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田陂一敗,黃巢元氣大傷,再無余力對抗乘勝進軍的唐朝軍隊。】
【隨後,唐軍乘勝進攻華州,此時的華州在起義軍手中,鎮守的將領是王 和黃揆。】
【李克用帶兵在華州的四面都挖掘了塹壕,包圍了華州;同時,他又分出一部分兵力,派駐到了渭北,這部分兵力大多都是騎兵,機動性非常強,分派的將領薛志勤、康君立听從李克用的命令,每天晚上偷襲長安,縱火焚燒糧草,同時斬殺一些起義軍,便立刻撤走。】
【就這麼夜夜襲擾下來,起義軍疲憊不堪,防不勝防,同時對唐朝軍隊生出了不小的恐懼之情。】
【而有了前面多次作戰失利的情況,又疊加糧草幾乎殆盡的問題,黃巢發現,自己已經不能很好地控制住手下的所有軍隊了——一部分部下已經不怎麼听從他的調遣,私下里開始商議起如何逃跑了。】
【不能再等了!】
【黃巢覺得,自己必須立刻做出選擇——而在他做出最終選擇之前,華州先一步落到了李克用的手中,倒不是李克用發動了強行攻城,而是經過考量之後,黃揆主動放棄了華州撤走,唐朝軍隊便順理成章地接手了華州。】
【這個時候,聚集過來的藩鎮兵馬數量更多了。】
【之前,還有一部分藩鎮的兵力沒有抵達,可等到黃巢大敗之後,唐朝軍隊不僅氣勢更勝,就連兵力數量也增加了不少——是時候對長安發動最終進攻了!】
【】四月初八,李克用派遣自己的部將楊守宗,一並帶著河中將領白志遷、忠武將領龐從等人,作為為先頭部隊前往渭橋一帶,與起義軍交戰,這算是決戰,唐軍三戰三捷。】
【起義軍大敗,不得不一路後退,戰斗力也在漸漸下滑。】
【四月初十,夜晚,黃巢帶著自己剩余的兵馬趁著夜色,離開了長安;唐朝軍隊則一路進入了長安,同時緊追黃巢,一直追到了望春宮升陽殿,和剩余的起義軍又發生了一次交戰。】
【但,到這里,長安已經易主了︰唐朝軍隊佔領了長安。】
【當然,收復長安也還需要一個比較正式的過程,第二天,李克用從光泰門進入長安,正式宣布,唐朝收復了京城長安。】
【而已經遁走的黃巢,則是選擇從藍田走,然後進入商山,從關東方向離開。】
【一路上,為了阻擋唐朝軍隊的追擊,黃巢讓部下邊走邊丟棄財物,用財物來吸引唐朝軍隊的注意力——這個做法也確實非常有效,唐朝軍隊一見到這些被丟棄的財物,就爭相拾取,完全沒有什麼興趣去追趕敗退的黃巢所部。】
【由此,黃巢得以帶著自己剩余的兵力,全須全尾地撤退了。】
“總算收復了長安。”李淵松了一口氣。
終于,長安終于被從黃巢這個逆賊的手中收回來了!
雖然經過了兩年左右的時間,雖然黃巢在長安為非作歹、胡作非為、干出了那麼多無可挽回而又罪孽深重的事情……
但是最終,長安還是回到了大唐的手中。
而黃巢——在這一戰之後,退出長安的他,雖然手中還有一部分兵力,但也已經大不如前。
兵力方面大不如前,曾經全盛時期的黃巢,麾下足有六十萬之眾,這可絕非什麼小數目。雖然其中有真正作戰能力的士卒不知幾何,但,能夠達到六十萬這個數量,就已經不是常規兵力了。
昔年楊廣發兵百萬,雖然這種百萬是純粹的兵力而不包括後勤,但也已經足以動搖天下,影響到隋朝的根基了;黃巢的六十萬,又豈是等閑?
但如今,再怎麼樣,黃巢也絕對沒有多少兵力了。
多一點,可能還有個十幾二十萬;少一點,恐怕就是不足十萬。
這樣的兵力,已經完全不是大唐的對手。
況且,大唐這邊,還有可以以一當十的精兵——數量雖少,但精兵就是能夠以少勝多的存在。
黃巢只要再遇到大唐的主力,就免不了越來越虛弱、最終走投無路的結果。
此外,黃巢所部,軍心方面同樣大不如前。
在成功進入長安之前,黃巢也確實是遇到過幾次戰敗,而且同樣敗得很慘——就像是在江淮的那一戰,同樣將黃巢的大部分兵力消耗殆盡,迫使他不得不一路退到了山林之中。
但是那個時候,能和現在一樣嗎?
在進入長安之前,在沒有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之前,在尚未稱帝建號之前……這樣的戰敗,是能夠被眾人所接受的。只要黃巢不動搖,只要黃巢還能堅持,他麾下的人就同樣能夠堅持,他們就能一起堅持下去、直到抓住機會翻身。
但是現在……可完全不一樣了。
進入長安之後,人的心態將會完全不一樣的,特別是在進入長安後,還完成了稱帝建號這個流程。
對此,李淵可以非常肯定,毫不猶豫——因為他自己對此就深有體會。
當年,他也完成了佔領長安的事業,又進一步,完成了稱帝建號、建立大唐的功業,從那個時候開始,李淵就能夠確定,自己的心態已經改變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且,除了自己之外,自己的大臣們的心態也和過往的時候完全不一樣了。
在以往的時間中,雖然大家還沒有獲得這個夢寐以求的地位、沒有獲得正經朝廷的名號——但所有人的內心,都是朝著某個方向努力的狀態。
這種時候,所有人都會覺得,自己還有希望,自己還能夠更進一步;自己沒能成功,是因為努力的方向或者方式不對……
就算是失敗了,也不會有人覺得自己就要完蛋了,而是會覺得,自己還有機會!
雖然失敗了,但是我們還在發展之中、還在努力嘛!
在發展的過程中,還在努力的時候,誰能保證自己不犯錯呢?誰能保證自己不會失誤,不會遇到問題呢?
可是,在登頂以後,一切就變了。
不再是以往那種純粹向著目標努力的狀態了,也不能算是發展的狀態了——雖然實際上,其實還是處于發展狀態,但很多人卻已經不這麼想了。
他們覺得,自己已經上了岸,已經不同于以往,在各方面都不同……這種時候,要是出現這樣的大失敗,很多人根本無法接受。
根本無法接受!
既然接受不了,那自然也不可能轉變心態、調整心情,然後分析過往的錯誤,繼而一一改正,嘗試東山再起了。
這種心態上的轉變,極為致命。
就算黃巢本人還能經受得起這樣的大起大落,還能勉強穩住心態,但是他的下屬呢?他的部眾呢?這些人,他們能夠經受得起這種大起大落嗎?
怕不是從被迫離開長安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在心里面覺得自己要尋找後路了吧。
喜歡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