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兵瘋狂找人頭邀功請賞一段時間後,童貫等人決定對幫源洞發動進攻。】
【四月二十四日,將領劉鎮等人帶著一支精兵率先發動攻勢,在其余兵力的掩護下,他們成功突破了起義軍扼守的小道,沖破了埋伏在崖壁上進行阻截的起義軍的防線,隨後,還成功燒毀了不少起義軍建立的廬舍。】
【大火燃起,煙霧冒出,王稟等人在洞前也都看到了燎煙,這是他們事先約定好的進攻信號,于是,幾人也帶兵攻入幫源洞之中,與劉鎮合圍夾擊起義軍。】
【起義軍腹背受敵,雖然依舊在奮力轉戰,最終還是不敵官兵,被斬殺七萬余人。】
【在進攻的過程中,由于幫源洞是一群石洞,方臘躲在石洞之中,官兵根本不知道他在哪里,且幫源洞內部道路復雜,官兵也很難在短時間中成功繞清楚這其中的所有石洞。】
【因此,一時間,童貫等人還真的有些犯難。】
【而這個時候,有人出了力︰韓世忠。】
【這個名字那也是相當有名,作為後來南宋對抗金朝的重要將領,韓世忠對宋朝的貢獻非常大。而鎮壓方臘起義,韓世忠也參與其中。】
【此時,韓世忠在軍中擔任裨將,他“潛行溪谷,問野婦得徑”,然後就帶著一些精壯士卒殺入了方臘所在的洞中,成功殺死了數十人。】
【如此,方臘所在地便被宋軍知曉了。】
【四月二十七日,方臘和他的妻子邵氏,兒子方亳、宰相方肥等五十二人被俘。方七佛等人逃走。】
【被俘後,方臘等人被押往了京城,並最終在八月二十四日被處死。】
【至于具體是誰俘獲了方臘,是韓世忠或者是其他人,這一點無從得知。】
【而在方臘被俘後,剩余的起義軍各部也依舊在各地繼續戰斗,並沒有直接選擇投降。】
“所以,確實是金國入侵了大宋,最終大宋不敵那個金國,以至于最終被迫變成了南宋?!”趙光義覺得自己已經找到了正確答案。
就是這個金國,導致了北宋的滅亡,以及在日後還會和南宋進行長時間的對峙。
不然的話,韓世忠這個被定論“非常有名”“對大宋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的人,他的重要貢獻不會是“南宋對抗金國”——一個有名的重要將領,他在人生中的主要戰爭、主要作戰對象,往往就是這個王朝在這一段時間內的核心敵人。
金國,確實非常符合這個條件。
而看大宋的後半部分被直接以“南宋”概括,也能夠得出一個答案︰大宋在日後沒能回到原本的疆域之中,退守南方,是一個長期的、持續的、未能改變的狀態。
當然,既然確定了導致大宋從北宋變成南宋的罪魁禍首在于這個金國,那一些問題也就可以得到解決了。
比如,為什麼趙佶和王黼等人要在這個時候北上伐遼——他們難道有什麼充足的把握和準備嗎?他們為什麼會覺得這個時候是北上伐遼的好時機?
如今看來,這顯然和這個新出來的金國密切相關。
在遼國的內部,出現了變數,一個新的勢力崛起,並且與遼國處于敵對狀態、雙方必定是只有一方能夠獲得最終勝利的不死不休的情況,而這個新的勢力,就是金國。
所以,遼國陷入了巨大的內亂和戰火之中。
這個時候,或許是大宋內部最先看到情況,想到了大宋可以趁此大好機會,北上伐遼,奪回燕雲地區,甚至還可能獲得更多……遼國現在處于這樣大的內亂之中,必然是不可能如正常狀態下一樣應對大宋的攻勢的,甚至,他們可能都沒有力量去應對大宋的進攻。
這就是再好不過的機會了。
也可能,是金國那邊先看到了情況,他們覺得大宋和遼國也是敵對狀態,屬于是可以嘗試拉攏一下的對象,如果能夠成功拉攏大宋,那他們就能夠更有把握地消滅遼國,並且不用擔心大宋在他們和遼國鷸蚌相爭之後,來一個漁翁得利;或者,不用擔心大宋被遼國拉攏過去,導致他們腹背受敵,要同時面對兩個敵人。
所以,他們決定聯系大宋,想要說服大宋支持他們,在這個時候發兵北上伐遼。
不管是哪一方最先起了這個心思,最終,顯然金國和大宋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了一致——不好說有沒有定下正經的文書,但估摸著雙方確實有了一定的默契。
……當然,也可能這個“默契”,只是大宋自以為的……
不論如何,趙佶等人都覺得這確實是個好機會,能夠嘗試發兵奪回燕雲地區,還能順帶削弱一下日後可能會取代遼國的金國的力量——沒有燕雲地區,對方的力量就是要打一個折扣的。
不過,大宋這個選擇最終的結果並不好。
趙光義還不能斷定到底是哪個方面、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大宋到底有沒有奪得燕雲地區?
後來雙方交戰,是完全是因為這個金國翻臉不認人、背信棄義,趁著大宋剛剛發兵虛弱的時候趁虛而入?還是大宋自己在某些地方有什麼問題?
大宋最終還是變成了南宋,是因為在北上伐遼這一戰中損耗太大,還是因為大宋軍隊本身的力量就是不太行,打不過金國?
從北宋變成南宋,經過了遷都這一環節,那大宋是看到局勢不妙,所以選擇提前撤離,就像唐朝一樣,離開原本的京城;還是說,真的被金國打到了京城這邊,所以不得不選擇遷都?
以及,金國到底是從遼國的什麼地方冒出來的?
至于殺良冒功,趙光義並不覺得這是什麼重點——大宋在如今的整個軍隊體系下,殺良冒功的事情並不多,非常少,以文抑武的情況下,哪個軍中敢于搞出來這種事情,那絕對瞞不過去,也絕對會受到懲處!
有各種法令條例在那里,有巨大的風險在那里,誰會干這種事情?
至于說方臘這件事情中的殺良冒功,那還是那句話,有趙佶這樣的皇帝在那兒,有童貫這樣的主帥在那兒,又有王黼蔡京這樣的大臣作為宰相引導滿朝的風氣,出現殺良冒功的事情確實不算奇怪。
但這只能算是特殊時期的情況,正常狀態下,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殺良冒功的。
而想要解決這種殺良冒功,好說,只要不要出現趙佶這樣的皇帝,滿朝上下不要是王黼蔡京這種奸臣,就可以了。
喜歡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