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鳴知道義妁現在有些焦慮,
不管她再如何成熟,如何有能力,也是初次為人妻,為人母,生一個嫡長子的壓力讓她難免有些焦慮。
一手摸著肚子,一手挽起她的手輕輕摩挲著,
“不要擔心,我並不怎麼在意富民侯的爵位,不管以後有幾個孩子,我相信他們都能建功立業,
區區侯爵而已,我的兒子都能憑本事得來,不要想太多。”
要是有可能,家里這個爵位,陸鳴會留給最沒有本事的兒子,給他當低保用,
不過他就這麼一個爵位,沒本事的兒子太多,難以區分高下的話又該給誰呢?
不行,必須好好教育,決不能出現這種情況。
陸鳴安慰著義妁,自己卻有些焦慮了。
突然,陸鳴感覺到義妁的肚皮上有動靜,
“他在踢我!”
陸鳴盯著肚皮上拿出微微的凸起,俯身把耳朵貼在上面,
又一下,
“他又踢我了。”
好神奇的感覺,
陸鳴從未想過,這種感覺是如此的神奇,激動得他貼在肚皮上感受了好久,
可惜,不知道是累了還是怎樣,孩子再沒有什麼動靜。
“在大漢,我算是晚婚晚育,在我那個時候,這爹當得有點早,真是奇妙的感覺。”
義妁白了他一眼,
“我怎麼感覺你這幾天有心事,是不是有什麼瞞著我?”
一個突然襲擊,嚇得陸鳴毛都差點立起來,女人的直覺這麼準麼?
“沒有啊,就是這段時間一直打仗有點累了。”
義妁盯著他,看了一會後也沒看出什麼。
“你去綠珠那吧,我身子不便,伺候不了你,出去這麼長時間她也很想你,還有你那幾個美麗的婢女都等著你呢,
你去禍害他們去吧,本夫人需要一個人安靜休息。”
……
“怎麼還沒生出來?”
冠軍侯府,霍去病等的有點著急,
生個孩子怎麼這麼麻煩,有這個時間都夠他打一場小型的殲滅戰了,
砍匈奴人都沒生孩子這麼費勁。
“我知道你很急,但是急也沒用,
生孩子就是這麼費勁,不像你打仗可以弄個閃電戰出來,耐心等著吧。
來的都是宮里最好的穩婆,還拿著助產鉗,不會有問題的。”
“我倒是不怎麼擔心,就是有點著急,”
霍去病嘿嘿一笑,
“我著急知道是不是男孩,是的話以後就娶你的女兒,你可要把嫁妝準備好。”
你個老登,現在就惦記上我姑娘的嫁妝了,真是豈有此理。
“要不你生個姑娘,準備好嫁妝,以後我兒子來娶你姑娘。”
霍去病搖頭,
“不行,我要是生個姑娘的話,以後就得你兒子準備彩禮,反正我是沒錢的。”
我從未見過如此如此厚顏無恥之人,陸鳴真想踹他一腳,
“你以後可要好好管教孩子,千萬別養成一個黃毛,不然我可不客氣。”
“哇…”
一聲響亮的啼哭打斷了兩個人的對話,
“恭喜侯爺,母子平安。”
穩婆推開門出來報喜,
“小公子很健康,哭聲很響亮呢。”
冠軍侯喜得貴子的消息沒有大肆傳播,只是去通知了大將軍府和宮里。
另一側的富民侯府。
義妁身子不便也就沒過去,等陸鳴回來後,她有些急切道︰
“怎麼樣,生的順利麼?”
“順利,是個男孩,取名叫霍嬗,
霍去病還準備讓他娶咱們女兒呢。”
提到這個話題,陸鳴就隱隱有些生氣,還沒出生的女兒就被人給惦記上了。
沒過一會,霍光過來了,表情有些不好意思,
“說吧,你哥讓你過來做什麼?”
陸鳴主動開口,一定是霍去病讓他來傳話的,霍光不好意思開口。
“我哥說大將軍和皇後他們明天上午會來府里看望孩子,請老師把午飯準備好。”
霍光說完不好意思的低下頭,哥哥的臉皮實在太厚了,要不是已經跟著蹭了好多回飯,他都不好意思說。
陸鳴︰“……”
你個臭不要臉的,人家來你家看完孩子還得我提供午飯麼,
趕緊訓練幾個廚子送過去,免得以後全家來蹭飯。
“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喊來綠珠,
“明日皇後和大將軍一家要去隔壁看望孩子,午飯在咱們這吃,你吩咐人去好好準備。”
綠珠噗嗤一笑,
“好的侯爺,一定準備好。”
早已習慣冠軍侯來蹭飯,但是綠珠還是沒忍住又笑了一次,
這兩位侯爺真是太有意思了。
翌日,早朝。
“今年的蜂窩煤供應一定要保證充足,有問題要及時和少府聯系,
這個冬天依然不能凍死人。”
劉徹聲音堅定,不容質疑。
“回稟陛下,今年又發現了兩個露天的大型煤礦,原煤供應非常充足,科學院又發明了新的制作工具,蜂窩煤的產量大大提升,
請陛下放心,今年的冬天,整個長安依然不會有凍死的百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少府令趙盛依然圓滾滾的,臉上的眼楮都快看不見了。
“陛下,眼下除了長安附近能保障煤炭供應外,其他郡縣依然不能保證,每年冬天還是有凍死的人,還請陛下多想想辦法。”
汲黯又一次站了出來,在劉徹高興的時候掃他的興。
劉徹表情一僵,想要生氣卻又覺得沒有生氣的道理,
汲黯說的確實是事實,其他郡縣的百姓也都是大漢的子民,
凍死哪一個都不應該。
但是煤炭供應這種事就是有地域性的,不是人力能夠扭轉的。
“陛下,還請早日決斷,天下眾多百姓也都等著蜂窩煤來取暖呢。”
汲黯催促著。
劉徹有點無奈,把目光投向陸鳴,
兩人大眼瞪小眼的對視一會,陸鳴只好站出來面對汲黯。
“右內史,天下間的煤礦分布本就不均衡,咱們長安附近的煤礦較多,發現露天大煤礦的幾率比較大,
其他地方沒有煤礦的話就只能從其他產煤地運輸過去,這會導致成本大大增加,朝廷無法負擔過高的成本。”
無論心里怎麼想,事實就是如此,物質資源的不充裕不是一顆仁心就能解決的,
只能盡量想辦法進行平衡。
“所以,右內史不能用產煤地的標準去要求那些不產煤的地區,
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大勘探新煤礦的力度,煤多了就好。”
喜歡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請大家收藏︰()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