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再一次深深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兒大不由爹”,以及什麼叫做“人走茶涼”。
雖然他是大明哥的開國皇帝,只要大明還在,那麼他就不能算是通俗意義上的“人走茶涼”——誰能讓他的茶涼了?
但是,這種他自己已經駕崩、由兒孫們維系香火等方面的情況的時候,他就又能感覺到這一點了,因為後人的不少東西都和他的想法不一樣,甚至,有時候明明我在慷慨激昂憤怒不已,但是對方卻根本沒有這種感覺,還自覺自己做得很對……
雞同鴨講。
這難道不算是“人走茶涼”嗎?
他朱元璋對很多事情的看法,對很多人的態度,難道他活著的時候沒有明明白白地表示出來嗎?沒有把他覺得非常重要的、堅決不能改變的寫進書里面嗎?
他肯定都做了!既明確表過態,又在一些書里面寫明白了自己的態度——這種書,也不會是什麼聖人之言的書,而應該是一些皇室宗室的行為規範之類……
總之,那就是他朱元璋的態度和想法都明明白白講過!
但是這麼多後人,至少被講出來的這麼些個後人,有人遵守嗎?看起來,好像是沒有的。
這難道不算人走茶涼?
至于說什麼兒大不由爹,或者說兒大不由祖宗,那更不用說了。
這他規定的各種規矩、行為風範,這些人遵守不遵守,已經屬于是人盡皆知的了;但是他們真的沒有這方面的情況嗎?
當然,這方面,對朱元璋來說最重要的、刺激最大的,還是那個——司禮監太監批紅。
他之前尚且還沒有來得及觀察過這批紅的情況,可如今,那確確實實是哪兒哪兒都不得勁兒。
他這個老祖宗難道沒有說,這個太監絕對不能讓他們識字嗎?啊?不是說過嗎?!他吸取了歷朝歷代的教訓,其中宦官亂政、宦官專權絕對是王朝腐朽衰敗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他下了規定,絕對不能讓宦官識字——這一番苦心,難道後面的皇帝都不能理解嗎???
再怎麼覺得這些太監中有人可憐,那也絕對不能讓他們識字,甚至還讓他們掌握批紅這樣的權力——雖然朱元璋也知道,這宦官也得依靠皇權,皇帝沒了一切幾乎就沒有後續;但是,識字,批紅,這樣的權力還是過大了!
之前的朝代,難道宦官還能脫離了皇帝獨立存在嗎?他們難道不知道自己不能脫離皇帝嗎?但是這妨礙最終他們導致了王朝衰敗嗎?
就算不談他這個太祖皇帝的什麼祖訓,但是那也不能讓宦官如此,歷代將領和文官就幾乎不可能和宮中的那些宦官們相處和諧、產生什麼和善友愛之情啊。
批紅,批紅,就算那些太監們不能有什麼真正提出意見的權力以及能力,只能選擇通過或者不通過,然後給上面蓋上章,接著就要往上面送上去,可這也已經絕對夠大的權力了。
就比如那個叫做張居正的人,他到底為什麼會跑去和馮保聯系?不就是因為,他想要在宮中、特別是在司禮監里面能有一個關系不錯的人,不指望這個人和自己利益一致、堅決共同進退,但至少要有一個能夠不隨便給自己使絆子的人嗎?
有這樣的人,那麼,你至少就不會稀里糊涂地就被坑了,被坑害到下了大獄;也不會讓自己的政令沒事兒就被卡住——就算最後還是通過了,可是有的時候,政令就是講究要在某個時間推出去,錯過了,效果就大打折扣。
總之,這關于宦官的各種事情,難道還不算是“兒大不由爹”嗎?當年自己是怎麼立下規矩的,結果後來呢?後來呢?!
【實際上,關于內閣的爭斗不斷,是在嘉靖朝就已經出現的問題了,如今可以算作是積弊。】
【當時,朱厚𣳽郙S夷芴炙 緞牡娜耍 湃窩廂哉飧黽槌跡壞比唬 屑槌跡 勻瘓突嵊泄餉髡 宓暮麼蟪肌 源耍 簧偃碩急硎敬嬉傘5 芄椋 揭恢貝τ詡グ業畝氛 刺 久揮行 惶 ! br />
【直到後來,嚴嵩倒台,這邊的宮中和朝廷的一段斗爭結束,接下來又會發生怎麼樣的進展呢?】
【嚴嵩完蛋了,可不代表斗爭就結束了;事實上,比如說,一個憑證發多少,才能不算剝奪百姓財產,而是一種正當行為呢?而這個幾乎沒有正確答案。】
【或者說,在雙方分成不知道多少派別,為了各自的利益你死我活的時候,是不會有什麼正確答案的,因為大家眼里只有“自己人”“仇人”以及“可以拉攏的人”三種身份,而這三種身份,都和他們的立場有關,而和正確與否無關。】
【總之就是一句話,原本還是同袍戰友的人,現在內部也一樣撕的激烈無比,狗屁相連……】
【而等到後來的隆慶朝,高拱成功成為內閣首輔,且因為他和明穆宗的關系就很不錯,不是嗎?但是在整個隆慶一朝中,大約是因為時間還是太短太短,而之前的慣性又太強,結果轉頭來就是各種斗爭依舊在激烈繼續,而且沒有了那種“奸臣”“清流”之間的劃分。】
【沒有了奸臣和清流,只有各自為政,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奮斗!】
【不論如何,一句話就是,整個隆慶朝也非常努力,明穆宗也很在意這些情況,但是結果是非常肯定的,他們根本沒有能夠解決得了嘉慶朝留下來的各種各樣的積弊。】
【解決不了,日後的矛盾就只會更加激烈。】
【同理,高拱和馮保的關系這般惡劣……他們二人,一定是要撕出來一次,也是遲早一定要撕個你死我活才行。】
【于是,很快,在高拱的示意下,工科都給事中程文、吏科都給事中雒遵、禮科都給事中陸樹德都開始彈劾馮保。】
【政治斗爭就此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