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人對京城之中的百姓們可能的遭遇既同情又恐懼︰“你們說,就是這些吃飽穿暖又高又壯的禁軍,都估計不是起義軍的對手,那這些瘦瘦小小的臨時被買來頂替的人,又怎麼可能打得過?”
而要是打不過的話,那麼這些京城百姓的性命也就握在了黃巢的手中——如果黃巢能夠善待這些百姓,那當然是最好的,說不定日子還能比朝廷在的時候好過一些;
但要是黃巢並不願意善待這些人,那……
家破人亡、生死別離、欺辱毆打、衣食無著等等等等,就是這些百姓的結局了。
“是啊,這到時候的日子,可就難說了……”
“其實也不是不能指望朝廷打回來吧?”
“指望朝廷打回來?你在說什麼瘋話!”當即有人譏諷道,“朝廷當然有可能打回來,但是朝廷打回來這些人就能過得好了嗎?朝廷會怎麼對待這些在起義軍攻佔長安期間還活著的百姓可不好說。”
又不是沒有這種事兒——明明百姓們也並沒有戰前投敵,只是朝廷戰敗,城被人奪走了,百姓們當然是要活命的,于是就這麼勉強地活著,就等著朝廷有朝一日打回來;可是朝廷後來是打回來了,卻覺得這些百姓不是子民,因為他們竟然接受了另一方的統治……
這種見鬼的事情,誰能保證朝廷做不出來?
“就算朝廷不這麼做,可在朝廷打回來之前,就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經死了。”
這話說得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沒錯,誰知道有多少人已經死了呢?
“只能盼著這些百姓們都機靈一點,能看出來情況不對,盡早尋個機會跑了吧……”最終,有人只能說出了這麼一個不算辦法的辦法。
指望百姓自己聰明一點。
因為朝廷肯定不可能組織百姓逃走的。
這些神策軍素日里高頭大馬,趾高氣昂,現在驚慌失措到處買人頂替自己——這錢對于貧苦人家確實非常值得,畢竟總歸要死,要是死還能換來一筆不菲的錢財,那這條命就不算白活。
而這樣的情況,肯定也逃不過有心人的眼楮,聰明一點、腦子靈活一點的,想來是能感覺到不對勁的,只要能抓住這種感覺,想辦法找機會看能不能有個安全的地方……
“那,要是咱們這邊也有這種事情,”一個幼童問自己的長輩,“我們能往哪里躲啊?”
“咱這周圍都是山,當然是去山里啊!”不等幼童的長輩回答,周圍听到的人就紛紛道。
他們這邊多山,雖然太平世道之下,這山也有許多是有主的、不能隨便進山去,可要是到了這樣不知道能不能活命的時候,那當然就是往山里面跑了啊!
至于說山里面的危險,那已經是次要的事情了。
【而張承範面對唐僖宗的豐厚餞行,並沒有怎麼動容,而是說了另一件事︰糧草。】
【他對唐僖宗道︰“臣听聞黃巢坐擁數十萬的兵馬,一路向西,聲勢浩大;齊克讓如今現在帶著數萬名饑卒駐守在關外,現在臣又帶著兩千余人屯守在關上,可臣卻沒有听說關于糧草補給的章程,就這麼前去應對黃巢,臣恐怕軍中寒心。”】
【隨後,張承範又道︰“只有臣和齊克讓的兵馬,如何敵得過黃巢的數十萬之眾?還望朝廷能夠盡快調集諸道精兵早日增援。”】
【張承範能選在唐僖宗等人原本樂呵呵做面子的餞行時刻說這些話,當然是因為這完全就是他的真心話。】
【齊克讓原本就在催促糧草物資,並且鄭重聲明他麾下的士卒已經有了潰散的風險;現在,朝廷是要派遣自己去支援了,卻一點沒提糧草物資的事情——這是怎麼說,是要讓他們餓著肚子打仗,還是指望他們自己籌集糧草?】
【當然,這話也算是一定程度上的威脅︰如果沒有糧草,我和齊克讓都不可能守住潼關。】
【唐僖宗听完張承範的話之後,只是一味搪塞︰“朕知道了,你就放心前去吧,援軍這些隨後就到。”】
【張承範于是就率軍走了,但是他對于真實情況心知肚明︰不會有糧草,也不會有援軍。】
【于是到了華州陝西滑縣)之後,他便帶著士卒們進入了城中,在官府倉庫中尋找糧食——華州刺史剛剛被調走,當地百姓知道戰爭來臨,都早就躲進了山中,只余一座空城。】
【雖然這樣可以讓士卒們隨便翻找,但是各處都已經沒有了糧食,最終,眾人只找到了一千斛米,相當于張承範所部三天的口糧。】
“沒有糧食也沒有援軍,這就只是在嘗試拖延時間罷了。”劉秀搖頭。
這唐朝朝廷的做法,根本不是什麼正兒八經想要守住潼關的樣子——從一開始,從知道黃巢向著長安進發,知道朝廷需要做出應對的那一刻起,朝廷就沒有想過要守住潼關。
甚至,不要說想著守住潼關了,就是連多守上個幾天世間、讓黃巢起義軍的行軍速度慢上一些,估計都沒有想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朝廷想的,恐怕只是讓這些士卒過去,稍稍拖延上那麼一天半天的,給皇帝、權貴們爭取上一丁點的時間差就足夠了。
至于說什麼守住潼關,什麼和黃巢的大軍拼死搏殺、拉鋸作戰,什麼讓黃巢的步伐被拖住不能繼續前進……他們大概是根本沒有這個打算的。
守什麼守?潼關?守不住就守不住了唄!
反正我們也沒有打算接下來還留在長安,我們早就做好了出逃蜀中的準備——就是在等一個出逃的時機罷了,時間一到,大家就紛紛跑路了,潼關守住沒有根本不重要。
要不是現在直接出逃實在是有傷體面,有損威望,不利于日後的繼續統治,恐怕唐僖宗和田令孜這些人現在就已經跑路了,根本不會還派什麼神策軍出去鎮守潼關、支援齊克讓。
而既然只是純粹的面子工程、應付天下,並不指望有什麼實際效果,那麼自然也就不可能給張承範所部提供足夠的糧草了,齊克讓之前上書要求的糧草、物資、援軍等等,那更是沒有的事兒啦。
要不然,神策軍軍中上下都在忙著在京城中花錢買人代替自己前去出征,朝廷中會沒有耳聞?
唐僖宗這麼個皇帝可能真的不知道,但是如田令孜這樣的人,是不可能對京城中的這樣的大事毫無察覺的。
但是誰也沒有管這件事情,而是坐視這件事情發生——繼而,坐視張承範帶著一批老弱病殘,根本不可能與人作戰的士卒前去潼關,支援齊克讓。
這不就是根本沒打算守潼關嘛!
喜歡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