公孫瓚都能憑借白馬義從威震鮮卑和烏桓。
大漢不懼怕外敵,怕的是土地兼並,怕的是外戚專權,怕的是權貴豪強橫行,怕的是吏治腐敗,怕的是自然災害。
最大的敵人不在草原,而是在這座大殿之中。
甚至包括他自己!
肆意妄為總要付出代價,今天不付,以後也要付。
現在,就是該有人付出代價的時候了。
劉徹看著傅偃,你只是第一個。
傅偃沒有再求饒,他知道,自己死定了。
陛下需要殺雞儆猴,自己急吼吼的跳出來生事,這麼好的機會,陛下怎麼可能放過。
他癱坐在地上默然不語,雙眼空洞的沒有一絲神采,就像顧嫣死不瞑目的眼神一樣。
“廷尉杜周,按照大漢律法,此案該如何判罰?”
“陛下,陽陵侯傅偃殘殺奴婢,又殺人滅口,更是置陛下詔令于不顧。
殺人只是其罪行之一,他還觸犯大不敬之罪。
按照大漢律法,應剝奪其爵位,收回其食邑,處以腰斬之刑。”
結果早已準備好,就等著在早朝公布出來。
劉徹低喝一聲,“傅偃,你還有何話說?”
傅偃眼楮轉動兩下,嘴巴動了兩下卻說不出話。
沉默片刻,劉徹低聲道︰“念在他先祖之功,腰斬改為棄市吧,以為他人教訓。”
腰斬比棄市更為殘酷,被腰斬之人通常不會立即死去。
有人甚至能在被腰斬之後,蘸著自己的血寫出七個慘字。
你說沒從輕吧,從腰斬改為了棄市,傅偃能死的痛快點。
你說從輕了吧,棄市是要暴尸街頭的,以便警示他人。
傅偃肯定是哪個都不想接受,但此時他別無選擇。
“多謝陛下。”
能痛快的死也不錯,這是陛下對陽陵侯一脈最後的恩德。
竇桑林幾人默然不語,眼看大勢已去,他們也不想再為傅偃惹怒陛下。
劉徹看向百官,低聲道︰“朕不希望以後再出現此類事情。
但要是有人以為能瞞天過海,朕絕不姑息。”
被劉徹的目光注視,心里沒鬼的人毫無懼色,心中有鬼的人,下意識低下頭躲避刀子般的目光。
“杜廷尉,本次案件中,前後兩次驗尸起到重要作用。
朕決定在廷尉府中新增仵作官職。”
百官又一次看向陸鳴,又是你小子搞出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