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說總數五千萬畝,看起來好像是沒那麼多,但是這個賬不是這麼算的。土地,也分田地和其他土地,江南這樣的地方自然是到處都可以開墾出來田地,良田不良田不好說,但至少是田地;但是其他地方呢?其他地方,諸如山西、陝西、川蜀等西南地區,以及不少中部地區,這些地方,難道還能處處都是田地?
這些地方,田地——或者說,能夠被開墾成田地的土地,根本沒有多少!
而田地本身,又分良田和普通田地,以及不好的田地,那些達官貴人們要是強佔田地,怎麼可能要後兩種?他們肯定只會想要第一種,良田,甚至,還要在良田中挑挑揀揀,要那等上好的良田!
普天之下,這種上好的良田又有多少?就被他們佔去了五千萬畝!
田地和田地是不同的,同樣是一畝地,上好的良田,常規的良田,和普通田地,以及下等田地,能夠種出來的糧食數量就不一樣,能夠養活的人的數量自然也不一樣。
那些達官貴人們,特別是藩王宗室,把上好的良田全都佔去了……
只給下面人留一點不好的田地!
當然,這甚至還算好的了,畢竟他們這樣的普通百姓手里面可能還有土地,哪怕是不好的田地;可看這上面說的,更多的情況,恐怕是藩王宗室、加上士大夫們,兩者加起來,直接把一個省份的所有田地都佔據了!
連一丁點都沒有給他們這樣的普通百姓剩下。
這樣,這樣的日子怎麼可能還能過下去?
沒有田地,他們靠什麼過活?靠什麼養活自己,乃至養活家人?又靠什麼購買足夠過冬的衣服,修補或者建造屋子?
怕不是只能等死!要不是餓死,要不是凍死,要不是又餓又凍然後死掉……
昔年朱元璋年幼時期的遭遇,父母兄姐弟妹餓死,結果卻連一個安葬的地方都沒有——這樣的日子,怕不是日後就要成為他們、他們的兒女將要過的日子了!
而這樣的情況下,朱元璋和他的家人們不得不四散逃命,他自己投奔寺廟,甚至最後跑去投奔了起義軍,然後和元朝朝廷對著干……
那他們呢?他們,或者他們的兒女,遇到這樣的日子,難道還能有什麼別的出路可走?
自然只能逃奔各地以求活命,再不行,那就是投奔起義軍了!
【這里,又聯動到了賦稅制度上。】
【賦稅制度是一套很繁雜的制度,所以我們也不說別的,只說明朝開創的一項新制度士大夫們,進士、舉人、秀才等都有一定的免除徭役、賦稅的額度,所以,如果是這些人名下的土地,很多都是不需要繳稅的——至于說有些高門大戶名下土地的面積超過了免稅的額度?那不重要,人家家中位高權重,自然也能一並免了!】
“啊?合法直接免稅?”不少不是明朝的士大夫們紛紛驚呼出聲。
其中,特別是宋朝的士大夫們,那是真的倍感意外——看那朱元璋開國之後,瘋狂殺殺殺的行為,他們還覺得這朱元璋必不可能是什麼仁君呢,也絕對不是什麼好伺候的君主,還為此同情過那些數百年後的同僚們。
但是現在看來,好像……也不是如此?或者說,也不盡然如此?
那朱元璋殘暴不假,瘋狂殺人不假,刻薄寡恩不假,不好伺候也不假,但是,但是他竟然給他們這樣的士人這麼大規模的免稅啊!
這,這,這——就是天大的好事兒!這,就是德政,是聖主啊!
許多人的眼楮瞬間亮了起來,加在一塊兒,簡直都要超過太陽的亮度了。
雖然大宋也不是沒有士大夫的免稅政策,但是涵蓋範圍並不廣,很多時候基本上是只局限于京官,或者是少量的高級官員。
但是,京官難道是什麼爛大街的東西嗎?數量難道很多嗎?國朝那麼多的官員,京官才佔據了幾成?更不要說高級官員了,這個數量比京官還要少,更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達成的成就。
所以,他們其實基本上是很難享受到這什麼免稅政策的。
但是明朝——明朝,這可不一樣啊!完全不一樣!
人家這豈止是京官和高級官員免稅,這明明是只要能夠考上功名的人,基本上都能享受到免稅政策啊!
這可太好了!
雖然看起來這明朝的科舉制度和本朝有所不同,但是也有些類似,因此,想來那個秀才就是最低一級的功名了,估摸著是不能為官的,可哪怕不能為官,只要能夠考上這個功名,那就能夠免除一定的賦稅!
這——這是多好的政策,多英明的君主!
本朝那是一定要是官員才能享受的——還是那些大部分人都根本做不到的官職。
而更進一步,功名更高,那享有的免稅額度就更大,這也是應有之義。
至于說當了大官之後給自己加謀福利,開後門……這不就是正常操作麼,灑灑水啦。
不少士大夫們一反之前對朱元璋有幾分瞧不起、又有幾分厭惡畏懼的態度,轉而開始大肆贊頌起來。
不管了,反正能夠制定這樣的政令,那就是堪比堯舜!
至于說什麼因為這個原因,導致朝廷的賦稅收不上來,越收越少……那也是另外的事情了,他們當然忠君愛國,有著為了百姓為了天下的心和理想——這不是他們胡說,他們真的有;但是,這和維護自己家的利益難道沖突嗎?不沖突啊!
只要大家能做到聖人之言所說的那樣,那麼哪怕有了這樣的免稅額度,也不會讓天下大亂的,也是能夠治理好國家,讓百姓們安居樂業的啊!
喜歡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