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第87章 交流發展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本章︰第87章 交流發展

    而朝堂中,官員們已經自發自覺地計劃好了接下來的新農具制造和推廣。

    嬴政點頭,通過了他們的方案。

    至于說再往後的朝代可能會有更好用的農具……那是當然的。

    但他們現在還並沒有獲得這些內容,其他朝代的人什麼時候願意說出來也並不確定,因此,倒不如先把這幾樣農具制造出來。

    而嬴政還有另一個推測——兩漢的這些個農具,大多都結合了鐵器,那麼是否日後的農具中鐵器的分量也會越來越重?

    但鐵器可不是什麼隨隨便便隨處可見的東西。

    如果後來的朝代能夠在農具方面大量使用鐵器,那麼那個朝代的冶鐵技術必然有所突破,但是冶鐵技術就不會是普通百姓所能夠知道的內容了。

    而若是不能掌握冶鐵技術,那即使知道有什麼農具,多半也難以制造出來。

    所以,還是先掌握大秦必然能夠制造和使用的農具為好。

    “順應了生產力?”又是這個生產力,李世民心想。

    前面講到西周到戰國時期,就提了一句;後面王莽想要推行王田制的時候,還是提到了生產力,並且還說私有制是符合生產力的、王莽改革不符合生產力所以不會成功;再到後來的王朝國祚,想要解決,還是要發展生產力……

    生產力,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而從這一段內容,他確實對這個說法有了些許了解。

    生產力發展,表現在鐵農具的進步、耕種方法的發展麼?

    鐵農具進步、耕種方法發展之後,農人們在同樣的勞作之後收獲的糧食增多了,所以這就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

    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生產力的發展可以等同于糧食獲得了增產。

    李世民在心中做出了這一推斷。

    雖然這個推導大約是片面的,可放在當下這個別無其他信息的情況下,他覺得暫時如此認為也不是不可行。

    而若是糧食普遍得以增產,那麼國庫就會更加充足,天下百姓也會錢糧增多,社會發展也會更好……所以,生產力發展可以影響到天底下的方方面面。

    就像是如今大唐的生產力肯定要比兩漢要高,而大唐的繁榮程度也比兩漢高。

    生產力有這樣的功效,若是違背了生產力,那想來確實不會有太好的結果,就像是王莽的王田制,即使是普通百姓也不一定願意支持他。

    而像是地主豪強這樣,看起來順應了生產力的存在,即使朝廷曾經一力打壓,即使武帝那樣的雄主,都不能讓他們從根本上消失。

    那問題就來了︰如何分辨一個存在,制度現象群體……到底是不是符合生產力的?

    如果符合生產力,但是不符合自己的心意,那能否加以抑制;如果不符合生產力,但是符合自己所需,那能否繼續維持下去?

    以及,發展生產力的話,是否一定程度上可以等同于提高單位田地的糧食產量?

    ——畢竟確實,只要能不餓死,有東西吃,百姓們選擇造反的概率就會非常低。

    劉秀有些頭疼。

    他現在已經看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得讓百姓能吃得上飯,吃不吃飽另說;而想要保證這一點,除了控制地主豪強的兼並,就是提高糧食產量。

    提高糧食產量,可以發明新的耕種方法,創造更好用更省力的耕種工具,就像是當年的趙過一樣。

    ……但是趙過這樣的人才,怎麼可能隨隨便便就出現一個?

    這種于農耕上能有如此能力的人,無一不是國之大才,若是能夠遇上一個,那都是撞大運,都足以去祭拜一下先祖。

    劉秀覺得,從他個人的經歷來看,出個優秀的軍中將領的概率,都比出一個農耕大才的概率高。

    耕種工具想要創造出一個更好用、更省力的,是難中之難。

    而耕種方法……如今天下的耕種方法也已經比大漢早期的好了許多,可是想要再進一步,同樣不是簡簡單單就能做到的。

    不過,天下總能有些隱世之才,只要朝廷表現出對這方面的重視,大浪淘沙,總能淘出來幾個可用之人吧——即使淘不到黃金,至少也能淘出來幾個大的沙子。

    劉秀心中有了計劃,倒是放松了些許。

    喜歡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方便以後閱讀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87章 交流發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87章 交流發展並對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