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第56章 個人結局•種禍沉沉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今天有貓了嗎 本章︰第56章 個人結局•種禍沉沉

    “這就結束了嗎?”有人茫然地問,他怎麼覺得結束的這麼突然呢,明明前面還在說著農民起義,不管這些起義軍到後來到底對百姓好不好,到底是個什麼情況,但是看起來還是轟轟烈烈聲勢浩大的啊。

    怎麼就這麼,就結束了?

    然後,全天下就被劉秀給平定了,大漢又重新建立起來了……

    怎麼會是這樣的發展呢?他想不明白,他看不懂,他只知道這應該好像不是他自己想要看到的結局。

    雖然他也不清楚他到底想要看到怎樣的發展。

    但至少,他清楚一點︰對于劉秀這個漢室宗親,他的好感度實在不高。畢竟他一家子人如今生活的時期,是漢成帝時期,是西漢末年。

    而現實中也確實如這上面所講,民不聊生,百姓手中糧食匱乏,饑寒交迫——雖然過往的幾代人中,作為普通老百姓,大家的日子也不可能怎麼富足,冬日里也沒有多麼溫暖,但是好歹沒到這等地步啊!

    往年的時候,是每年冬日里或多或少凍死個人,可是近兩年的冬日,那就是大量的人被凍死、餓死,家家舉喪,幾乎成了常態。

    這樣的境況之下,所有人都覺得劉氏天命已盡——不然,大家的日子怎麼會這麼難過?

    因此,此時的人們對于劉氏宗親的感觸都不怎麼好。

    但是現在他卻知道了,日後在經過那麼多年的混亂之後,在經過一番改朝換代之後,天下又回到了劉氏手中!?

    這什麼意思,是劉氏還背負著天命,是上蒼依舊眷顧著他們嗎?

    “這說明天命還是劉氏啊!”這話是他的兒子說出來的,年輕人對此堅信不疑,“要不然最後怎麼又會是劉秀登上皇位,一統天下?”

    這話也是他從這個神跡上學到的,以前這種文縐縐的話語,他可根本不會。

    “劉氏個屁!”一名婦人走進了屋中,是他的妻子,她怒聲道,“俺管什麼天命,就算是天命真的在劉氏身上,那也是在劉秀身上,距離現在不知道要過多少年,現在咱們可是真的快要斷炊了!等到那個劉秀統一天下的時候,咱家還有沒有活人都不知道了!”

    她雖然情緒激蕩,可聲音卻也不大,這全是因為她已經瘦成了麻桿一樣,即使再憤怒,也根本發不出多大的聲音來。

    但能夠活著,就已經說明他們家的日子算是好的那一批了。

    “咱們這邊還好,山那邊已經又死了好幾個了。”她回來帶回了最新情報。

    他們這邊土地較為肥沃一點,以前就是個相對富足的地方,說親都好說;山那邊就不如他們這邊,可雖然不如他們這邊,卻也不是什麼貧瘠的能經常餓死人的地方,只能說是平平常常。

    可就是這種平平常常的地方,這些年來已經死了不知道多少人了,都快要死光了。

    先是身體羸弱的人死了,後來因為糧食不夠,老人干脆都不吃東西把自己活活餓死,只為了給子孫多留一點口糧;後來,能死能活那真就全憑運氣了。

    他們這邊稍好一點,但也只是死的人少一點而已,可不是不死人。

    這種情況下,誰不會覺得天命不再眷顧這個朝廷了?

    即使現在知道日後,那個叫做劉秀的劉氏宗親又將重新坐擁天下,可那距離他們太遠了啊!

    他們現在要考慮的是能不能度過接下來的一個冬日,誰還能顧得上那麼遙遠的事情?

    如果現在改朝換代能夠讓他們吃得上飯,那他們絕對支持;至于劉秀,那是後面的事情了。

    他們的兒子沉默了,但是天命這個理論大家目前還是比較信任的。

    于是,男人道︰“那劉秀也是經過王莽之後才成功的,說不定這大漢的天命就是得經過一次改朝換代才行呢?”

    這個猜測也不是沒有道理啊。

    如果天命之說是對的,那誰能說絕對不是這樣呢?畢竟大家現在活不下去是事實,想要改變現狀也是事實。

    那些起兵的人,難道看到了這個劉秀後,現在就會立刻放棄嗎?怎麼可能,就算他們放棄了他們也還是吃不上飯,那麼為什麼要放棄?

