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
“陛下,臣等辨別出了古鼎的來歷。”
孔安國出列奏報,眼楮頂著兩個黑眼圈,卻沒有疲憊之感,反而滿臉興奮。
啊?
劉徹有些意外,朕都不在意的事情了,你怎麼還非要找到個結果,難不成真的找到了線索?
董仲舒此時也出列上前,“陛下,孔博士找到了古鼎上銘文的出處,我等辨別後一致認為可以證明古鼎的來歷。”
陸續又站出來幾位太學博士,全都願意為此站台。
“那就說說吧,你們是怎麼辨認出來的。”
劉徹不在意鼎的意義,但對于鼎的來歷還有點興趣,畢竟是陸鳴在如此湊巧的情況發現的,下能辨認出來也好,減少一個疑問。
“陛下,此事還要從臣去魯王封國取回的古文經書說起。”
孔安國把《厚父》竹簡的前因後果都講了出來,
想要確定古鼎的來歷,需要先講清楚《厚父》竹簡的來歷,才好讓人信服。
劉徹眉頭一挑,沒想到當初陸鳴透露的信息還能在今天發揮作用,
陸鳴也听的一陣驚訝,這麼巧合的麼,兩個東西的來源都和自己有關,
什麼叫氣運之子啊,叉腰。
“臣等根據《厚父》中所列的文字,推斷古鼎上的銘文乃是夏朝的文字,所以才與後世各種文字有所區別,但是又一脈相承。
根據鼎上銘文,推斷此鼎歷史悠久,乃是夏朝時所鑄就的。”
大殿中一片沉寂,大臣們死死盯著孔安國,想要從他的表情上辨別出真假,不是他們不相信孔安國,實在是這個消息有些突然。
一尊說不清來歷的古鼎,一下子就成了夏朝時鑄造的鼎,夏朝的鼎,那不就是禹王鑄造的九鼎麼。
“孔博士可否把《厚父》拿出來給我等觀看一番。”
汲黯有些急不可耐,
雖說陛下對天命的看法有了轉變,不再受那些儒門弟子的影響,但要是真的能確定這尊鼎鑄造于夏朝,
那不是妥妥的錦上添花麼。
足以說明,陛下的決定連九鼎都贊同,鼎確實不是天命的象征,陛下說的對。
孔安國早就準備好了,從懷中拿出竹簡,請眾人過目。
朝堂眾人拿過竹簡仔細查看起來,
竹簡上的文字雖然也不好辨認,但有些人家中有傳承,比如汲黯,他們家一連七代都在朝中為官,堪稱家學淵源。
“果真如此,”
看了一會後,汲黯確定了竹簡上的內容,
“陛下,臣請陛下把古鼎再次搬運到大殿中,重新進行辨認。”
不多時,古鼎被運到大殿中,汲黯等人上前一番查看,對照竹簡上的內容一個字一個字的核對。
“陛下,臣也認為此鼎是夏朝所鑄造的鼎。”
汲黯開口,認同了孔安國等人的判斷,這尊鼎就是夏朝的。
以他的信譽,沒有人會覺得他是為了迎合劉徹才會這麼說。
這尊鼎竟然真的是夏朝的!
群臣中一片嘩然,誰也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
“臣等恭賀陛下,有德者九鼎自現行,此鼎足以說明大漢乃是代承天命,陛下乃是有德之君。”
贊美聲,附和聲絡繹不絕,整座朝堂上充滿了這樣的聲音。
陸鳴悄悄打量著,劉徹臉上的表情果然是有點得意,
對他來說,這真的是意外之喜。
劉徹一擺手,“朕已經說過,天命在德不在鼎,此鼎是夏朝的還是周朝的都不影響什麼。”
他定下的事情,怎麼會輕易改變,說不在意就是不在意了,
不管這尊鼎是哪個朝代的,都不會改變他的決定。
劉徹已經明確表態,但朝堂上很多大臣還是在變著花樣的恭賀著,
反正就是陛下說的對,冥冥中自有天意,此鼎就是證明。
陸鳴忽然發現,這才叫身不由己啊,一群人想盡辦法恭維你,
說的話還有依據,符合大眾認知,你總不好處罰人家吧,
恭維的話听多了,不知不覺中難免受到影響。
小豬,你要挺住啊!
“朕的話,此前就已經說清楚,不會因為這尊的的來歷而有所改變。”
劉徹聲音極為堅定。
陸鳴暗自鼓掌,恭喜你,終于沒有被天命所擊倒。
“要是說天命,秋收即將來臨,田里的糧食就是天命,
朕決定搞一次產量評比,所有種植新糧食的人家,分類進行評比,
紅薯、玉米和土豆,每一類新糧食的畝產前三名可以獲得嘉獎。”
話音落下,朝堂上眾人又是被驚的目瞪口呆,
陛下這是在效仿孝文皇帝麼?
孝文皇帝在位期間,大力實施輕徭薄賦,並且對種糧水平高的人進行過嘉獎,
沒想到陛下要重現這件事,再和新糧食初次推廣後的第一次豐收結合在一起,
簡直就是大漢種田史上最偉大的操盤。
陛下,請收下我的膝蓋。
當然,大臣們不會腦海中沒有“收下我的膝蓋”這種詞語,但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陛下聖明,此舉必然能激勵天下百姓努力耕種,不斷提高糧食產量。”
大農令鄭莊最為激動,涉及到他的主管領域,又是趕在即將秋收的時候,
說不定又能在史書上記錄一筆,想想就高興。
誰說大農令不好干的,這大農令簡直太好干了,什麼都沒做,就有政績主動飛過來。
秋收臨近,沒有什麼事情比收獲糧食更重要,
劉徹的決定迅速獲得眾多大臣的支持。
“陛下,臣建議大漢原有的糧食和三種新糧食一同進行評比,如此更能展現出新舊糧食之間的產量差異,
有助于三種新糧食更快速的進行推廣。”
不對比,怎麼更好的宣揚新舊糧食之間的產量差距有多大,
天下人不知道差距有多大,怎麼能體現出朝廷做出了多大的功績,
此事不僅要辦,還要大張旗鼓的辦,對比的越仔細越好。
不單要比產量,還要比從生長周期,種植方式等各個方面,新糧食全方位佔據優勢,一定要好好比。
朝堂上很快達成一致,氣氛十分歡快。
以關中地區為界,糧食產量評比的消息迅速傳遍整個長安。
喜歡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請大家收藏︰()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