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計議吧。”
看霍去病那一臉興奮的樣子,陸鳴覺得他武德過于充沛了。
現在的馬六甲海峽兩邊有什麼,一堆猴子?
馬六甲海峽處于馬來半島和甦門答臘島之間,在現在這個時間段里還沒有哪個國家和地區使用這條航線。
等大漢組建出海運貿易船隊,海軍實力對于這片地區純純是降維打擊,
除了大自然,沒有誰能阻礙大漢通過這里,更沒有人有能力收大漢的過路費。
短時間內陸鳴看不到在這里建立海外基地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現在根本沒有敵手,船能開過去就能佔領,沒人和咱們爭奪。”
歷史上,要等到七世紀之後馬六甲海峽才逐漸成為一條連接中東、印度和中國等地的貿易路線,
歐洲人更是要到十六世紀才到達並佔領馬六甲。
現在的馬六甲還是一片不毛之地,不值得消耗太多精力。
“好吧,不過我希望以後能乘坐大漢的鐵甲艦到達澳大利亞,和袋鼠來一場格斗賽。”
霍去病滿含期待,“陸兄,你要努力啊!”
陸鳴︰……
我拿你當兄弟,你拿我牛馬,
我得多努力才能早日造出鐵甲艦,那不得先有蒸汽機麼。
……
長安城,成安侯府。
“拜見成安侯,我是皇家報社的主編甦武,奉陛下之命對成安侯做個專訪。”
“見過甦主編。”
韓千秋人逢喜事精神爽,臉上全是笑容,
“我在南越時多次听富民侯談及甦主編,還想著要是能活著完成陛下的囑托,
回來後能否有幸被甦主編采訪,沒想到終究得償所願了。”
甦武輕嘆一聲,“成安侯客氣了,其實我更羨慕你啊。”
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在坐在台下給別人鼓掌,看著別人立功封侯,
甦武不怕死,也自認有幾分能力,他覺得自己也應該去當漢使,立功異域,
如今韓千秋的成功更堅定了他的決心,
他可往,我亦可往。
“希望我以後也能成為專訪的對象,出現在報紙上。”
韓千秋笑著道︰“甦主編如此年輕就已經被陛下委以重任,以後定能得償所願。”
兩人一番商業互吹後開始了這次專訪。
在甦武的引導下,韓千秋重點講述了自己當初主動站出來領取出使任務的心路歷程,
講述了他無懼生死,一心為了朝廷的忠勇之心。
說到後來,韓千秋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我當時也沒想那麼多,大漢勇士這麼多,願意像我一樣做的人有很多,只是我有幸為朝廷分憂罷了。
而且我是跟隨冠軍侯和富民侯兩位出戰,打勝仗都是應該的。”
必須得謙虛幾句,
不然韓千秋都不敢想象,等專訪刊登出去,自己的那些故交以後會如何打趣自己。
“听聞甦主編和他們二位關系不錯,以後一定少不了機會的。”
隨著那二位的威名越來越大,韓千秋覺得以後出使番邦的危險性會越來越小,
哪個敢作死,那二位就會教他們做人。
又問了些問題後,甦武收起手中的筆,
“感謝成安侯的配合,今天的專訪到此結束,等刊登出去後我會給成安侯送一份報紙過來。”
離開成安侯府,甦武立即帶著初步寫好的采訪稿來到未央宮求見劉徹,
“陛下,我在專訪中加上了前郎中莊參拒絕出使南越的內容。”
兩者對比之下更能凸顯韓千秋的功勛和忠勇。
“嗯。”
劉徹面色不改,心里卻非常滿意,
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他不在意官員的出身,不管這個人是私生子出身還是奴隸出身,也不管他是不是商賈出身,
只要這個人有才能,就可以得到高官厚祿。
但是他極為厭惡官員有能力卻不盡心盡力,真以為朝廷的俸祿是那麼好拿的麼?
給出去的俸祿不好收回來,但是名聲可以收回來,
他不僅要罷黜莊參的官職,還要讓莊參和韓千秋形成鮮明的對比,給天下人做榜樣。
“陛下,如果下次還有出使任務,能否考慮下微臣,不管出使哪里,不管有多危險……”
“可以。”
沒等他說完劉徹就給出了回答。
“臣都願意…嗯?”
甦武愣住了,他似乎听到陛下說可以,這麼容易就答應了麼?
“朕說可以,但是有條件。”
想到歷史上的甦武在匈奴苦苦堅持了十九年,劉徹就想補償他一番,給他立功封侯的機會,
自己的大忠臣,飽經風雪的大忠臣。
但是想到甦武被匈奴扣押的原因,劉徹又覺得他現在年紀還小,起碼得留下香火後再派出去。
不然以他的惹事能力,萬一踫到個不計後果的家伙,他恐怕連堅持十九年的機會都沒有。
綁架單于母親,並且策反此前投降匈奴的漢人,
你說這種事都是副使者做的,作為正使者的甦武毫不知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誰能信啊!
劉徹自己都不信,但是他喜歡,
他派出去的使者就要敢辦事,能辦事,大漢萬千將士就是他們的後盾,
辦砸了被抓也不要緊,只要不投降就不是大罪過,以後有好機會還給你。
甦武激動道︰“敢問陛下是什麼條件?”
“你年紀還小,以後不管是出征打仗還是出使番邦,都有些危險,朕總不能讓你家斷了香火。”
自己的漢使都是作死小能手,劉徹得幫他們安排好。
“好的陛下,我一定努力生娃。”
甦武果斷答應,這算什麼條件,分明是愛護啊。
陛下對他實在是太好了,
以後出使的時候,他一定要維護好大漢的尊嚴,哪個番邦首領要是敢不听話,拼上性命也要讓他們知道漢使的厲害。
劉徹沒想到,自己的一番話會讓甦武比歷史上更勇敢。
兩日後,最新一期的報紙開始售賣,韓千秋的專訪也隨之傳遍整個長安,並向各個郡縣擴散。
隨之而來的,就是莊參臨陣退縮的名聲也開始傳遍長安城,傳向整個大漢。
“豈…豈有此理!”
莊參氣得臉紅脖子粗,這份報紙一出來,他的名聲全毀了。
以後但凡有人提起韓千秋的功勞,他莊參就會被拎出來嘲笑一番,笑他膽小怕事,笑他錯失機會。
“都怪富民侯!”
喜歡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請大家收藏︰()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