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搖頭。
開封府,汴梁,那確實不是一個在這種亂戰之時作為京城的地方啊。
從前往後,作為京城的地方,先是在長安,後是在洛陽,然後又在長安,加上洛陽……簡而言之,就是基本都在關中地區為核心,加上洛陽這樣一個有著天險又運送糧食也更加便利一點的地方。
而等到唐朝,關中地區就漸漸真的不太行了,所以唐朝的皇帝經常會跑到洛陽去,還帶著文武百官——關中地區的糧食等方面問題至少是他們這麼做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于如今,大宋為什麼會選擇開封府作為京城,那里面的原因很多。
其中一個,是延續“傳統”。
唐末之後,這個被稱作是五代十國的時期,這所謂的“五代”,除了李家人建立的後唐之外,剩下的四個都定都在開封,這幾代王朝的不斷建設和發展,已經把開封這個地方建造成了一個非常繁華、經濟發達且是政治中心的地方,同時,大部分人的心中也都認同了開封這個京城的地位。
換言之,這個時候的開封,已經是一個合格的京城了,把這里作為大宋的京城,省時省力,還能夠快速上手,不管是在政治方面,還是經濟方面,或者是軍事方面;同時也不用擔心天下眾人的態度——這麼多年了這里都是京城,大家沒有一點適應的問題。
畢竟,想要建造一個合格的京城,所花費的財力人力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能省一點錢當然還是要省一點錢為好,大宋在建國初期,真心沒有那麼多多余的錢可以用在這方面。
再者,開封是非常完備的一個水陸交通樞紐,既有黃河、淮河,又有能夠直通東南地區的主要河道惠濟河……
漕運就是開封府的絕對優勢,不論是東南地區的財賦糧食,還是天下各地的軍隊,全都可以通過這些河道快速運送到開封,保證開封城中糧食的供給、保證軍隊的即時調動,也保證大宋對各方信息的暢通。
再者,這種完善的漕運系統使得糧食等各種資源在路途中的損耗稍微小一些,可別小看了這“小一些”,這里損耗少一點,那里損耗少一點,最後加起來,可就是一筆可觀的數字了。
此外,就是大宋在建國初期,主要要處理的敵人也是位于南方,而不是北方——對于南方的敵人而言,大宋的京城的地理位置就完全沒有問題!
只不過,如果面對北方的敵人的話……
唉,只能說有利有弊,並且弊端會完全顯露出來吧。
趙匡胤嘆息。
在燕雲十六州不在自己手里面的情況下,在北方敵人的眼里面,開封那真的就是基本沒有什麼足夠的防御——除了一條黃河外。
當然,這里不是說黃河不夠險峻,黃河還是非常險峻的,但是只有一條黃河,那確實是不太夠。
作為平原地區,周圍沒有什麼險峻高山,沒有什麼峽谷,也沒有其他的天然地利,偏偏又是一個交通樞紐,這種地方,往往還有一個名字——四戰之地。
這種名字,一般情況下既證明了這個地方的地理優越性,證明了這個地方的重要——在太平年間,這種地方往往還是會比較富裕的;但放在隨時有戰爭風險的時候……
大宋面臨的就是這個問題。
所以,趙匡胤其實心里面一直有著“要不要遷都”的想法。
只不過,遷都這種事情,絕不是隨口一提的小事兒。
一來,選址方面大有講究,如果要從開封遷過去,那麼一定是這個地方比開封更好,不說方方面面都更好,至少綜合起來要更好——特別是在防御條件方面,但是同時,交通運輸也不能太差了。
這里,就排除了關中。
關中確實歷史悠久,但那地方已經不合適作為一個王朝的京城了。
所以,趙匡胤其實一直以來的想法是洛陽。
可是洛陽吧,也有洛陽的問題,比如,洛陽的交通運輸確實比開封差了一截,同時,因為在很長的時間中都不再是都城,所以洛陽自身的建設條件和開封更是存在了極大差距。
這就是第二個大問題了。
錢,錢,錢!
洛陽殘破。
想要把這麼一個地方變作一個合格的可以運轉的京城,要花費多少錢財?要調動多少徭役?要消耗多長時間???
這些,大宋能夠負擔得起嗎?
思及此,趙匡胤再次深深嘆氣。
他可還記得,在自己弟弟登基之後的那個發展中,蜀中就爆發了民變來著,要是他現在不管不顧一定要征發徭役跑去修築京城,那誰知道會不會提前爆發大規模的民變?
到時候,大宋可就不妙了。
燕雲十六州,還是燕雲十六州!要是這個地方能夠被奪回來,至少,奪回來一部分,那大宋面臨的局面都不至于這麼進退維谷,他也不至于這麼糾結。
當然,這些都是大宋的問題。
至于說故事中這個韓宋——趙匡胤真心覺得,他們此時此刻直接立刻遷都汴梁的做法確實不大聰明。
雖然說遷都到這里,倒是有一些鼓舞人心、加強士氣的作用,也很符合他們“興復大宋”的口號,但是問題是弊端要比正面作用大多了啊!
大宋如今沒有燕雲十六州,而那個韓宋,在這方面和大宋也沒有什麼區別——元朝朝廷還在那里,燕雲十六州同樣不在韓宋的手中,換言之,他們跑到了汴梁,一樣沒有什麼天險可依!
除了一條黃河。
但問題在于,如果方法得當,那只有黃河一道天險是真的不夠。
同時,韓宋的問題比大宋還要嚴重得多——雖然大宋定都在了開封,但是在開封北面,大宋還是有不小的控制範圍的,大量的城池都在大宋的治下,所以真要說起來,如果爆發戰爭,波及大宋本土,那距離開封也還有一段緩沖距離,足夠大宋進行軍事調動或者決定遷都等等。
可是韓宋……
洛陽不在他們手里面,西面他們也沒有控制多少地方,東面山東倒是在毛貴的控制下,但是看起來和開封等地的聯系非常危險,南面也不太好說……
某種程度上,此時的汴梁幾乎就是前線!
把京城往交戰第一線放,而且這個第一線還無險可依,這種做法真的是非常錯誤了。
這簡直就是生怕元朝軍隊不能從根子上把自己一網打盡,或者徹底摧毀啊!
大宋的開封府再怎麼無險可依,那也不是前線——古往今來,就沒有見過這樣做的朝廷。如果說是被打到京城附近也就算了,但這種主動往交戰之地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