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諸侯王齊聚長安,一年一度的朝見開始,與此同時,關中各地的糧食產量已經匯總完畢,排名已見分曉。
劉徹要舉行祭祀大典,在太廟之中展示今年推廣新糧食的成果。
大漢以前是沒有太廟的,各個皇帝駕崩後都是單獨建立廟宇,比如劉邦的高祖皇帝廟,文帝廟,景帝廟。
祭祀的時候,劉徹需要先後前往各位先祖的廟宇中單獨祭祀,禮儀非常繁瑣,耗費也頗為巨大。
听陸鳴說過太廟制度後,劉徹早就下令進行更改,從一帝一廟變為多帝一廟,除了各種實際好處外,還非常適合劉徹的炫耀行為。
陸鳴嚴重懷疑,他就是為了裝杯方便才早早的改變宗廟制度,
就是為了在新糧食推廣後,能方便他去顯擺,
放到一個廟里,去一次,可以和所有先帝全都顯擺一遍,
要是以前的一帝一廟,劉徹至少要把同樣的事情重復三回。
未央宮里,
“陛下,趙王派人去找過宗正劉受,對外說是為他新出生的孫子錄入屬籍,但是有人听到他們曾談及天命。”
繡衣使者江充努力壓抑著心里的沖動,他當初之所以逃亡長安,全都是拜趙王劉彭祖父子所賜,
父兄都被斬首示眾,趙王父子卻都活的好好的,
此仇不報,他這輩子都憋著一口氣。
眼下他決不能暴露出來一點心思,免得讓陛下起疑。
“知道都說了什麼嗎?”
這個時候,雙方談及天命,不用猜都知道是在談什麼。
“斷斷續續能听到一點而已,無法確定具體內容。”
讓陛下知道他們談了天命就好,胡亂猜測的話,意圖太明顯。
“下去吧,不得輕舉妄動。”
屏退江充,劉徹命人召來宗正劉受。
“東西都看完了?”
劉徹的話語中隱含怒氣。
“回陛下,臣收到奏報後沒有任何耽擱,當時就已經看完。
衡山王長子和次女的所作所為真是觸目驚心,還有衡山王後,同樣令人震驚。”
衡山王的長子劉爽,勾引衡山王後徐來身邊的婢女 ,並且試圖勾引王後徐來,
衡山王的次女劉無采出嫁後被休回娘家,回來後和奴僕私通,和賓客私通,
衡山王後徐來一方面聯合劉無采污蔑劉爽不孝。
更炸裂的是,現任王後徐來涉嫌用巫蠱之術詛咒前任王後,也就是太子劉爽的生母。
當初要不是前任王後病死,也輪不到徐來上位。
一樁樁一件件都很炸裂,但宗正劉受實際上沒有太過驚訝,
無他,見得多了。
他處置過的宗室人員中,干過什麼的都有,沒一個冤枉的 ,
如果沒有宗室身份,全都得死上幾回。
劉徹又拿出一份奏折,臉色十分不好,
“看看吧,這是檢舉江都王的。”
看著劉徹的臉色,劉受還有些奇怪,莫非是江都王要謀反,才讓陛下如此憤怒?
轉頭一想又覺得不可能,江都王除非是瘋了才敢謀反,而且就算他瘋了,他的手下也不會瘋,
現在誰不知道朝廷的兵鋒所向無敵,衛青、霍去病、陸鳴三人戰無不勝,
火器的威力連匈奴人都扛不住,諸侯王們拿什麼扛。
莫非江都王又干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
劉受翻開奏折,這些年,還有什麼是他沒見過的,就不信江都王還能搞出什麼新花樣。
剛開始,劉受的臉色還好,看到後面時他已經臉色發白,
“嘔…”
他想吐!
還真有他沒見過的,江都王真是讓他開了眼。
“你覺得是真是假?”
劉徹直到現在還有些不敢相信,上次已經放他們一馬,竟然還不知收斂。
“臣覺得要是編造的話,不會編造的如此匪夷所思。”
不說別的,單說江都王因為想看人與禽獸生子,就讓人按住宮中奴婢的四肢,讓…
他有臉做,劉受都沒臉說,要是有人編造罪名污蔑他,何必編造的如此離譜。
“朕已經下令,讓江都國相國與內史全力核查,你做好準備。”
早就有人告發劉建,但劉徹一直沒有懲治他,只是讓相國和內史對他多加規勸。
沒想到他在淮南王謀反案之後還不知收斂,做下如此荒淫無道的事情,
簡直是喪心病狂,把皇室的臉都丟光了。
“你先回去做好準備,但不要驚動江都王,等核實結果傳到長安再做打算。”
實際上根本不需要等核實結果,消息傳回來的時候,人證和物證就已經齊全,
否則誰敢空口無憑的指證一位諸侯王。
……
諸侯王朝見的過程禮儀復雜且嚴格,齋戒沐浴都是基操,
從衣著到舉止都有嚴格要求,還要行稽首禮,跪地叩首的那種,
如何奏對也有要求,還要獻上貢品,方方面面的內容,在陸鳴看開都是服從性測試。
要是一個諸侯王在這個過程中都不能恪守禮節,足以反映他對皇帝是什麼態度。
麒麟殿中,陸鳴默默的看著這一整套流程,直到奏對完成後才算結束。
“今年是推廣紅薯、土豆和玉米的第一年,紅薯共栽種六萬一千二百八十三畝,土豆共栽種兩萬零七百六十八畝,玉米十萬三千五百一十六畝,
合計十八萬五千五百六十七畝。”
大農令鄭莊中氣十足,匯報著今年的產量情況。
下面要匯報的就是產量,鄭莊深吸兩口氣,壓抑住激動的心情。
“玉米平均畝產八百九十五斤。”
鄭莊的聲音都在顫抖,哪怕玉米的畝產是三種新糧食之中墊底的存在,
但是想比以往的糧食玉米的產量簡直高到天上去了。
大殿中的百官對于新糧食的產量已經有了一定的心理免疫,沒有太驚訝,
但諸侯王們卻沒有免疫。
八百九十五斤的畝產讓他們紛紛倒吸一口冷氣,為全球變暖做出微薄貢獻。
他們早就听說過新糧食產量很高,也知道玉米是其中產量墊底的存在,
卻沒想到第一年推廣就能得到這樣的平均畝產。
常見的黍和粟的產量不過是二三百斤,偶爾有五六百斤的畝產,那都是最上等田地才能達到的產量。
玉米的平均畝產竟然能達到接近九百斤,簡直恐怖如斯。
喜歡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請大家收藏︰()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