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官員們……說他們是讀書人,說他們風骨錚錚,但是問題是……事實上,從大家的生活經驗乃至這些故事和談天中的交流中可以看出來,許許多多的官員,好像其實根本不是這個樣子。
特別是那些位置還不算非常低的官員們……
那真真是……變臉的速度之快,讓人猝不及防,上一秒還在陰雲密布眼看著就就要大發雷霆了,下一秒就能和風萬里溫暖和煦……
上一秒還在哈哈大笑,暢快非常,下一秒就能說哭就哭,一點轉折都沒有,一點磕巴都不打。
不管是對普通百姓,還是對上級官員,那都是能做到這個效果。
而這些情況,放在兩軍交戰,一方不敵,然後不好說到底是要歸降還是要死戰到底的時候,那更是相當常見。
那些真的說是要死戰到底就死戰到底、最終戰死的官員,以及那些說自己要投降那就是投降、不搞什麼其他花活的官員,不用多說;但除了這些,也確實有一些前後不一的——主要是那些前腳說要死戰要死要活、後腳就真的投降了的比較多。
這也確實讓許多百姓們難以判斷,這個官員他到底是真的想要投降,還是說時局所迫、雖然不願但是最終還是不得不投降……
“別的官員我不好說,但是這個李伯升吧……”有人笑了,語氣肯定,“反正我覺得,他就是做一做樣子而已,根本不是什麼真心誠意不願意投降、真心誠意覺得自己不能背叛張士誠的。”
“你們看,他要自盡,這沒問題,他選擇用自己的刀自盡,也同樣沒什麼……但是要是想要自盡,那直接抹脖子不就完事兒了?速度快一點,在拒絕那些人的招降之後,立刻拔刀出鞘,然後直接往脖子上砍……這速度多快?難道還有人能夠阻止得了?就算有人撲上來了,那他也已經抹了脖子了……”
抹了脖子,那就是十成十的沒救了,神醫再世也不行!
這樣一來,多簡單?多快速?還需要擔心什麼自己沒法自盡被旁人阻止?根本不可能的!
不要什麼擺出來個樣子,然後說半天話——你都把刀拿在手里面了,結果卻一直說說說說說,沒有什麼動作,那不就是擎等著周圍人看出來你要自盡、然後做足了阻擋你的準備嗎?
也不要比比劃劃地準備往身上什麼其他地方捅——一來,你也不好說自己能不能捅準了,萬一半天捅不進去呢?二來,,這種方式自盡的速度到底不快,說不得痛苦也要更多,何苦?
所以,在他看來,這個李伯升就是純粹的做樣子而已!
可能,就是為了給自己博取一個好名聲,一個忠義的名聲,想要投降,但是又不想丟了名聲丟了臉面……所以,最後來了一個似是而非的自盡——我可是想要報效張士誠對我的恩遇的!我是打算自盡的!我不可能背叛張士誠選擇投降的!
但是沒奈何,誰讓我被人給阻止了呢?……
“也對啊!”有不少人都很贊同這個觀點,有人便道,“你們看,後來這個自盡被阻止之後,他也沒說要繼續找機會自盡,而是就那麼沉默著看著其他人選擇了獻城投降,最後他自己還跟著投降了……”
這難道是一個絕對不願意背叛、想要自盡的人的表現?
這種人,就算沒能自盡成功,那也不可能就這麼眼睜睜地看著其他人選擇獻城投降吧?
或者,就算他知道大勢不可逆轉,其他人獻城投降乃是必然的事情,那他也不可能就這麼沉默地接受了吧?
如果必然的結果是投降,他阻止不了其他人,那麼,他難道不可能在這個最終的結果到來前,先了結了自己的性命,全了自己的忠義?
這完全是非常有可能且非常可行的事情啊!
這種人,又不是沒有——知道自己不可能阻擋某些事情的發生,但自己寧死也不願意成為做下這些事情的人的一員、也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那就自盡了吧。
一樣是忠義,同樣沒有背叛。
所以,李伯升那就是純粹的裝樣子唄!
【十一月十一日,徐達領兵前往平江,一直走到了南潯,張士誠部下王勝歸降。十三日,朱元璋所部包圍了吳江州,城中官員將領歸降。】
【十九日,包圍了杭州一段時間之後,朱元璋所部奪取了杭州,三天後又獲取了紹興。】
【這兩個地方同樣基本上是城中的守軍和官員直接選擇了歸降——杭州這邊,鎮守余杭地區的謝三、謝五之前就投降了李文忠,隨後,當地的平章和同僉直接奉上了張士誠授予的大印,歸降李文忠,李文忠繳獲了士卒兩萬、二十一萬石糧食、六百匹馬。】
【而在紹興那邊,李文忠接手了杭州之後,派人招降紹興,過程非常順利,紹興的守將和官員非常果斷且干脆的選擇了投降。】
【十一月二十三日,朱元璋所部又打下了嘉興路,這一次有作戰有歸降,對方發現打不過後也果斷選擇了投降。】
【十一月二十四日,徐達等人率軍包圍了平江。】
“張士誠這邊,軍心是真的不行了,人心散了啊!”趙匡胤嘆息道。
看到這里,目之所及,盡皆是投降投降投降……這還能說什麼呢?這還有什麼話可以說呢?
走到這一步,不論是什麼地方,不論是哪一座城池,這些地方的官員和守軍們,心里面想的恐怕都早已不是如何奮勇作戰、好好守城,從而挫敗朱元璋所部——不管是徐達那邊還是李文忠這邊——的銳氣,讓他們不能獲勝,從而提振一下自己這邊的人心和軍心,建功立業……
真的,恐怕是沒有人還在這麼想了。
之前的他們,估計確實是這麼一個思路,想要建功立業,,想要立下戰功,想要對外擴張,想要擊敗朱元璋讓自己更進一步……
但是現在?這些人心里面還能有什麼想法?
之前那麼多地方都堅持作戰、頑強抵抗,但是最終有哪一個獲勝了的?有哪一個真的抵擋住了朱元璋所部的兵鋒了呢?
沒有,一個都沒有!他們想要攻打的地方,他們都打下來了!
而接下來,張士誠本人親自出動,竟然都沒有獲得什麼正面效果……這不打擊軍心士氣,還有什麼能打擊?
更不要說,徐達還拉出來了那麼多俘虜的將領……這些直接影響到了湖州內外的張士誠所部,但是再往其他地方走,這件事情,難道沒有傳過去?就算他們不自己傳,徐達他們難道還不會專門傳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