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可以分期?
富商們覺得自己在富民侯面前就像是個新兵蛋子,從來不曾想過,學費也可以分期。
是怕他們學不起麼,瞧不起誰呢,區區十萬文而已。
免費學是不可能的,如來佛祖安排取經人來求取經書,都要給些人事才能拿走經書,陸鳴連佛祖都不是,怎麼可能不要錢。
拿不出錢的人,學會之後也無處施展,沒有實踐的機會也無法真正掌握技術,還容易出現外泄,被人拿技術去換錢。
根據陸鳴的調查了解,大漢的陶器商人們還是很賺錢的,有點實力的人,不說立馬就能拿出十萬文,分期還是沒任何問題的。
“有過燒制陶器經驗的人,學得會快一些,沒有經驗也可以,包教包會,學不會免費再學,只需要提供材料費用即可。”
這番話徹底打消了一部分人的顧慮,招生現場一片火爆,經過市場檢驗的招生廣告效果就是好,拿到大漢也好用。
現場的陶器商人們壓力有點大,怎麼所有人都在報名,好好經營你們原本的產業不好麼?
“馮兄,你不是賣布料的麼,怎麼也要學燒制瓷器,難道要轉行麼?”
馮姓商人呵呵一笑,“沒考慮轉行,純粹就是喜歡學習,十萬文又不多,現在不學怕以後沒機會再學。”
最初的打算中,原本只是想邀請陶器商人前來,燒陶器和燒瓷器也算是專業對口,轉換起來不麻煩。
最主要的是,不搞些跨界的商人參與進來,陸鳴擔心陶器商人們會聯合起來制約新技術的推廣。
引入跨界商人,你們不接受新技術,有的是人接受。
錢嘛,你不賺有的是人賺。
簽字報名表上,在全款和分期之間,選擇的都是全款,沒有一個分期。
劉徹這些年遷移全國富商豪強的行動很有效果,長安地區聚集了大量有錢人,消費能力驚人。
……
從琳瑯閣中出來,陸鳴一眼就看見周齊沖著自己跑過來。
“富民侯,顧城的訴狀已經寫好,他現在很安全,杜廷尉進宮去請示陛下了。”
周齊很清楚,這件案子不單是顧城檢舉陽陵侯,也是富民侯在向以往的制度宣戰。
而他,選擇站在富民侯一方,大漢的奴婢問題該解決了。
“辛苦你了,還專門跑一趟。這段時間事情可能比較多,注意和我保持距離,免得被人遷怒于你。”
要是被傅偃等人認定,周齊和自己來往密切,他以後容易遭到打擊報復。
“多謝富民侯提醒,不過我身為廷尉右監,有捉拿罪犯之責。
如果陽陵侯真的犯下如此罪行,我無法置身事外。”
周齊甚至有點興奮,希望能親自去捉拿陽陵侯。
“富民侯,據我所知,陽陵侯的所做所為並不罕見。
無辜慘死的何止一個顧嫣,天下有太多的顧嫣。
在我們懷縣,就有人傳言,某個豪強家中打死過幾十個奴婢。
流出來的血把地面都染紅了,久久不曾消散。
可又能怎樣呢,沒有受到任何懲罰。”
在律法上,奴婢根本就不是人,而是和畜產劃到一類。
周齊听聞過奴婢的各種悲慘遭遇,從一開始的震驚到後來的習以為常。
他沒想到,有生之年竟然有人能提出雇佣制來解決奴婢問題,陛下竟然也在支持。
雇佣制無法立即改變奴婢們的地位,但在律法上,奴婢不再與畜產等同。
以後誰再殺害奴婢,就要做好承擔嚴重後果的準備。
奴婢不再是可以肆意殺害的對象。
“富民侯,我覺得陽陵侯真是太好了,以身試法,給天下人當個榜樣。”
看來自己又遇到一個志同道合的人,陸鳴笑著看向他,
”快點回廷尉府吧,說不定等杜廷尉回來就要帶你們去抓人了。”
……
未央宮中。
听完杜周的匯報,劉徹冷笑一聲。
“婢女勾引他,然後投井自盡?陽陵侯給出這個理由的時候,他能忍住不笑麼?”
劉徹很生氣,這個理由簡直就是在侮辱人的腦子。
哪怕你說她失足跌落井中,再給點補償,也算是有個體面。
現在,沒有體面,體面不了一點。
陽陵侯是在欺壓顧家父女麼,他分明是在打朕的臉。
朕剛剛頒布詔令,不得無故阻撓奴婢贖身,他就弄死一個要贖身的奴婢,太猖狂了。
“立刻前往陽陵侯府,找到那個婢女的尸體,驗明死因。
如果真的如同訴狀中所說,看來陽陵侯是沒把朕的詔令看在眼里啊。”
聲音中的冰冷宛如實質,杜周禁不住打了個寒顫。
如果實際情況如同顧城所言,陽陵侯的罪行就不止是殺人,而是對陛下不敬。
殺人事小,對陛下不敬事大,他完了。
出宮之後,杜周迅速趕回廷尉府,立即召集人手,左右兩監全部帶上,前往陽陵侯府要人。
生要見人,死要見尸。
富民侯預測的真準,看來他和陛下暗地里已經達成一致。
周齊信心大增,終于要有人為殺害奴婢付出代價了,還是從侯爵開始。
一行人直奔陽陵侯府,聲勢浩大,一路上驚動很多路人。
大漢百姓對廷尉府辦事不算陌生,都在猜測,又是哪個權貴出了事。
說不定又能看到,以往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被腰斬棄市。
膽子大的,還在不遠處尾隨,就想看看廷尉府的人要去哪里。
很快,他們就知道了答案,陽陵侯府。
琳瑯閣前人流量很大,顧城請求庇護的事情已經傳播開來。
再結合眼前所見,吃瓜群眾們立刻把兩件事情聯系到了一起。
“不會是因為殺奴婢的事情吧,以前都沒人管,現在要出大事了。”
“還不是因為富民侯,陛下實在是太寵信他了,如此支持他提出的政策。”
“看陽陵侯怎麼收場吧,這時候殺奴婢,不是沒把富民侯放在眼里麼。”
“不對,是他沒把陛下放在眼里,陛下怎能饒了他。”
報紙發售之後,長安百姓的眼界都比以前開闊了不少,吃瓜水平明顯提高。
杜周來到侯府門前,讓門房去通知陽陵侯,直接和他交涉。
“陽陵侯,顧嫣的尸體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