    如果天命之說有些問題……幾人彼此沉默對視,他們一家腦子都相對靈光,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都還能活著的原因。

    早在這神跡用那種語氣和說法提起來天命的時候,他們就覺得好像有些問題,但是——這個猜測太可怕了,他們根本不願意去想、不敢去想,同時,他們也想不明白。

    【至于說主要的幾個農民起義軍將領,赤眉軍的樊崇在歸降當年,史冊記載其因為再度反抗而被劉秀所殺;

    綠林軍的王匡則在赤眉軍突出長安的時候,因雙方不和,選擇了投奔劉秀麾下的宗廣,記載中因為想要反悔逃跑,在安邑被宗廣斬殺,與他一同的還有胡殷等人;

    另一綠林軍首領王鳳下落不明,在建立更始政權後便沒了他的音訊,一說他是察覺到更始情況不妙後干脆選擇歸隱山林;

    張�n同樣下落不明,在殺死劉玄之後便沒了他的消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綠林軍中平林兵的起義首領,陳牧被劉玄所殺,廖湛則在投奔赤眉軍之後的作戰中戰死;

    另有綠林將領馬武、王常,歸順劉秀,在其麾下征戰,最終得以封侯。】

    樊崇不覺得自己在大勢已去、歸降劉秀之後會再度反抗。

    他自認為是一個看得清局勢的人,雖然他確實有野心,可是如果走到了這上面所說的那種境地,他完全是沒有其他活路的——在長安徘徊多日卻缺衣少食,想要東歸的時候兵力就只剩下了二十萬,遇到馮異結果慘敗帶著十萬人倉皇而走,最終又被劉秀直接正面堵住……

    這些情況加起來,他還有什麼除了安安分分投降之外的出路?

    他要是投降了之後不甘心,怎麼著也要經過一段時間吧?樊崇覺得自己就算真的不滿要搞事情,也不至于在投降的當年就搞。

    剛剛投降這年,盯著他的人肯定不少,他傻嗎他當年就搞事情?

    再看到王匡等人在投降了劉秀麾下的將領之後也被斬殺,樊崇就更堅定自己的想法了。

    ——他肯定是被劉秀找借口殺掉的!

    就像是王匡、胡殷這樣的人都被殺了,更何況是他?

    他和王匡兩人之間的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是起義軍的首領,雖然王匡那邊還有個王鳳,但是這不妨礙王匡是核心首領。

    而他自己,更是赤眉軍的唯一主帥。

    他們兩人這樣的情況,最終被殺不也很正常嗎?

    像是那些個歸順劉秀還被封侯的綠林軍將領,一個是他們歸順的比較早,再者就是他們並非是最上面的統帥。

    在經過這樣一番推測之後,樊崇對自己的推斷深信不疑,他覺得自己決不能再踩到這個坑里面去了——即使最後他的赤眉軍還是敵不過劉秀,他也不能再隨隨便便投降。

    要麼就是得要到一個保證,要麼……尋個機會隱姓埋名,像是王鳳那樣歸隱山林也不是不行。

    話說王鳳當真是歸隱山林了嗎?

    劉秀當然也能猜出來會有人據此想些什麼事情。

    但是他並不十分在意︰“朕厚待功臣,未曾誅殺有功之臣,何須為這樣的言論擔憂?”

    只要對朝廷有點了解的人都能知道,他從沒有對任何功臣下手,不僅不下手,還寬厚對待,封賞和待遇從不缺乏,只有多的沒有少的。

    再者,他登基的時候不過三十,功臣們自己也不需要擔心他因為年邁、需要為繼承人掃平道路而對他們下手。

    至于說對投降之人,他同樣也給予了寬容待遇,劉玄被他葬入霸陵,劉盆子他也終生奉養,參與殺死他兄長的朱鮪還被封爵……

    這些鐵證放在那里,就是他的德行和態度的鮮明例證。

    而那些胡亂猜測毫無根據的流言,又有多少人會相信?

