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

第792章 打仗的理由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我要吃山竹 本章︰第792章 打仗的理由

    為什麼要有科舉?

    對朝廷來說,需要通過科舉選拔人才, 更重要的是打破世家大族對于仕途的把控。

    不管是察舉制還是後來的九品中正制都能選拔人才,

    但是受到家世條件的影響太大,尤其是九品中正制。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就是推行九品中正制的後果。

    當然,古代的寒門可不是窮苦百姓,窮苦百姓還不夠寒門的資格。

    都說窮文富武,但窮也要有個限度,否則養不起脫產讀書的人。

    科舉制對朝廷來說,擴大了官吏來源,避免朝堂被世家大族把控。

    為了皇權穩固,皇帝也要努力推行科舉的。

    對于參加科舉的人來講,科舉是逆天改命的機會。

    範進為何會在知道自己中舉後激動的有些瘋癲,是因為他知道中舉帶來的巨大好處。

    各種特權待遇隨之而來,才是眾多考生執著科舉的動力。

    劉徹現在能拿出來的誘惑只有官職,除了官職外他不想給別的。

    “陛下,宋朝開始,科舉三年一次,明清時期也在沿用,每次錄取進士三四百人,

    要是陛下擔心的話,可以控制錄取人數。”

    唐朝的科舉一度一年一次,考生大部分時間都用在路途往返之中,難以專心備考。

    宋朝開始才確定下三年一次的制度,以後成為定制,進士人數三百左右。

    “陛下,以後大漢的疆土會越來越大,需要的官吏自然也會越來越多。”

    大漢現在還處于秣馬厲兵的階段,沒有真正開始對外擴張,打河西走廊和南越也都是對方先動的手,

    對,就是他們先動的手。

    帝國的邊疆總是會刷新蠻夷,蠻夷們還總是不懂事,一點都不熱愛和平。

    當新糧食和新式種田法廣泛推廣之後,大漢的經濟實力會得到長足的進步,年輕的士兵渴望功勛,到處去教導蠻夷愛好和平。

    糧食產量爆發後,必然帶來人口的大量增長,自然需要更多的生存空間。

    陸鳴現在都開始擔心長安的承載能力,畢竟唐朝時期,長安人口逼近百萬,遇到饑荒年景,就連皇帝都需要帶著百官前往洛陽就食, 否則吃不飽肚子。

    世界上那麼多適合種地的地方,需要大漢去逐步開拓,糧食,人口,武力,缺一不可。

    陸鳴又介紹了一下以後的制度,科舉成熟後,宋朝是一種模式,明清是另一種模式,有明顯的不同。

    “明清時期連秀才都成了功名,能夠享受到各種特權,舉人享受的更多,待遇有些太好了,還請陛下慎重。”

    在宋朝,沒有秀才這個身份,舉人也僅僅是參與科舉的考試資格,考不中進士後會恢復成平民身份,沒有實質上的特權。

    但明清時期,不僅秀才有特權,舉人更是有特權,完全擔得起一聲舉人老爺的稱呼,不僅有做官資格,更是能免除徭役和減免賦稅。

    衛青覺得,明清時期朝廷給讀書人的特權太多,必然有其緣由。想來也是為了扶植一個群體來鞏固自身統治,否則哪個皇帝會這麼做。

    但大漢與其情況不同,不能輕易效仿他們,特權這種東西,給出去容易收回來難。

    “仲卿說的有道理,陸鳴你覺得呢?”

    “俺也一樣。”

    劉徹瞥他一眼,“好好說話。”

    你一個穿越者,不把各種經驗教訓說出來,想用一句“俺也一樣”蒙混過關,那是不行滴。

    陸鳴重新組織語言,

    “宋朝重文抑武,是因為五代十國的武將們殺的太凶,令人談武色變,不得不尋找控制武將的辦法。

    明清之所以會給秀才和舉人如此多的特權,是為了進一步拉攏讀書人這個群體,明朝要吸引元朝科舉不健全的教訓,吸收天下的人才為朝廷所用,

    清朝則需要他們的支持才能維持統治,否則鎮壓不了漢人的反抗,但兩者之間又有所不同。

    明朝的士紳集團仗著自身特權,利用種種方式少交甚至不交賦稅,朝廷除了士紳集團外沒有其他力量好依靠,也不好嚴加懲治,導致朝廷國庫空虛。

    到了清朝,雖然也拉攏他們,但是清朝有自己的八旗子弟可以依靠,他們還敢玩明朝時期的那套東西,八旗的鋼刀和弓箭不會慣著他們。

    明朝收不上來的稅,清朝能收上來,甚至還能推行攤丁入畝和士紳一體納糧。”

    劉徹冷笑一聲,“這群賤皮子,道理講不通就該講講武力。”

    收稅收不上來,那不就得動手麼,劉徹也不理解,明朝的制度是怎麼發展的,導致士紳集團無人能制。

    “現在看來,推行科舉必然會造就一個新的利益群體,好處給多了,他們會以為自己才是天下的掌控者。

    除了進士外,其他人還是不要給予優待的好。”

    三年一次的科舉,進士三四百人,要是再加上舉人和秀才,獲得特殊待遇的人至少有上千人,

    長此以往,讀書人交的稅越來越少,朝廷的稅收都要壓在普通百姓身上,對朝廷有害無益。

    劉徹不想慣著他們的臭毛病。

    “陛下還要考慮一點,不管科舉幾年一屆,總要有人考中的,他們的隊伍會穩定持續的壯大,力量會越來越強。

    但是大將軍這樣的軍功勛貴們卻難以持續穩定的產出,一旦遇到戰爭還容易折損,朝廷可能會失去制衡士紳集團的力量。”

    劉徹猛然變色,他突然明白了明朝末期為何收不了士紳集團的稅,文武失衡後武將衰微,皇權沒了其他的依靠。

    “武舉,武則天的武舉制度很有必要,朝廷也必須保證一定頻率的對外戰爭。”

    劉徹忽然發現,他多了一個打仗的理由,

    不對外擴張的話,朝廷的武將得不到鍛煉,一旦發生斷層,以後再難以抗衡科舉產生的士紳集團,

    而任何一股力量的一家獨大,都是對皇權赤裸裸的威脅。

    為了祖宗基業,一定要適度的打仗,內部打仗傷的只有自己,對外擴張才能傷到別人。

    “不是朕好戰,對外擴張是為了大漢社稷穩定啊。”

    嗯,就是這個樣子。

    下午的時候,身體狀況好多了,這病來得快去的也快,繼續更新。)

    喜歡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請大家收藏︰()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方便以後閱讀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第792章 打仗的理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第792章 打仗的理由並對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