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概括確實是非常簡單,但又非常明了。
別的話都不用說,,只要一個“幼主”,就什麼意思都說明白了。
幼主嘛,就是那個樣子唄,常規的幼主存在的問題,這個明升身上也全都存在——太後或者權臣攝政,然後朝中不大平穩,底下人眼瞅著上頭不太行,所以各自小心思就都冒出來了……
“其實有時候,倘若太後手段不行,那還不如換一個可以的。”劉邦如此評價。
幼主即位,那就是要面臨主少國疑的問題——底下的人不可能不擔心,他們勢必要開始考慮這些問題︰如果這位沒能長成就沒了,那可怎麼辦?如果這位長大了以後水平不行、能力不行,那又該怎麼辦?如果這位長著長著心胸特別狹隘,完完全全不是國君應有的氣度,那他們還能怎麼辦?……
種種種種,問題點多了去了。
沒有成人,那大家就是必然會如此擔心。
而這里面還有兩種,如果這個幼帝年紀小小就展示出了過人才華,並且還有著卓越的政治眼光和能力,那情況就能好很多——這樣的主兒,如果不是意外,那怎麼著也能夠好好地活下來,別人等閑是不可能要了他的命的。
而有才能,又能夠活下來,那日後就不需要太多顧慮,只要效忠便是了。
但問題就在于,這種的“幼主”,那還能算作是普通“幼主”嗎?明升如果是這樣的一個繼承人,那麼這上面還能就簡簡單單用“幼主”兩個字就給他概括介紹了嗎?
不能的。
如果明升真的是這樣的一個驚世大才,那麼這上面必然是大篇幅地介紹,就算是圍繞幼主這個點,那也要說,“雖然是幼主,但是這個幼主和旁的幼主並不相同”。
但這上面真就是簡簡單單的用幼主一個詞給概括了。
那就是表示,明升這麼個幼主,和別的幼主也沒有什麼區別,大部分皇子小時候是什麼樣子,他也就是個什麼樣子。
僅此而已。
那麼,明升就是另一個可能了——一個普普通通、平平凡凡、並沒有什麼自幼便過人的幼主。
這樣的幼主,他就必然要哦面臨一個問題︰在他年紀不夠,能力不足,威望也不太行的時候,是誰來執掌這樣的一國大權,處理國中大事的?
通常而言,有這麼幾種選擇︰一種,就是太後攝政,由太後代替皇帝,執掌所有大權,臨朝稱制,治國理政,,等著日後時機合適了再把大權交給皇帝;
一種,就是明玉珍在死前召見一下、留個詔書,表示自己過世後由哪幾個自己的心腹大臣來輔佐自己的兒子,心腹大臣有幾個,分別是誰誰誰,各自又負責處理哪一部分事情……等到什麼什麼時候,就要把大權交還給皇帝;
上面這兩種,基本上就是大部分的選擇。
還有其他的方案,也基本上是在這兩種方案的基礎上進行一些調整,比如,,可能有時候有些皇帝在死前會把這兩種方案結合起來,也就是,太後垂簾,掌握一部分權力,但是也並非真正的臨朝稱制,而是需要和幾個大臣商議著辦事兒,而這幾個大臣就是皇帝的心腹,,他們各自再掌管一部分事情……
但不管是哪一種,太後,作為皇帝的生母——如果是生母的話,她的影響力是永遠也不可能徹底杜絕的。
當然,要劉邦來說,太後的影響力也沒有必要非要杜絕。畢竟,這又不是沒有好處。
如果太後的腦子清醒,非常敏銳,在政治方面也很有些手段,那麼,這樣的一個太後就能夠幫助自己的兒子、幼主坐穩皇位,保證這段時間之中的國家的安穩、朝堂上的大局。
至于說太後可能不願意放開手里面的權力,可能要等到太後沒了皇帝才能親政……那其實也不能算是個事兒。
天底下,就沒有只有好處而沒有壞處的事情,也沒有只有利益而不需要承擔風險的事情。
根本就沒有這種東西!
太後攝政,臨朝稱制,那確實就是有這方面的風險,甚至還有連帶著的外戚壯大、外戚專權的風險。
但這就是在兩種風險中衡量——太後攝政帶來的風險,和幼主即位、沒有太後和外戚看護幫助的風險。
在這兩種風險中進行權衡,在這兩種做法帶來的好處上進行衡量,最終,選一個相對而言好處更多、風險更小,或者說,,在當下更加合適、日後也不至于太壞的方法。
但不管如何,在劉邦看來,太後要是腦子足夠、手段出色,那都是更好的事情!
比起要一個無能的愚蠢的只能在後宮的太後,他還是更樂意要一個有能力又眼光有決斷、能夠走上前朝的太後。
明升這種情況……他覺得,也還是要一個這樣的太後比較好。
正值天下大亂的時候,內部的權力必須要集中,絕對不能分散,就需要一個有能力也有身份的人站出來!
皇帝年紀太小,那就讓他當一個象征,最適合拉著這個象征的人就是太後!
至于說大臣們……跟著明玉珍打天下的老臣們當然有能力也有威望,但是他們各自的身份都還不夠!不是說他們壓制下面的人身份不夠,而是說,他們彼此之間想要穩定的話,各自的身份都不夠。
若是大家都是好心,能夠一起好好交流,那這樣倒也不錯,互相制衡即可;但要是這里面冒出來幾個有別的心思的家伙,,暗中搞事兒,,明里暗里挑事兒……那其他的大臣是沒有這樣的身份和威望把這些人徹底壓住的。
政出多門,能是什麼好事兒?
因此,太後有能力還是要比沒有能力好。
而一個沒有能力的太後,要是還有那麼點權力……那還真的就不如換一個。
【幼帝嘛,那就是朝堂中各種風風雨雨。】
【明玉珍的妻子,彭皇後,也就是彭太後,關于她的記載很少,理論上來講,這應該就是一個普通的皇後,普通的太後,換言之,她並不能夠真正地影響乃至控制朝堂。】
【所以,在明玉珍死後,在明升即位之後,明夏朝中的大事兒那就是一件接著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