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第224章 後勤問題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本章︰第224章 後勤問題

    劉徹險些被自己嗆著,他干咳了半天,終于緩了過來,用一種充滿了夢幻的不可思議的語氣重復道︰“多少?一百一十三萬?”

    他的語氣甚至有那麼點虛弱︰“他真的是出動了這麼多兵力嗎?”沒有夸張虛指,沒有把各種各樣的後勤之類的人數都計算在內嗎?

    不過劉徹也清楚,既然這麼有零有整地,基本上就差不多是真實的兵力數字了。

    如果要搞夸張說法,那應該是“五十萬”“百萬”之類的……想來這一百一十三萬的兵力,應當是起碼號稱兩百萬的。

    他做夢都想要北征匈奴,甚至想要徹底蕩平匈奴,把那塊地方變成大漢的疆土——事實上在仲卿和去病的發揮下,他的這個夢想距離變成現實也不遠了——但是他也沒有說為了這麼一個夢想發兵百萬啊!

    一百一十三萬?

    那些朝中的保守派當年還一個個覺得自己這個皇帝步子邁得太大,有些不知道實際情況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劉徹覺得,就應該讓他們都過來看看這個楊廣才是!

    人家這叫什麼?一出兵就是百萬之數,而且還不是一貫以來的夸張虛指、把運送糧草的民夫之類也算在兵力數量之中,而是實打實的真的征調了百萬的士卒。

    當然,劉徹也沒有真的要把自己和楊廣相比的意思,畢竟眼見著楊廣之後隋朝估摸著就差不多完蛋了,他劉徹可不是這樣的皇帝。

    但是,那個一百一十三萬的兵力數量實在是震撼人心啊。

    果真是大打特打,不管最後的結果如何,這個兵力數量也確實夠展現隋朝風采,上國風範的。

    就是不知道楊廣到底是怎麼調配後勤的。

    通常而言,大軍出動所需要的糧草數目堪稱是天文數字,數萬人的兵力很可能需要將近十萬人來運送糧草——這還要看具體的作戰情況︰

    大軍從何出發,距離目的地需要走多久,到達目的地後又要推進多遠,戰爭要持續多久等等;能不能在當地或者途中獲得糧草,不管是在國內還是攻下城池後直接搜刮,還是只能依靠國內供給;有沒有什麼更好用的運輸糧草的方式,比如隋朝的這個運河在戰爭中能不能派的上用場……

    可不論如何,至少運送輜重、保障後勤的人數得差不多有作戰兵力的兩倍乃至三倍才對——這是民力的極限,畢竟如果動用的民夫太多,那對于百姓、對于朝廷而言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雖然楊廣發動這麼多軍隊已經屬于是不可承受之重了,雖然他最少估摸著也得動用兩百萬民夫更是不可承受之重……但即便是楊廣,想來也不能再往上加人數了。

    ——只是,百萬的軍隊,兩百萬左右的民夫,加上隋朝國內的存糧……這真的能夠支撐得起百萬軍隊的行軍和作戰嗎?

    劉徹總有種微妙的感覺,楊廣可能還能做出來更多的出人意料之事。

    比如,他會不會為了減輕征發徭役帶來的影響,決定讓士卒自己背負更多的糧草?——士卒自己攜帶一些糧草也並不少見,但是士卒能夠攜帶的糧草一定是有限的,且還要看士卒本身每日需要前進的路程、行軍的天數等等。

    如果楊廣真的這麼想的話……那隋朝的這場征伐絕對會出大問題。

    而且高句麗那地方,雖然劉徹不太了解,但是看其所處的方位,也能猜出來那地方估摸著不是什麼特別溫暖之地,也不是什麼道路暢通便于行軍之地。

    這種地方了,雖然確實是有打的價值,但是如果不充分考慮,不做足了準備,想要獲勝可絕非易事。或許,就需要看運氣了。

    楊廣的運氣好嗎?

    ……劉徹覺得,在登上皇位之前,楊廣的運氣還是挺不錯的。但是登基之後這麼消耗下來……

    忽必烈听到元朝再度被提起,還是一件壞事兒,頓時把這件事情記在了心里。

    在海上行軍,忽必烈大概猜到了是什麼事情︰大元對日本,或者說東瀛的戰爭。

    早前大元就與日本有過來往,要求日本稱臣,但是那邊一直不理會大元的要求,毫無回應,大元便決定對他們動兵。

    之前,忽必烈就派出過四萬大軍去進攻日本,那一次雖然成功登陸,但是由于先期準備不足,最終只能退兵。

    但是忽必烈並沒有就此放棄,他已經開始籌劃著下一次對日用兵了——而且這一次用兵,就是要將日本打到听話才行。決不能再度半途而廢。

    所以,這上面的“在海上遭遇大風,船只折損而不得不退兵”一事,就是說的大元下一次的對日用兵?

    關于天象這種事情,還得看看太史院有沒有什麼辦法。否則的話,進攻日本還需要從長計議才行。

    趙匡胤則是覺得,自己找到了一個大宋沒能干掉北面的遼國,沒能收復燕雲的原因︰後來的大宋軍隊,竟然連糧草都搞不定了,那還說什麼?!

    如果他這個開國皇帝,在開國初期兵強馬壯、精兵無數、將領輩出的時期,都沒能打下來北面的燕雲地區,且在他之後的太宗時期也沒能打下來的話,那大宋的軍隊水平多半會有一些下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通常而言,軍隊最強盛的時期,就是在開國階段——當然,在之後也不是不能繼續強盛下去,或者中途衰落一下然後又重新恢復強盛,但是這都要看情況,比如皇帝的水平、朝廷的制度、國家的情況等等。

    大宋開國以來,趙匡胤是對武將有所忌諱的,他也並沒有打算讓武將手中能夠長期持有太多的權力。

    但是一旦削減武將的權力,也必定會對武將和軍隊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

    這一點趙匡胤心知肚明,但是為了穩定大宋的局勢,不要再發生五代時期的情況,他覺得這樣做還是比較值得的。

    想來,那個自己也是一樣的想法。

    只不過,那個自己沒有想到的是,在自己活著的時候,乃至第二個皇帝在位期間,都沒能攻下燕雲地區,大宋就只能接受這個結局,無力重振聲勢了——除非出現一個天資過人的皇帝,能夠把大軍重新操練起來。

    只不過……後來的大宋軍隊和朝廷竟然都落到了那種地步了嗎?

    連行軍作戰所需的後勤糧草問題,都搞不定?

    大宋如果作戰,很大概率也是在邊疆地區、頂多是稍稍離開一點本朝疆土,這種情況下,後勤線幾乎就是在國內,在國內的後勤都能出問題?

    或者,稍稍離開一點大宋的疆土,後勤線就保不住、或者出問題了?

    趙匡胤覺得,即使大宋的武力有所衰落,即使對武將和軍隊有所壓制,那後來的大宋也不應該到了這個地步吧?!

    喜歡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方便以後閱讀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224章 後勤問題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224章 後勤問題並對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