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其實也不重要了……反正張士誠要是真的能夠投降,那起碼大家就不需要打這一仗了,就能少死上一點人,也算是好事兒……”在吐槽完了朱元璋的做法之後,有人又嘆道。
如果張士誠真的選擇投降,那帶來的好處確實多多,所以朱元璋才會選擇嘗試性招降,他們也比較認同這種做法。
至于說張士誠?張士誠日後的結果?
那關他們屁事兒!
反正這張士誠, 現在也不是什麼多好的東西,那死了也就死了唄——就算朱元璋真的是張士誠前腳投降,他後腳就把張士誠殺了,他們也不在乎。
“只要能夠少死上點人,那就都行啊……”有老婦人聲音顫顫巍巍地道。
【六月四日,張士誠所部在平江府的山塘和朱元璋所部交戰,大敗。】
【當時,張士誠被圍困的時間已經很久了,于是,他想要嘗試看能不能突圍出來,搏一個生機。因此,他派遣人前去探查城池周圍的朱元璋所部的情況,結果發現,在城池左面,這邊的朱元璋所部軍陣嚴整,不敢輕易發動進攻。】
【因此,張士誠覺得,自己可能還是有些機會的,他派遣徐義等人暗中從西門出城,試圖對朱元璋所部發動一場突襲,然後,又奔向了常遇春的大營。】
【但這一次突襲並沒有真正實現“隱蔽”,還沒等他們殺到常遇春的大營,常遇春就已經知道了有張士誠所部沖著自己而來的消息。他分出了一部分軍隊,插到了這支張士誠所部的後方,斷掉了這些人的歸路,隨後才開始和這部分人展開戰斗。】
【可雖然雙方都想要干掉對方,可偏偏,這一打起來,好長時間都沒有分出勝負來。】
【因此,張士誠選擇派兵支援,甚至他自己都親自率軍前往了山塘。】
【看起來一切都挺順利的,但是這里面有一個大問題,一個應該在作出決斷之前就注意到並想辦法解決的問題——山塘這麼個地方啊,這可不是個什麼繁華的好地方,也因此,這里的道路非常非常狹窄,根本進不去。】
【張士誠于是命人暫時往後退一退,等等想想辦法。】
【結果,這個時候,常遇春的兵馬沖出來了!他們听從常遇春的指令,一起不斷追擊張士誠。】
【而結果就是,張士誠大敗特敗,他麾下的人馬在這一塊兒溺死的數不勝數。】
【這些人中,,還包括了張十八親信中的親信,號稱“十條龍”的存在——這群人叫做“勇勝軍”,十條龍是外號稱號,而這群人呢,都是都是倉夫當中非常擅長盜竊的人,平日里張士誠就時常給他們豐厚的賞賜,還能保證這群人都穿上銀鎧錦衣……】
【就這麼一支親信軍隊,全都折在了這里,死在了錢萬里橋下面。】
【甚至,就連張士誠本人,都差點交代在這一戰里面——當天,他的戰馬受驚落水,他本人跟著一起掉進了水里面,差點就被淹死了,還是親兵找到了他,把他拉了出來,然後帶著他逃回了平州城內。】
劉徹不由得翻了個白眼︰“這戰前的探查到底是怎麼做的,能產生這麼大的紕漏?”
突圍不突圍,這個決定暫且沒什麼可說的,反正是張士誠自己看自己的情況,自己判斷朱元璋那邊的情況,然後做決定唄,因人而異——雖然其實也有相應的更好的選擇吧,但是這里就沒必要說了。
而選擇突圍的方向,城門等等,也都是一樣的道理。
包括後來,想要突圍,結果卻和朱元璋在那邊的軍隊纏斗許久,根本分不出來勝負……也是一樣呃。
那問題在哪里呢?在張士誠派兵支援,自己親自率軍前往山塘,結果卻竟然被堵住了進不去的時候!
他張士誠戰前的探查偵查究竟是怎麼做的?他戰前的情報收集以及分析判斷、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又是怎麼做的??
這山塘的道路狹窄,這可不是什麼千變萬化、瞬息萬變的東西,和戰場上的戰況不一樣,和敵軍方面的戰術布置和臨陣反應也不一樣。
——這個地方的道路,基本上,那完全就是固定的、定死了的東西!
是寬闊是狹窄,是平坦是坎坷,是一眼能夠望到盡頭,還是彎彎曲曲根本看不見前面的情況,周邊是樹木繁盛還是空空蕩蕩……這些東西,基本上都是固定的,都不是什麼短時間能夠改變的。
這可是地形地貌!
若說人能不能改變地形地貌?那當然是可以的,劉徹對此很清楚。
比如說,把道路拓寬;比如,在沒有道路的地方生生搞出來一條路;比如,把崎嶇坎坷的道路變得平平整整……甚至比如,把山頭削平等等。
但是以上這些,無一不是需要長時間才能辦到的事情。
要是來上個十天半月,來上個一月三月,來上個一年半載……那上面的這些情況,那確實是都有可能發生,早前的探查情況就不能直接作數了。
可如果只是短短的時間,那這些事情就不可能真正做到——瞬息之間、短時間內改變地形地貌,豈是人力所及?
劉徹想到這里,又不由得想到了那所謂的“後世”︰但是,等到能夠造出來這樣的存在的後世,這種短時間內改變地形地貌的事情,是不是就有可能能夠做到了呢?
他心里面暢想了一小會兒,又把思緒拉了回來。
——總而言之,這朱元璋所部是不可能短時間內把當地的情況來一個大變化的。
他們能做到的,應該是比如在路上堵上石塊兒、把路搞得坑坑窪窪之類的,但要把一條本來寬敞的大路直接變成了非常狹窄甚至難以進軍的小路……
那不可能。
因此,這完全就展現出了張士誠這邊的問題——這路這麼窄,甚至影響到了正常行軍,這就是關鍵的地方,是關鍵的情況;但是這種情況,你怎麼在帶兵過來之前根本沒有探查到?
你手下的那些人是干什麼吃的?你張士誠又是干什麼吃的?
手下的人不能探查到關鍵情報,而且還是擺在明面上的關鍵情報;張士誠本人在做決斷、做判斷的時候,又不能想到這方面的問題……
結果,直接親自帶兵過去,又被堵在了山塘外面進退不得……
“朕要是朱元璋,真得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