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昭假托太後的旨意,到萬勝被吊死,中間一定一定是有一個過程的!
這個過程,可能是萬勝不相信,要帶著自己的人手入宮,或者帶著自己的人手去軍隊,或者要召集自己的心腹等等;然後,他沒法離開自己府邸,或者沒法召見自己的心腹……
接著,明昭就帶著不少人——或許是明昭的心腹,或許是張文炳的人手,或許是宮中的人手,也可能是不知道什麼來路的人——強行弄死了萬勝。
當然,也可能是先把萬勝騙進宮里面,然後再在宮里面把萬勝給殺了。
基本上沒有其他的可能了。
但就算是騙進宮里面這個方法,同樣需要不少人暗中大開方便之門。
“所以,這還是之前說的那樣,不只是明昭這一個和張文炳有舊的人想要弄死萬勝,還有其他人,其他不少人……”一個人嘆息,這簡直就是對他們之前的判斷的充分印證。
之前是怎麼說的來著?萬勝肯定要死,要他死的還不會只是一兩個人,也不只是和張文炳關系很好的人……人數不少,甚至可能大部分朝堂官員都參與了進來……
這些人,都想要解決了萬勝,一了百了。
所以,在發現明昭在謀劃著搞死萬勝的時候,不少人不著痕跡地給他大開方便之門,給他放水,給他提供人手和機會……
“所以,當皇帝,也是要有技巧的。”劉恆對劉啟道。
皇帝,天子,那當然就是天底下權力最大的存在,某種程度上,那確實是可以為所欲為——但這也只是“某種程度上”。
實際上呢,皇帝如果想要做什麼事情,也要看這件事情本身的性質、牽連到的群體等等,然後看看這些群體各自有什麼樣的利益關系,然後再決定這件事情要怎麼推行、相關的人群如何調動如何處理……
總之,需要考量的方面有很多,要想最後盡善盡美,那就需要盡可能地考量全面,處置全面。
如果說,皇帝真的違背了大部分人的核心利益——那說句老實話,這個皇帝恐怕是很難繼續當下去的。
不要說這是杞人憂天,危言聳听!
不說別的王朝了,就是大漢——高皇後崩後,是個什麼情況?呂家人剩下了多少?雖然這些都是呂家人而不是劉家人,但是吧,到底還是有些不一樣。就算不提呂家人,那麼,惠帝的那幾個兒子呢?那可都是姓劉的!
再往後,那些個半路被人推翻干掉的皇帝,又有什麼不同?
以及,一定要說的話,每個王朝走到最後,被席卷天下的農民起義推翻……這難道不能算是違背了大多數人的核心利益的結果嗎?
——皇帝坐擁天下,也要為天下負責,百姓們的要求比那些個王公貴族少多了,但不代表他們就沒有自己的核心利益,他們的核心利益就是要能活下去。
而當天下大部分百姓都活不下去的時候……皇帝也就要完蛋了。
至于說王公貴族們,他們是另一種核心利益……確實不如百姓們簡單,但是也不是沒有調動拉扯的方法,端看這個皇帝的手段如何,能力如何了。
簡而言之,皇帝,也需要技巧,可不能想怎麼干就怎麼干。
劉啟深以為然。
【當然,後續的情況就是,萬勝于國有功,百姓們都很悲傷,大多都更加同情他的遭遇;】
【同時,朝堂上也有人支持萬勝要求處死明昭——身在保寧四川省南充市閬中市保寧鎮)的吳友仁直接在保寧發表檄文傳至各個州縣,同時以“清君側”為名發動了反叛,聲稱“昔年我與夏主明玉珍從沔陽一路來到重慶,開邦建國,一同創立了不世之基業;今日朝中,竟然有人矯詔來殺戮功臣,我輩還能保全性命嗎?!”】
“……”朱棣翻了個白眼。
這吳友仁,他大略也有點印象,對于這人的這所謂“清君側”,他只有一個評價︰裝模作樣!野心勃勃!
要說自己當年選擇起兵靖難,那還真的是理由非常充分——想要清君側、輔助他的皇帝佷子,這當然不是真正的理由,估計也沒有多少人願意相信;但是,另一個理由確實是非常真實、非常真心實意的,沒有任何的作假和偽裝。
——他確實是要自保啊!要保住自己的性命,自己一家子的性命!
這可不是他找理由找借口,當時的那個局勢,其他藩王已經一個個被坑了下去,榮華富貴沒了都還算好,更有甚者,那是連全家的性命都沒了;還有幾個,雖然暫時還沒有丟了性命,但是諸如流放之類的情況,那沒了性命難道不是遲早的事情嗎?
建文帝,他的好佷兒,可是一直在虎視眈眈地看著自己這一家子呢!
所以,當時那個時候,那種情況,他想要自保,那真的不是一句空話假話。
甚至他可以說,在一開始的時候,他還真的沒想過自己就能打到那邊干掉佷兒成為皇帝,天地良心,他真的沒有!
倒不是說他沒有這樣的野心,但是吧,當時的他確實是沒有這樣的把握的。
最開始,他想的是要自保,要保住全家老小的性命,之後,如果能夠從他的好佷兒那邊咬下來一大塊兒肉,自己能夠擁有更大的地盤,那就真的是再好不過了。
但隨著局勢的變化,時間的推移,他確定了——自己也不是不能當皇帝啊!為什麼不能?為什麼不試一試?
但不論如何,朱棣可以保證,拍著良心保證,自己一開始的時候,嘴上說的自保,那都是真真切切的!
可不像是這個吳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