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對三邊總督這個官職略感意外。
這不是他如今的大明所設有的官職!
而且這個官職,非要說的話,那確實是可以起到協調多個軍鎮、聯合布防調動的作用,從大局上看是有好處的;但是,這個官職的作用也正是它的問題所在——權力太大了!
調動多個軍鎮,手握九邊數鎮的大軍,還能直接自行決斷一些防務安排,節制地方總兵和巡撫,又在朝中兼任御史……
這樣大的權力,他是絕對不可能下放到大臣手中的。
哦,他爹也不會。
所以,這麼一個官職,會是在什麼背景條件下才誕生的?
朱棣不由得想到了那個讓他吐血三升的朱祁鎮被俘事件。
皇帝被俘,那麼當時扈從皇帝的大軍估計都討不了好,指不定戰死無數,將官大約也是同樣……而這樣一來,受到影響的,不只是將官這邊的人才傳承問題,還有另一關鍵也會受到影響,那就是邊防布局問題。
如果說因為那一場驚變,導致大軍損失慘重,那九邊也勢必會隨之出現大問題。
那麼在此之後,朝廷和皇帝都覺得,有必要設置一個能夠協調多個軍鎮軍隊的官職,也就比較順理成章了。
當然,一開始,這玩意兒肯定不是什麼常設官職,估摸著也就是臨時拉出來應應急那種。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大明軍隊的衰朽,以及邊軍地區的混亂,朝堂上的爭斗……這麼一個重要官職,也就從臨時變成常設了。
想到這里,朱棣嘆了口氣。
這事兒沒法說,只能說,應該也是當時皇帝們和朝堂在綜合考量之下做出的最優解了。
如果沒有問題,那當然不存在什麼最優解不最優解,因為大家根本不需要去解;而當問題出現,那即便是最優解,大部分情況下,也勢必是不可能和根本沒有出問題的時候相比的。
官員們的心態卻不一樣。
“若說單看這個位置,那確實是極好的,只不過這時候……”一個中年男子搖頭,語調中頗有些惋惜之意。
與他一同的其他幾人也是如此,都有點感慨。
這三邊總督,那可是個實打實的位高權重的官職,且還涉及到了軍權,若是能夠做到這個位置上去的,必然會是皇帝信重之人——皇帝的信任有了,實權有了,地位有了……簡直是完美!
但這官職也要分時間分情況考慮。
若說平時,這官職絕對是所有官員擠破頭了都想要坐上去的,競爭不知道得有多麼激烈,必定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可放在如今,明朝這個情況……恐怕就會變成所有腦子清醒的官員都避之不及的存在。
這位置,現在就是個大火坑,哪個腦子有毛病的還願意主動跳火坑?!
而且,火坑也還能分個不同,或許有些火坑吧,手段高明一點、運氣好一點、背後的靠山厲害一點,那也不是不能避開,甚至,說不定能夠直接熄滅火坑,讓這地方變得正常——那可就是大功一件;
但在現在,三邊總督這個火坑,那就是一個完全不可能熄滅、也不可能避開的火坑!任你手段如何高明,背後的靠山如何強勢,那都不可能做到。甚至,這個火坑目測還要變得更大更深、火更旺更熱……
要是他們是當時的明朝官員……
幾人互相看了一眼,知道大家的結論都是一樣的——那他們可得祈禱這個武之望能夠長長久久在這三邊總督的位置上坐下去才好!
【朱由檢登基之後,很快便開始了自己的動作。】
【第一件大事,就是鏟除魏忠賢及依附他的“閹黨”集團。他的動作非常非常快,在登基的天啟七年年底之前,就完成了這項目標,把魏忠賢及其核心黨羽全部鏟除,在當時被認為是 “不動聲色,潛移默奪,非天縱英武,何以有此”。】
【當然,縱觀朱由檢在位的所有時間中,他確實都能做到把權力掌握在自己手里面,對朝堂上的額官員掌控頗為到位,隨時都能決定對某個官員進行提拔、貶謫、免官、下獄等操作,並不類似于其他很多亡國之君那樣,對朝堂都失去了基本的掌控力,對朝中官員無可奈何。】
【不過朱由檢的閹黨清洗活動並沒有到此停止,而是一直持續了數年時間,牽連也相當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朝中情況,黨爭可能因此而更加激烈,同時,有不少官員都因此而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了這方面,無心關心政事。】
【——順帶一提,在閹黨沒了之後,黨爭可沒有消失,而是變成了文官內部的斗爭,激烈程度一點也不亞于和閹黨爭斗。】
【當然,我們說的重點也並非這件事情,而是關于另一群陝北乃至其他地方起義的參與人群——驛卒。】
【驛卒是什麼,大家想來都清楚,這就是古代朝廷設立的驛站中,擔任差役任務的士卒或者郵差——沒錯,這其中有可能是士卒,而不是普通的差役。】
【他們主要負責政府公文、軍事情報,同時還負責管理驛站物資運輸、接待官員等事務。可以說,負責的事情不少,而且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關鍵要事。】
【所以,驛站驛卒雖然不起眼,但是他們其實也是維持一整個朝廷正常運轉所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這某種程度上,堪稱是生命線一般。】
【而到了崇禎元年,朱由檢進行了一項動作裁撤驛卒。】
喜歡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