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打了那麼多勝仗之後,生出些許驕狂之氣也算尋常。”有人嘆息道,這實在不是什麼讓人大驚小怪的事情。
在隋朝的這個時候,在天下各地紛紛起義,而各個地方的官府大多數對此束手無策的情況下,張須陀麾下的將卒們能夠在張須陀的帶領下連戰連捷,接連獲勝,那確實會滋長出驕傲與一些張狂。
這實在是太過符合情況了。
天下這麼多勢力,當地的官府雖然也是朝廷,卻對此毫無辦法,而我們——我們就能夠做到把這些勢力全都壓得抬不起頭來!
這如何能叫人不驕狂?
驕兵悍將,就是這樣出現的,而幸好,這些人都還願意听從張須陀的命令。
當然,生出驕狂之氣很正常,不代表這樣一支驕狂的軍隊不會因為這個原因而栽跟頭。
這種驕兵,很多時候沒事兒也就罷了,一旦出事兒,就必然是大事。
【翟讓帶著主力大軍在正面擺開陣勢,準備迎戰張須陀的軍隊。而李密則分出了一支大約是千余人——也有人認為這支分兵的兵力達到數千人——提前埋伏到了滎陽北面的大海寺附近的樹林之中。】
【張須陀帶著大軍前來進攻翟讓所部,果不其然,翟讓面對張須陀並不是對手,不久便出現了敗績。好在,有了提前的計劃,翟讓的這種敗績可以正好用來引誘張須陀帶兵深入——】
【連戰連捷,又有三十余次與瓦崗軍交手的經歷,被這些所影響,變得驕傲和輕敵的並不只是張須陀的部下,還有他本人。在看到翟讓邊戰邊退的時候,張須陀指揮大軍不斷追擊,直接追擊了十多里,到了大海寺,也就是李密的伏兵附近。】
【此時此刻,李密帶著伏兵一躍而出!】
【他指揮著伏兵,與翟讓的主力聯合在一起,形成了對張須陀所部的包圍圈,並展開了對張須陀所部的猛烈攻擊,其中,王伯當和徐世績發揮出色。張須陀本來由于輕敵,並沒有什麼敵軍設有埋伏的心理準備,此時驟然遭襲,猝不及防之下,其部大敗。】
【不過,就如同李密所言那樣,張須陀雖然是所謂的“無謀”,但他的“勇”確實是為世人所公認,因此,在瓦崗軍的包圍之下,張須陀還是成功地搏殺出了重圍。】
【只是,他能夠出來,不代表他的部下們也能突圍成功——見此,張須陀又沖進了包圍圈,想要營救部下,如此數次,最終也未能成功。張須陀無法,又不能做到放棄部下,最終下馬戰死。】
【其部余下將卒都盡夜號哭,數日不止。】
【而听聞此消息的楊廣同樣十分悲傷,給張須陀加以追封。】
“勝不驕敗不餒,何其難也。”李世民嘆息。
張須陀足夠勇猛,也絕非是什麼完全“無謀”之人。一個單純只靠勇猛的將領,是走不到張須陀這一步的,他或許沒有那樣的足智多謀,但也還是有著基本的將領應有的謀略的。
只不過,就如李密判斷的那樣,驕狂而又凶狠——士兵如此,將領同樣如此,也包括了張須陀自己。
驕狂,所以毫不覺得翟讓這個多次的手下敗將會不會突然設下一個陷阱,提前做好埋伏,就等著張須陀帶兵追擊;因為獲勝的次數太多了,所以一看到翟讓退讓,就自動認為對方是不敵潰逃,而非誘敵深入。
勝利麻痹了張須陀和他的部下的神經。本來應有的敏銳也早就被拋之腦後。
凶狠,所以看到翟讓所部退避,張須陀及其部下一定會前去追擊,都不需要多加引誘,他們自己就不會放過這個“痛打落水狗”的機會。
這兩重狀態疊加,那簡直就是一個跌進陷阱、陷入埋伏的絕佳對象。
不得不說,這個時候的李密,腦子足夠清晰,也足夠敏銳明智。
但是,還是那句話,勝不驕敗不餒,何其難也。
如今李密利用這一點,帶著瓦崗寨戰勝了張須陀,給了隋朝重重一擊,成功奪取了滎陽;後來,李密自己也陷入到了這種狀態之中。
因為多次獲勝,勢力強橫,而喪失了清醒理智的頭腦;後來,隨著戰敗,不僅沒有讓他的腦子變得足夠清晰,反而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最終,又在這種情況下自己丟了自己的性命。
不過,李世民也並不打算就此如何指責李密或者張須陀,還是那句話,要做到不驕不餒實在是難。
就是他自己,在接連的打擊之下,也曾有過迷茫痛苦的階段;在接連的勝利之下,也曾有過頭腦不太清醒的狀態。
只不過,他成功地、及時地調整過來了。
相較于部分百姓對于張須陀余部的悲痛不太能理解,不少士卒們對此可以說是深有體會。
一個好的主帥,如何不讓他們愛戴?
像是張須陀這樣的主帥,又能帶著大家打勝仗,又能承擔責任——就像他開倉放糧那樣,又能愛護士卒、不隨意拋棄士卒——在被包圍之後,張須陀可是成功突圍了的!要是他沒有接連數次沖回包圍圈試圖救出部分部下,他早就逃脫成功了,又怎麼會落得個戰死的結局?
這樣的主帥,或者長官,必然是會得到士卒們、將領們的擁護的。
有些士卒或者中下級軍官不由得開始暢想︰“要是我們也能遇到一個這樣的長官……”要是有這樣的長官,大家的日子肯定都能好過許多。
最起碼,這種長官能夠不總是打敗仗,而且,更重要的是,他還把底下人的命放在心上!
現在,有多少主帥或者將領,壓根不覺得普通士卒,乃至于下層軍官的命也是命呢?
也有些士卒和軍官們默默流淚。
他們也想到了自己曾經的那個讓人不能不愛戴敬佩的長官。
他們的長官也很好啊……可偏偏如此不幸,上蒼瞎了眼,竟讓那樣的長官也沒了……
當然,這部分人中,也有一些在悲痛流淚的同時,義憤填膺︰“都是那昏君!……”還沒說完,發出這一句怒罵的人就立刻被旁人捂住了嘴。
旁邊的人同樣淚流滿面,可捂著他的嘴的手又相當堅定——這種話是能這麼說出來的嗎?!
畢竟,他口中的、大家都心照不宣的那個昏君,可就是當今聖上,還沒死呢。
雖然如今在這支軍隊中的人,都非常認同他的話,可這種話到底是不能這麼直白的說出口的。
喜歡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