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百官散朝,朝會中發生的事情風一般四散而去。
此時的長安城中,陸鳴已經成了一個著名人物。
“都听說了麼?陛下新封的富民侯說世上有畝產五百斤的良種!”
長安街上,一人故作神秘地問道。
“什麼,不是說畝產千斤麼,還有數不盡的銀礦呢。”
另一人詫異道,他听到的怎麼是這樣的呢?
“你听誰說的,我可是听我舅舅說的,他遠方的表兄家的弟弟就在丞相府里當佣人。”
“我是听我舅母家的哥哥說的,他的妹妹是一位侯爺的小妾。”
兩人各執一詞,都想證明自己才是權威的那個,越吵聲音越大。
吸引了一群圍觀群眾。
“還五百斤,一千斤的,陛下這是封了個吹牛侯吧。”
“我听說汲黯右內史當朝就反駁了他,還和他賭了五萬錢呢。”
“人家賭的不是五萬,可是十萬呢,還有什麼千里鏡,也不知是個什麼東西。”
“不是說後來又不賭了麼?”
“什麼千里鏡?莫非是神仙用的不成,能看那麼遠。”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大將軍的外甥就是靠著千里鏡才能一戰封侯,叫什麼...嗯...冠軍侯,威風的很。”
“神仙用的東西能不厲害,我用我也能!”有人不服氣道。
“你就吹吧你,昨天才被狗追的尿了褲子。”有人毫不留情地揭他的老底。
“哈哈哈。”
眾人大笑,空氣中充滿了快活的氣氛。
一個老頭冷哼一聲,道“不知道這個富民侯又是哪路方士,知道千里外的銀礦,這徭役怕是又要加重嘍。”
一听徭役,歡快的氣氛蕩然無存,眾人快速散去。
僅僅一天,富民侯的銀礦和良種就弄得長安皆知。
此時的李廣家中。
“大哥覺得那陸鳴說的可是真的?”
李蔡在朝會過後直奔李廣家中,將早朝時發生的事情詳細講述給李廣。
李廣長嘆一聲,低頭不語,好一會後才懨懨地說道︰“我一個戴罪之身,實在無心關注這些。”
他現在是真的心灰意冷。
以前瞧不起衛青,結果衛青一路高歌猛進,以前覺得陛下任人唯親,衛青不給自己機會,結果這次給了他最好的機會他卻不中用。
“難道真是我當年殺俘損了氣運麼?”李廣仰天長嘆。
听到大哥提及此事,李蔡一時間也不知說些什麼,畢竟當年大哥確實保證不殺那些投降的羌人,結果出爾反爾。
李敢可不信什麼殺俘不祥,高聲道︰“父親何必如此介懷,那些羌人不殺的話留著作亂麼,這次算那伊稚斜命大,下次我...”
“你什麼你,你有多大能耐?”李廣虎目一瞪,嚇得李敢不敢再說話。
想起兒子替自己向陸鳴認輸的事,李廣又氣不打一處來。
他怒罵道︰“那馬鐙等物確實是我看走了眼,輸得不冤,畝產五百斤這事你怎麼就能替我認輸呢?”
李敢下意識看了下叔叔李蔡後,小心翼翼道︰“我覺得那個陸鳴不會在這件事上撒謊,而且他很痛快地就答應可以晚些給他錢,人挺好的。”
這就覺得人家挺好的?這孩子的腦袋里是不是缺了什麼!
李廣氣的一拍桌子,站起來就要揍他。
李蔡急忙阻攔,道︰“那個陸鳴在這件事上確實夠爽快,敢兒他性格憨直,你又不是不知道。”
從小到大,李敢沒少挨揍,他這個當叔叔的都習以為常了。
為了轉移話題,再者也是真的好奇,李蔡問道︰“馬鐙那些東西真那麼厲害麼?”
李廣沉著臉,道︰“有了這些裝備,普通騎兵也能在馬上開弓放箭,短兵相接時更是威力大增,還能減少戰馬損耗。”
李蔡以前還有點不相信,那點東西就能有這麼大作用?
他自己就是靠戰功封侯的,從小勤學苦練,歷經磨難才能在馬上正常射箭,深知其中的困難。
這也是漢軍騎兵不如匈奴騎兵的重要原因,如今竟然靠這幾個不起眼的東西就能做到?
出于對李廣的了解,他不得不相信。
沉思片刻後,李蔡猶豫道︰“大哥,那富民侯能拿出如此厲害的東西,那畝產五百斤的良種會不會也是真的。”
“我就說吧,人家那麼厲害,不會撒這種謊。”李敢在一旁嘀咕道。
李廣剛想發火,這個瓜娃子,是不是忘了自己是誰的兒子。
李蔡接著說道︰“那銀礦也很可能是真的。”李敢點頭道︰“我也這麼認為。”二人對視一眼,在對方眼中看到了認同。
李廣一陣頭痛,把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如今陛下沒急著向大哥問罪,恐怕也是在給我們時間去籌錢,畢竟大哥一生勞苦功高,陛下也不會過于逼迫。”李蔡分析道。
“可是,以後要是再想...”李蔡沒再往下說。
李廣明白弟弟的意思,以他對陛下的了解,在浪費如此良機後,陛下再不會委他以重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可這又能怪誰呢?
“這銀礦據陸鳴所說,在千里之外的海島之上,這未必不是個機會。”
在確定陸鳴的厲害後,李蔡敏銳地發現,探尋銀礦會成為封侯的另一條道路。
如今大漢缺錢,那千里外的巨大銀礦能極大緩解目前的財政狀況,取銀礦時與當地人打上幾仗,軍功不就到手了麼。
期間固然風險很大,可大哥已經是自殺過一次的人,害怕什麼風險。
李廣也想到了這點,目光中重新燃起希望!
......
丞相府。
“廷尉今日竟然沒有趁機定做千里鏡,實在出乎老夫預料。”
公孫弘笑呵呵地說道。
張湯淡淡地道︰“我又不打仗,用不上這種寶物。”
嘴上說的平淡,張湯心里卻是暗自吐槽,這千里鏡也太貴了,以他的家境買這麼個東西實在是過于奢侈。
誰能想到,貴為大漢九卿之一的張湯竟然是因為嫌貴才沒定做千里鏡。
“就是不知那富民侯所說的銀礦何時才能找到。”對于大漢如今財力緊張的狀況,公孫弘也是頗為憂心。
張湯冷冷道︰“這富民侯不知是什麼來路,陛下似乎極為信任他,所說之事全都超出常人所想,就怕又是個李少君那樣的方士。”
對這種總能搞事的人,張湯天然的帶著戒備。
他又怎麼會想到,這僅僅是陸鳴在大漢搞事的開始,以後震動人心的事情會越來越多。
喜歡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請大家收藏︰()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