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劉福通那邊,又有新動向。】
【在起義四年後,至正十五年,劉福通開始尋找韓林兒——也就是韓山童的兒子的蹤跡。】
【當年,韓山童和劉福通一起打算起義,但因為消息走漏,韓山童直接被元朝官府殺死,他的妻子楊氏和兒子韓林兒逃奔山林藏身,而劉福通則是帶著余部前往潁州繼續起義。】
【如今,將近四年過去,劉福通所部有了新的發展,便開始尋找韓林兒。】
【至于為什麼要尋找韓林兒……那則是因為劉福通認為,自己的隊伍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完全可以效仿徐壽輝和彭瑩玉所部,建立政權,建號稱帝了——徐壽輝和彭瑩玉所部作為第一個建立政權的紅巾軍隊伍,當年可是在起義沒兩天、至正十一年的時候就建立了政權。】
【以及,為什麼劉福通一定要找到韓林兒建立政權,而不直接自己選擇自立稱帝、自己當皇帝……這屬于一個歷史遺留問題。】
【當年,韓林兒的父親韓山童和劉福通一起起義,而韓山童是白蓮教的教首,多年宣傳布道,傳播教義,發展信徒,積累下了非常深厚的聲望;就連發展起義軍,其實也離不開韓山童這個白蓮教的教首。】
【于是,在當年決定起義的時候,韓山童和劉福通等人打出來的旗號,就是說“韓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孫,應當掌管中原”——在這個時候,就已經把這一支紅巾軍內部的名分定了下來,也就是韓山童應當是首領,也是日後的皇帝。】
【現在,雖然韓山童本人早就死了,而劉福通這麼幾年領兵征戰,同樣有很深的威望,可是當時的那個名分依舊沒有被改變。】
【所以,劉福通還是要找到韓林兒。】
【最終,至正十五年二月,劉福通最終在碭山夾河找到了韓林兒——碭山,也是朱溫的故鄉。】
【隨後,劉福通把韓林兒和他的母親迎到了亳州,擁立為皇帝,號稱“小明王”,國號為宋,改元龍鳳,並且定都于亳州。楊氏則為皇太後。】
【同時,作為新的王朝,劉福通等人又在亳州修建了宮闕,據說其木材是從鹿邑太清宮上面拆除下來的——沒錯,就是那個被認為是老子誕生地的河南周口鹿邑縣的太清宮,早年叫做老子廟,後來改名太清宮,這個太清宮最開始建立于東漢、其後在唐朝大規模擴建、宋朝重建、金朝重修、元朝維護……】
【不過目前存在的建築已經是明清時期的建築了,元朝末年太清宮也損毀嚴重。】
【說回正題,政權建立後,就是設置百官,劉福通、羅文素兩人為平章政事,杜遵道、盛文郁兩人擔任丞相,劉六——劉福通的弟弟為樞密院事。】
李淵再次被後世的發展撞得眼前一黑︰“老子廟怎麼了?老子廟怎麼也沒了???”
太清宮,或者說老子廟擴建這件事情,就是從他開始的——在建立唐朝,並且追認了老子李耳作為祖先之後,李淵就順理成章開始著重建設關于道教和老子的各種內容,其中,號稱老子誕生地的鹿邑老子廟,自然是發展建設的重點對象。
沒錯,這個時候,這個地方還叫做老子廟,根本不叫做太清宮……但是一听到太清宮這個名字,李淵就覺得不錯,他打算提前把這個名字改了……
總之,李淵是在認真建設老子廟的。
作為被追認的先祖,李淵直接在老子廟在漢朝隋朝的基礎上進行擴建,擴建的規格是祖庭的規格,“特起宮闕如帝者居”,甚至直接將之當成了太廟去建設,宏大程度堪比皇宮。
可以說,在這件事情上,李淵還真的是花費了不少心血的。
既然花費了心血在里面,那即便他這個先祖的追認好像不那麼可靠,但也有了許多的真情實感——人就是這樣的,投入了不少精力錢財心血的人或事,總會更加真心實意更加在意一些。
李淵也不例外。
因此,他現在對于老子廟,或者說太清宮在日後真的被毀的事情,充滿了不願意接受的情緒。
太清宮竟然連唐朝末年都沒有挺過去!宋朝就重建了!
……所以,果然又是那群藩鎮割據和黃巢干出來的好事兒麼。
後來重建,但是宋朝,或者說北宋那個見鬼的宋徽宗宋欽宗搞出來的事情,估計也不能讓太清宮好過,恐怕也遭遇了不小的損毀;然後金元繼續保護……
怎麼元朝末年就又大規模損毀了?
還損毀到了這什麼劉福通和韓林兒能夠直接拆掉太清宮的木材然後用來建造他們自己的宮殿?!
——這幾個人這麼干,就不怕什麼報應嗎啊啊啊啊啊!
作為漢朝的皇帝,劉秀完全沒有李淵那種心情。
他只是對于唐朝大規模擴建老子廟好奇了一瞬,但轉眼他就想到了唐朝皇室姓李、而老子也姓李這件事情,接著就想到了李家追認先祖之類的操作……于是,轉眼就把這件事情扔到了一邊。
現在,讓劉秀有些感覺微妙的事,是韓林兒和劉福通這個新政權的官員設置問題。
劉福通擔任平章政事……這應該沒問題;但是又搞了個丞相的官職,而丞相那個位置上,塞了兩個人,竟然都不是劉福通……
這本身官職設置就有點混亂,而同時這些人員的選擇——真的不是預示著可能的內亂嗎?
目前來看,劉福通選擇立一個韓林兒,只是不得已之舉,他或許和韓山童還有幾分情誼,並且韓山童手中也真的有自己的權力;但是韓林兒,他和劉福通可沒什麼感情。
真的要有感情的話,能夠起義四年了才去找人?
所以,韓林兒就是不得已之下的一個純粹的傀儡,一個人形圖章而已。
但是韓林兒這個人,又是什麼想法?
他願意老老實實當一個傀儡皇帝,過一過順遂的生活,其他萬事不管嗎?
紅巾軍中其他人的想法又是什麼樣——劉福通還必須得選擇擁立韓林兒,就意味著紅巾軍中一定有人不願意見到劉福通本人直接成為新君,不管是單純反對劉福通、還是真的還記著韓山童,總之在紅巾軍內部應該還是有一部分人並不完全和劉福通步調一致。
這樣的話,這種官職任免,人員選擇,真的不會是一場風暴的前奏嗎?
喜歡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