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用開導我,我心理可健康了呢。”
陸鳴不理解,自己老婆為什麼會認為自己需要開導。
別說東郡等地的百姓,就是陸鳴自己要是听到別人預測今年會有大洪水,然後讓他放下手里的農活去加固黃河堤壩,
陸鳴也不會去的,那人是神經病吧。
義妁的擔心實屬多余。
“我和你說,我穿過來之前看過一個新聞,某個地方的領導力排眾議,花費幾十億修建了一道八十米高的防洪大壩,被當地人罵慘了,因為都覺得沒用,浪費錢財。
直到二十多年後,一次巨大到足以淹沒整個城市的洪水被攔在了大壩之外。
城外是七十多米高的洪水,城內的千家萬戶在正常生活。”
義妁听得莫名震撼,不管是八十多米高的堤壩,還是七十多米高的洪水,還有跨越二十多年才被證明的高瞻遠矚。
“你想說你不怕百姓的誤解,你想成為那樣的領導,所以才會有今日在朝堂上的發言麼?”
義妁的眼神溫柔的像要溢出水來,
自己男人真了不起,受委屈了,晚上要好好獎勵他。
想到這,她有些羞澀的看向某處,哪怕成親幾年,連孩子都有了,她還是有些受不住他。
“我是想說,換做是我也會罵那個領導,二十幾年的時間里,想起來就要罵他幾句,
一直罵到被大壩拯救為止,
因為當初修建堤壩的時候,為了補足資金缺口,這位領導扣了大家的工資。”
呃……
義妁含羞帶怯的表情僵在了臉上,她現在很想和陸鳴探討一下修理自家男人的九種方法,
九種,她有足足九種辦法讓陸鳴口吐白沫。
“耽誤百姓種田比扣工資嚴重多了,我自己都沒有那份遠見,又怎麼會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呢?
我早就知道其他人會反對的,只是預留出來讓步空間罷了。”
義妁猛地伸出雙手掐住陸鳴的脖子,
“把我的感動和溫柔還給我啊,你個壞蛋。”
……
彰武侯府。
“富民侯也真是的,一個小小水工說的話他也信。”
傅偃面露不屑,
“我找人打听過那個姓徐的水工,只是修建過一條用來漕運的水渠,沒有什麼特別的本事。
沒想到大將軍和陛下也都支持進行防洪,要是到時候沒發生水災,甚至遇到旱災,看富民侯到時候怎麼交代。”
當今天下最具有權勢的幾個人,因為一個小小水工的建議,鬧出那麼大的笑話,
傅偃不用想都知道,那個姓徐的水工死定了。
竇桑林面色略帶凝重,
“我怎麼感覺事情有些不對呢?”
按理說,即便富民侯會輕信一個小小的水工,陛下和大將軍卻不會,他們一直以來的做事風格就比較穩重,不會有如此冒失的做法。
他們又怎麼會因為富民侯認同徐水工的預測就放任他胡來呢?
從長安調動軍隊去東郡等地,光是糧草就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再加上朝廷之前收購糧食的行為,
他越想越覺得有問題,
“你們說,有沒有可能是陛下早就知道明年要發洪水,所以才提前收購糧食,又提前疏浚河道,加固大壩。
徐水工和富民侯等人,不過是受到陛下的指示才提出那些預測和建議。”
陽陵侯傅偃,隆慮侯陳橋,南宮侯張坐三人互相看了看,
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縷擔憂。
“竇兄,你這段時間如果壓力太大,不妨去天香樓找找樂子。”
陳橋一臉關切,
“天香樓新來了一批姑娘,有幾個非常不錯,不過你可不能說是我告訴你的。”
“哈哈哈……”
竇桑林自己都笑了出來,
剛才一說完,他自己都覺得離譜,不明白自己怎麼能想出這麼離譜的事情來。
如果陛下真有這種未卜先知的本事,早就把匈奴人趕到漠北的苦寒之地去了,何必要經歷那麼多次的損兵折將,
李廣都被匈奴人俘虜過了。
“我也不知道剛才是怎麼想的,就是隨口一說。”
竇桑林搖搖頭,把這個離譜的想法拋出腦海,簡直就是瘋了才會這麼想。
“天香樓還是大可不必,我勸你也別再去,萬一讓公主知道就不好辦了。”
有那個精力,多買幾個美貌婢女不好麼。
“不過這個消息傳出去,糧價很有可能上漲,
要是當初咱們沒有急著賣糧的話,現在應該能多賺不少錢。”
竇桑林有些可惜,
當初糧價一路下跌,為了讓朝廷持續用高于市價的價格收購糧食,他們還存了不少錢進去。
要是囤積到現在再賣,可能價格還能再高上一些。
“竇兄想的太多了,除非今年夏天真的發生洪水,否則糧價一定會繼續下跌的。”
傅偃表情非常篤定,
“我派人打听過,土豆三月份種植,七月上旬就能收獲,紅薯和玉米也都比粟米快上一半左右的時間,
到時候和粟米麥子一起輪著種,糧食產量不知道要增長多少。”
論起糧食種植,傅偃還是很佩服陸鳴的,
也不知道他是走了什麼狗屎運,才能被那個隱士學派收為弟子,給他三種如此高產的糧食種子,讓他拿著到大漢來立功。
這種事,換誰上去都行啊,
怎麼就讓陸鳴走了這個狗屎運呢,他不服!
要是陸鳴知道他的想法,一定會大大方方承認自己就是走了狗屎運,
怎麼,你不服氣麼?
老子就是運氣好,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里,穿越過來開了掛,又抱上幾條大腿,
你能靠祖宗余蔭混個侯爵,我這種平民百姓就只好靠開掛了。
尤其是彰武侯竇桑林的猜測,已經非常接近真相,
可惜他的腦海中不存在穿越的概念,猜到了答案也不敢相信,自己就會排除掉。
朝會上關于疏浚河道,加固黃河堤壩的消息迅速傳播開來,
長安城的百姓對此褒貶不一。
很多人都在質疑這個決定的合理性,覺得有些小題大做,
也有很多人相信朝廷這麼做一定有其道理,提前做準備沒什麼不好的。
要是放在新糧食推廣之前,大概是前者居多,現在則是後者更多一些,
田地中栽種的土豆就是他們最大的底氣。
喜歡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請大家收藏︰()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