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好官——主要包括三種,一種是清廉正直,為百姓發聲;一種是能力出色,雖然不怎麼清廉但是有底線,總之就是也不至于太過禍禍老百姓,總還能讓百姓活下去甚至日子能夠更好過;再一種是既清廉正直、又能力出色,不僅不禍禍百姓,還願意為百姓出頭、並且真的能夠給百姓帶來好處——都是會被百姓們交口稱贊,堅定支持的。
哪怕,這些好官或者重要人物,不一定符合本朝的官方說法。比如,那竇建德和唐朝可完全不是一路人,但是就是有百姓給他立碑建廟……
脫脫此人,雖然大家不能夠怎麼評價他的能力水平,也不能斷言如果他還在任就能夠給元朝帶來多大多大的好處。讓元朝延續多少多少年……但起碼,他確實是有一定能力,能夠穩住自己地位一段時間,並且推動一些改革,然後推動黃河治理,等等等等。
以及,他也確實是想要元朝更好一些,為了元朝續命,同時也沒有說心懷不軌想要干掉皇帝自己上位、或者扶植他人上位……
總而言之,在他被元順帝突然發難搞下去之前,脫脫的形象——對于想要元朝繼續下去的人而言,都還是頗為正面的。
或許,他如果再在位掌權幾年,他就會做出一些錯誤的決策,直接影響眾人對他的看法和評價;也或許,等他再過上幾年,他就會生出來其他想法,變得只知道爭權奪利享樂奢靡,或者想要獨攬大權架空皇帝……
這些都是有可能的。
但問題就在于,在他變成這樣之前,他就已經沒了!
還是被元順帝這個他效忠的皇帝,在他領兵出征的關鍵時刻,緊急處理!
這就等于將脫脫的一生直接蓋棺定論——這怎麼能不讓元朝軍隊的將士心里面不滿,為脫脫抱不平呢?
今日,對元朝忠心耿耿、對朝廷拼死效忠、還有能力有眼光的脫脫被皇帝這麼猜忌處理掉了,那日後他們呢?他們或許不會權力大到能夠被皇帝猜忌的那一天,但是皇帝能夠這麼隨便的搞脫脫,如何不能夠隨便發布一些命令然後影響他們?
“這其實就是非常正常的邏輯,甚至都不需要感情因素,只需要進行一下邏輯推斷,元朝軍中就一定會產生其他想法。”還有人直接如此認為。
哪怕這些元朝軍隊和脫脫沒有一丁點情分,在看到脫脫的下場的時候,也不可能沒有什麼影響。
眾人認同點頭︰“那可不,咱別的不懂,離壞的遠一點,離好的近一點,那還是明白的。”
趨利避害嘛,太簡單的道理了,甚至不是道理而是本能。
“反正出了這種事情,誰還能傻不愣登地繼續給元順帝效忠?都知道他是個什麼人了,也知道他現在就喜歡那些溜須拍馬說好話的小人,怎麼可能還有人願意試一試自己的脖子硬不硬?就算還有這種人,那也是少數。”更有人頗有些幸災樂禍。
“哈哈哈那可不,反正元朝的風氣本來就不好啊,現在再來一個脫脫,那風氣只能更壞!”聯想到之前提到的,元朝內斗成風,換了一大堆皇帝,就能夠明白他們之前的風氣究竟是個什麼樣了。
這種風氣,本來就難以讓什麼有志之士願意效力,現在好了,連脫脫這種蒙古人自己人也被干掉了……
【至正十五年——其實這一年也就是龍鳳元年,二月份的時候劉福通擁立韓林兒稱帝建號——正月一日,滁州必須面對一個關鍵問題︰糧食不太夠了。】
【雖然目前還有的吃,但以當前的存量和已有的獲取糧食的渠道來看,過不了多長時間,滁州就要面臨缺糧的嚴峻問題了。】
【這種問題可不小,自然要在早期就予以解決,因此,郭子興屢屢召集眾人商討應對方案。】
【在這個過程中,郭子興提出了許多方案,但大部分都是走不通的那種;朱元璋也多次進諫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郭子興基本都不理會。】
【很難說這到底是郭子興忌憚猜忌朱元璋,不想讓朱元璋因為提出什麼有效的計劃然後得以繼續提高威望呢,還是說他只是單純的不想讓有人能夠表現得比自己更加出色,更加有能力……總歸他是不听朱元璋的。】
【這種情況一多,朱元璋也不是沒有想法和心氣的人,因此,有一天,郭子興打算商討出兵的事情,于是派人召朱元璋過去,但是朱元璋直接就表示自己身體不好,略感不適,好像不是很能夠商議軍國大事的樣子……】
【直到郭子興派人召見了三次,朱元璋才前去參與會議。】
“糧食問題,那確實非常重要。”劉邦點頭,如果遇到可能的糧食危機的話,自然是要盡早解除為好。
畢竟,誰也不能保證接下來到底會發生什麼事情,可能這些糧食目前看著還能夠吃一個月兩個月,或者緊著點吃還能吃三四個月,但是這也都是目前的情況。
如果接下來發生什麼意外呢?如果不能按照原本的方式來計算糧食消耗了呢?
比如,可能的糧食出現損毀,導致倉庫里的存糧大量減少,原本還能吃幾個月的量直接打對折——至于說這個導致糧食出現損毀的原因,那非常多,可能是外敵入侵,也可能是天災導致,總之都不能保證一定不會發生。
再比如,可能城中的人口突然增加……雖然理論上滁州城可以限制外面的人再入城,增加城中的負擔,但是在進行全盤考慮的時候,還是必須要把這一點考慮進去的。
總之,只要發現糧食存在不足的可能,那就必須要想辦法來解決了。
——只不過,這個滁州內部的情況啊……
劉邦只能搖頭。
喜歡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