    【經過這樣一番戰亂,西漢後期嚴重的社會危機成功得到了緩和。】

    【當然,這里面有兩個關鍵點︰一是“緩和”,而非解決;二是,緩和是“暫時”的,而非一勞永逸。】

    【在東漢的建立之中,豪強地主們並沒有如同西漢建立時那樣被徹底削上一遍,天下大量的土地和財富依然掌握在他們的手中,相應的,權力也掌握在他們的手中。】

    【這個問題是從東漢建立的開始就存在的,在東漢的整個發展過程中也沒有得到過解決;東漢後期的衰亡和混亂,也與這個問題密切相關——當然,由此也必然會引發百姓的反抗。】

    【王莽的改革之所以慘烈告終,和這方面的因素也牽涉極深。】

    【西漢作為第二個大一統王朝,它前面是沒有可以借鑒的改革的例子的。】

    嬴政臉色一沉。

    【後世的封建王朝雖然有了改革的例子,有了各種社會矛盾爆發的例子,有了負面或者正面的參考,可能夠成功改革、增強國力、延續國祚的成功案例依然少之又少。】

    【至于說西漢、新朝,乃至東漢,他們都沒有充足的例子,也沒有足夠的認知。】

    【雖然西漢前期的皇帝們一直都在通過徙陵等手段來抑制豪強,但是後來的不少皇帝們卻並不能真正認識到豪強、貴族能夠對國家和皇帝本身帶來的負面影響,更不知道如何才能正確應對。】

    【王莽本人實際上是看到了一部分問題的,但是他的認知不足、能力不足,加上本身的貴族出身,使得他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反而進一步激化矛盾。】

    【國家需要官僚和貴族這一套體系來輔助皇帝治理天下,但是這個體系既然誕生,就必然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斷地掠奪——掠奪的是百姓的財富,實際上就是國家的財富;】

    【面對這個問題,一旦放開枷鎖,在當時的核心就是土地兼並,那麼必然會造成大量的百姓失去土地——官員豪強們會用盡一切手段來擴大自己手中的土地,包括人為制造災難迫使百姓賣出土地;】

    【但若是完全禁止土地買賣,完全平均,又是徹頭徹尾的違反人類本能的——至少,皇帝本人都不能做到這一點,他們同樣需要擴張自己的利益,或者給自己喜愛的臣子、兒女、妃嬪增加財富。】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因此,對于西漢後期的社會危機而言,這個根源遠遠沒有解除,只是暫時緩解而已。】

    【更有甚者,由于東漢的建立並沒有完全進行一場社會洗牌,這就導致大量原本佔據財富的人如今依然佔據著財富,沒有土地的百姓很多依舊如無根浮萍。】

    【從東漢建立的那一刻開始,後來大爆發的根苗就已經在成長了。】

    劉秀默然無言。

    自從登基、統一天下之後,他就一直在思考這方面的問題。

    雖然他是宗室出身,家中當年也有大片田地,算得上是一方地主豪強,可是他也清楚地主豪強在地方上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如今他成為了皇帝,就更加脫離了原本的出身造成的視角。

    因此,他對于這個問題看得非常清楚,也明白這個問題將會給他一手打下的天下造成的巨大影響。

    他想要解決嗎?當然!

    天下是他的天下,是他的子孫的天下。

    即使不談他為了這個天下付出的犧牲和心血,那也應當為自己的子孫多加考量——若是日後江山覆亡,那些豪強們可不會出什麼問題,但是他的子孫就不一定了。

    甚至,那些赫赫揚揚的豪強正是讓他的子孫結局悲慘的直接原因。

    而以地方上豪強們的影響力,若是他這個開國之君都不能有所動作,那指望後世子孫們、指望那些繼承皇位而非創立皇位的子孫們,那簡直是難為他們。

    最近,他剛剛頒布了度量田畝的命令。

    雖然目前還沒有獲得具體上報,但是他完全能夠想象得到具體情況︰地方上必然會存在不願意配合的力量。

    而地方官員,或者不願意得罪這些豪強,以免自己遭遇執政上的困境甚至性命不保;或者本身就與地方豪強緊密勾連,利益與共,直接自發就要反對度田的命令。

    他們反對的方法,除了簡單的隱匿、不實測、編造數據等,應當就是掀起大量的“盜賊活動”,特別是冀州、青州等地。

    這些所謂“盜賊”就是他們自己蓄養的奴婢、家丁、甚至純粹的私人武裝,若是地方官員也為他們行方便的話,那掀起的風浪必定不小——這時候,原本那些彼此也矛盾重重的地方豪強們就會又聯合在一起,共同給朝廷使絆子。

    鎮壓這些人並不算困難,分化他們也有方法,但劉秀更想要解決的,是地方官員有事兒沒事兒就要和豪強們相互勾連的問題。

    不能盡可能避免這個情況出現的話,那地方上的豪強可真是打了一批還有一批,且復生的速度相當迅速。

    就算不能徹底避免,那至少也應當能夠讓地方上維持盡可能長的時間的平靜吧?

    喜歡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請大家收藏︰()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方便以後閱讀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56章 個人結局•種禍沉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56章 個人結局•種禍沉沉並對歷史直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