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穆宗是誰?對李隆基之後的唐朝皇帝基本都沒有印象……)
唐憲宗的兒子,唐憲宗就是李純,李純和唐憲宗這兩個名號應該還是有點名聲的吧……唐穆宗叫做李恆,至于說他這個皇帝當的怎麼樣,反正評價不怎麼地就是了
李純?唐憲宗?就是那個“小太宗”?
是他,就是他
還真是他,說起來,要不是這個小太宗的名號我還真記不住
唐憲宗創造了元和中興,算是唐朝後期一個不錯的皇帝了。但是晚年也出了岔子,前明後暗,經常打罵或者殺死身邊的宦官,最後是被好幾個宦官聯合起來殺了的
……懂了,反正這種皇帝剛開始好好的後面變得不怎麼樣的還挺多
所以,這種宮人太監其實也算宮人吧)殺死皇帝的事情已經很有先例了?那怎麼後面的皇帝還不知道吸取教訓,比如我們的某位“我的錢”道君皇帝?
其實很可惜,那些宮女沒有成功……
確實很可惜,就差一點,差一點就能成功了
說起來“我的錢”陛下是篤信道教,然後煉丹;李純這個人呢,是先深信佛教,為此還迎佛骨,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就是因為反對這件事情,然後,為了長生不老,李純又信了道教,也開始煉丹,煉丹之後就開始打罵宦官殺宦官……
李純干出來的抽象事兒又不只是這個,那個太子妃不是皇後而是貴妃的就是李純,但是李純也沒有立皇後,他就是不想讓郭貴妃當皇後
為啥?
可能是因為郭貴妃是郭子儀的孫女?他覺得這種外戚的影響力太大了?不知道
郭子儀啊,怪不得
……
說起來,唐朝皇陵到底是誰盜的?我是說那種大盜墓賊,小的零零散散的就不說了
啊,這里面有好幾種說法,有說是黃巢挖的,有說是朱�挖的,還有說是溫韜挖的,好像支持溫韜挖的這種說法的人比較多一些
還有這麼多說法?難道沒有記載清楚嗎?
反正大部分應該是支持溫韜挖的這種說法唄,其他的兩種支持者也不多
黃巢就不用說了,反正就是他進了長安之後可能想要挖皇陵來著,然後乾陵是沒有挖成功,但是有人認為,這也不能說黃巢對其他唐朝皇陵沒有挖掘成功啊,至于說證據,有人是用高駢當時的一個奏折中提到挖掘皇陵的事情作為證據的
然後朱�,朱�的年代就要早了,他是涇原兵變,唐德宗跑出去之後佔領了長安,唐德宗在自己的詔書中曾說︰朱�反易天常,盜掘名器,暴犯陵寢。就是說他挖了皇陵,史書中也有相關的記載,但是吧,根據朱�佔據長安的時間長度來說,不少認為他根本不可能挖掘皇陵,唐德宗詔書中的“名器”應該是指皇位,指朱�自立稱帝,然後暴犯陵寢是指他砍了皇陵地面上的樹之類的
所以這兩者都被排除了,很多人就是支持溫韜的說法?
啊,是啊,溫韜這個人吧,年輕的時候就帶著一群人當盜賊強盜,佔據了華原,後來又改名李彥韜,成了官身,被任命為義勝軍節度使。然後,溫韜先是投降後梁,又投降了後唐,這個時候,一個叫做郭崇韜的後唐大臣就曾指責溫韜盜掘皇陵,要求將他處死。
那他被處死了嗎?
反正後唐明宗李嗣源登基之後,就以盜掘陵墓的罪名把他賜死了
原來如此
……】
這一段內容,對于唐朝的所有皇帝,包括許多唐朝官員而言,都可謂是重重一擊。
黃巢在進入長安的時候,竟然還想要挖掘皇陵!這是何等的大逆不道!
不只是對皇權的不敬,更是對死者的不敬——他已經造反了,不敬皇帝也就算了,但是竟然連死者都要打擾,都不能尊重一下死者,這就實在讓人唾棄。
啊,雖然古往今來盜掘皇陵的人不少,但是,依舊要狠狠唾棄譴責、懲處這種行為!
萬幸,他沒有成功,乾陵保住了……
大唐有二十座皇陵?這個數量也還可以了,這說明大唐傳承了二十個皇帝,雖然最後兩個是完完全全的傀儡,連陵墓都不能修建在關中,而是流落他鄉……
但是,這二十座皇陵竟然只剩下了四座沒有被盜的?
而且,還不是絕對沒有被盜,而是“至少地宮沒有被盜”?也就是說,其他的一些地方還是很可能也被該死的盜墓賊盜掘了?!
是誰干的?黃巢?他有那個時間和能力嗎?乾陵都挖錯方向了,說明他們這群反賊之中根本沒有懂得皇陵結構的人,但是他又確實佔據了長安不短的時間……
剩下的四座皇陵,一個是那個乾陵,一個是——昭陵,李世民和不少唐朝的皇帝都松了口氣,一個是唐睿宗李旦的橋陵,一個是唐穆宗李恆的光陵。
不過,李世民這口氣還沒有怎麼松,就又被提了上去。
到底有沒有被盜?怎麼還有人說昭陵被盜,而且被盜了三次的???
喜歡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