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簡直血賺
“陸鳴啊,別的不提,你不會不知道商人們是什麼樣子吧。”
劉徹覺得陸鳴要麼是另有所指,要麼就是有些想當然了,
“前幾年山東大旱的時候,為了賑災,朝廷真的有向商人們借貸,用後世的話說,那就是高利貸,借一萬要還一萬三千六百文的。”
實際上,和商人們的其他放貸相比,這筆錢的利息已經算是很低的了,商人們沒敢搞九出十三歸的把戲,
只是卡著朝廷允許的最高利率要錢,
但劉徹還是很不爽。
“他們怎麼會乖乖配合,真要是按照這個利率借錢,以後朝廷該怎麼還?”
劉徹說完,忽然眉頭一皺,猛然間想到了什麼,
“糧價,借貸。”
重復了兩遍之後,他突然笑了出來,
轉頭看向衛青和霍去病,
“你們倆猜到他要怎麼做了麼?”
霍去病剛要說話,卻被衛青搶先一步,
“陛下,請恕臣愚鈍,沒能想到陸鳴要怎麼操作。”
霍去病把原本要說的話咽了回去,
不動聲色道︰“陛下,打仗的事我擅長,這種事超出我的範圍,還請陛下為我解惑。”
“朕先說,陸鳴你听听是不是這麼想的。”
劉徹滿臉自信,
在大漢,不管是權貴官員還是富商豪強,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錢多了就要買地。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稱,地主。
他們手里的田地最多,所擁有的糧食自然也最多,糧價對他們的影響非常大,甚至比一般百姓更大。
“朝廷用平準法收糧,保證一個可觀的價格,優先收購普通百姓少量的糧食,
豪強富商也想把糧食賣給朝廷的話,就爆出消息說錢不夠用,需要向商人借貸,給他們利息,再約定一個合適的時間來償還……”
劉徹說完後,得意的看向陸鳴,
“朕猜的對不對?”
“對,陛下慧眼如炬,一下就看穿了臣的想法。”
陸鳴連忙點頭,其實他不只是這麼想的,還要配合些其他的手段,盡力從豪強商人手中搞錢,
但劉徹都這麼說了,其他辦法還是下回再說的好。
“來人,召桑弘羊進宮。”
具體操作,還需要這位大漢首席經濟專家來操盤。
回府的路上,霍去病悄悄問,
“陸兄,用豪強商人的錢來辦事,你還有別的辦法麼?”
他的直覺告訴他,陸鳴一定還有別的想法。
“想給皇家銀行拉存款。
我也知道他們不會願意把自己的錢放到銀行里,但可以利誘,
比如科學院研究出來點新東西,誰想合作的話要交大額保證金,存到銀行里給他們銀票,三年以後全額返還,
這期間允許他們成為銀行客戶,給他們提供方便。
誰想優先種植新糧食的也是如此。”
霍去病沒再說話,好吧,他果然還是適合打仗,
這些玩戰術的心都髒,
嗯,他也是。
……
翌日,眾人排隊等著進宮早朝時,
陸鳴走到汲黯身旁,
“今年糧食豐收,可惜糧價太低了,谷賤傷農,朝廷應該想辦法解決。”
說話時,陸鳴沒有刻意壓低聲音,周圍的人也能听到。
汲黯眼楮一亮,了解。
他治下的地區,原本就有朝廷的試驗田,今年的收成比其他地區還要好一些,糧價最近越來越低,
再加上明年要推廣新糧食的消息愈演愈烈,收糧商人們更是趁機壓低價格。
他正想著做些什麼,沒成想陸鳴主動找他來了,
那就意味著他也有辦法,自己配合就好。
朝會時,汲黯直接站了出來。
“陛下,得益于新式種田法,今年各地糧食產量大有提高,但價格卻一路下跌,臣治下糧價已經跌破八十文一石,
朝廷若是再不想辦法,恐怕會谷賤傷農。
當初魏國的李悝曾實行平糴法,用來平穩糧價,臣請陛下效仿此等先例。”
朝廷平穩糧價早已有之,大名鼎鼎的李悝就曾施行過此類政策,
汲黯近年來的思想有所轉變,不再是以前那種無為而治的思路,否則也不會想到借鑒李悝。
“陛下,臣等附議。”
竇桑林和傅偃幾人立刻站出來表示支持,
他們家中的田地都很多,產糧也很多,如今也收到糧價下跌的困擾。
要是以往的話,他們可以囤糧,甚至還可以壓低價格收購百姓的糧食一起囤積,
等到糧價提高的時候再賣出去,反正他們囤得起。
但眼下新糧食推廣在即,新式種田法推廣的範圍也越來越大,
以後的糧食產量會越來越大,
朝廷又要停止對外用兵,糧價大概率是一路下跌的。
當初文帝時期,一石粟米最低都不到二十文錢,
有這個先例在,他們對未來的糧價並不樂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徹和陸鳴對視一眼,
沒想到事情進行的這麼順利,既然他們自己主動往里跳,那就更不需要客氣了。
“陛下,右內史和彰武侯所言著實有道理,臣也表示贊同。
有新式種田法和新糧食的加持,以後的糧價會越來越低,朝廷確實應該早做打算。”
陸鳴的話一出口,竇桑林幾人更堅定了自己的判斷,
糧價一定會繼續下跌,陛下鼓動朝廷平穩糧價。
有汲黯帶頭提出要保障百姓的利益,佔據道德制高點,
竇桑林這類人還能趁機維護自己利益,
朝堂上很快就達成了一致,朝廷必須進行干預。
工具人桑弘羊趁機上場,提出平準制度,
在長安及各處主要產糧地設立平準官,建立平準糧倉,
根據當年糧價漲跌,用合適的價格收購百姓手中的糧食。
原本的平準制度是針對市場上各種商品進行廣泛調控,
但眼下糧食最重要,桑弘羊只能先從糧食開始。
沒人站出來阻撓,整個過程順利的無以復加。
唯獨在收購價格上略有波瀾,
竇桑林等人期待價格能高一些,不管是他們還是他們的親朋好友都能趁機獲利,
他們提出收購價格要維持在一百文一石。
但桑弘羊堅決反對,
“陛下,明年的糧價一定會繼續下降,甚至是大幅度下降,
以後未必不能重現文皇帝時期一石米十余錢的盛世景象,
價格太高的話,朝廷根本負擔不起。”
最終,劉徹拍板,定下長安地區一石糧食九十文的價格,要比市場價格高十文左右 ,其他地區也依照遵從。
竇桑林等人非常高興,他們提出一百文的時候就沒想過陛下會同意,
甚至做好了八十文的準備,
九十文的價格對他們來說簡直血賺。
喜歡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請大家收藏︰()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