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明朝眾人既好奇又憂慮的心情中,畫面亮了起來。
【大家好~】
【這一次,我們要講述的這一場農民大起義,發生在明朝末年,不僅撼動了明朝的統治,還在最後切切實實摧毀了明朝的統治,盡管,後來明朝還剩下個南明,但是南明這玩意兒吧……】
【從這一場起義中,不同的人能夠看到的教訓和答案也不相同,比如說,有人從中看到了農民起義的歷史作用,並且從中找尋到後來者可以吸取的經驗和教訓;而有人則自覺把自己放在了朝廷的立場上,批評農民起義,還由此認為“攘外必先安內”。】
【這倆人具體是誰,大家應該都知道,後者就是某位大名鼎鼎的運輸大隊長。】
【總之,這一場農民大起義,規模巨大,影響巨大,所處的王朝背景也很有特色;同時,其內部的參與人員中,也有一群身份比較特殊的人,也可以算是這一場農民起義的特色……】
【這一場起義,自然就是明末農民起義,又叫做明末農民戰爭、明末民變、晚明民變。】
朱元璋、朱棣等人坐直了身體,神情嚴肅認真。
終于等來了!
大明,大明覆滅,不奇怪,但問題在于大明的覆滅緣由為何?其中有沒有能夠提前修補的地方?有沒有能夠提前做準備的地方?
之前的那些個故事中,其實有些時候隱隱約約含沙射影地提到了一些大明的弊病,可到底講的不清楚,讓人不能給出決斷;現在,在大明的這個故事中,是不是就能得到答案了?
當然,這里面也有很大的風險——比如,如果有什麼弊病被明確點了出來,百姓們都認為可以改正、也應該改正,但是朝廷和皇帝有自己的考量,並不打算改變……
那必然會引發百姓的不滿和怨恨。
雖然並不至于說立刻引發百姓們揭竿而起反抗朝廷的浪潮,但是也會埋下隱患。
朱棣想到這里,只能嘆氣,他也不敢 保證不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所以,只能說,希望這上面點出來的弊病,要麼是他這個天子、朝堂百官以及百姓們都認為可以改正也應該改正的,要麼就是所有人都認為沒辦法改正的吧。
至于說那什麼從中吸取的教訓……
攘外必須先安內,這話沒錯啊!
如果內部不穩,那如何能對抗外部?內部亂成一團,那當然得先整頓好內部,然後才能再談其他——就像是治理天下這件事情,你先得坐在這個位置上,能夠穩穩坐住這個位置,那才能再談其他的什麼治理或者改變,不是嗎?
至于說立場……那他朱棣當然就是朝廷的立場,是皇帝的立場!
不過,朱棣也能從這幾段話中感覺出來,顯然這故事是不贊同後者而贊同前者的——這倒也符合這故事一貫以來推崇農民起義的調調,不足為奇。
倒是分別持有這兩個觀點的兩個人……前者基本上沒有什麼具體概括,但也能看出來,又是一個鼓動百姓反叛朝廷的家伙,而後者,那就是站在朝廷立場上……似乎,這兩個人還是同時存在的,貌似還很有可能就是敵人?
而從對這兩個觀點和人物的態度來看,是前者獲得了勝利?
後者那個“運輸大隊長”的諢名,一看就不是什麼好的稱呼。
這些分析出來的情況,朱棣也都很快就帶過去了,他只是覺得有一點很奇怪,非常奇怪不論是誰獲勝了,哪怕是前者,這個對農民起義偏向于推崇態度的首領,而且認為可以從農民起義中吸取經驗教訓的人,那這些觀點也都應該是在他還在打天下的過程中啊!
等到奪取了天下之後,身份改變,情況變化,那對待農民起義的態度也就該變上一變了——
天下都已經是自家的了,那怎麼可能繼續鼓吹什麼農民起義,什麼揭竿而起?那不就是在鼓動人造自家的反嗎?!
天底下就沒有這樣的事情!
就像是大明的太祖皇帝——誰能說太祖皇帝不是農民起義起家?太祖皇帝在打天下驅逐蒙元的時候,也推崇農民起義過;但是等到太祖皇帝稱帝建號,那自然就不能這麼做了,太祖皇帝的態度也自然發生了變化,和白蓮教割席、批評其他不願意歸順的隊伍,也是理所應當之事。
凡是看得明白情況的人,都不會奇怪太祖皇帝的改變。
按理,這個日後的可能是領導了一次農民起義的首領的態度也應該是這樣的。
在打天下的過程中,自己的立場就是這樣,那當然就要支持農民起義,鼓勵大家都來參加自己的起義軍,壯大力量;但是等到稱帝建號,等到情況改變,等到自己的身份發生了變化……那對待農民起義的態度和立場自然而然也就不同了!
他不應該繼續這麼鼓吹農民起義了!
如果他不明白這一點,那他還如何坐得穩皇位,坐得穩江山?他的子孫後代又如何坐得穩這個江山?
只要他勝利了,他就不應該不可能不懂這一點!
而且,就算他不明白,難道他的輔臣謀士將領們也不懂得規勸主公嗎?
這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看起來,這個首領,好像就是在一直鼓吹宣揚農民起義,支持農民起義……
朱棣完全不能理解,他想不明白,他理解不了。
怎麼會這樣?如何會這樣?
那個運輸大隊長的態度才應該是更正確的——可應該是獲勝的這一方,為什麼會這樣?
這完全不對,完全不對!
如果說在獲勝後這樣依舊支持農民起義,贊揚農民起義,那他們到底是如何坐穩這個江山大的?
朱棣不由得對此極為好奇——要是能夠知道這其中的奧秘,知道他們到底是如何坐穩江山的,那大明也不是不能學習學習。
畢竟,如果說一個在統一天下之後的朝廷依舊贊賞農民起義,這樣的情況下,依舊能夠坐穩江山;那大明在面對內部的民變的時候,是不是也就有辦法能夠坐穩江山了?
那大明的江山即便不能做到千秋萬代,可也必定能夠長長久久!
喜歡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