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緊張的備戰間隙,軍營里同樣彌漫著一種不同于純粹恐懼或被迫服從的情緒——一種對功業爵位的熾熱渴望。
一個名叫金大吉的朝鮮燧發槍手,正借著營房油燈微弱的光,仔細地擦拭著他視若生命的燧發槍。
他的動作輕柔而虔誠,指腹摩挲著光滑的槍托。他本是全羅道一個貧苦佃農的兒子,家中世代在土里刨食,勉強糊口。
自被征入李成梁整訓的新軍,一切都變了。
這日子是真的好起來了。
擦好了槍,他轉頭看向隔壁鋪位的一名新兵“帥爺治軍,賞罰分明,從不克扣糧餉!”
“看看咱們吃的什麼?頓頓有米飯,隔三差五有肉腥!餉銀按時足額發放,從不拖欠!我爹托人捎信來說,家里用我寄回去的餉銀,加上軍屬免稅的田,已經買了頭牛,蓋了兩間新房!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他小心地從懷里掏出一個油布包,里面是幾塊攢下的銀塊,還有一枚刻著“忠勇”二字的銅牌,這是上次大操演表現優異的獎勵。
“帥爺說了,倭奴來了,正是咱們建功立業的時候!斬首、奪旗、先登,都有厚賞!殺一個倭兵,賞銀五兩!要是立下大功,還能升官,授田!到時候,咱們就不是大頭兵了,是軍官!”
“真的成了老爺啊,家里的地,能買更多!弟弟妹妹都能讀書識字!”
他的話引起了周圍士兵的共鳴。
另一個炮兵樸正洙咧嘴笑道“沒錯!倭奴那些破船,經得起咱們紅夷大炮幾轟?一炮下去,船毀人亡,那功勞,海了去了!帥爺從不虧待賣命的弟兄!跟著帥爺,殺倭奴,博功名,換前程!”
“哎,打仗可是要死人的……”一個士兵嘆口氣說道。
“死人?你是想著餓死,還是想著戰死搏一搏呢,你這種想法,媽的,怎配住在我的隔壁,滾蛋……”
剛剛說了打仗要死人的伙計被,被營房里面的人,一頓鄙視。
這種信念,並非金大吉一人獨有。
它像野火一樣在數十萬朝鮮籍士兵心中蔓延。
李成梁用鐵腕整肅了舊軍隊的積弊,用實實在在的優厚待遇和清晰可見的上升通道,將這支曾經孱弱的軍隊,鍛造成了渴望戰爭、渴望用敵人首級換取功勛與尊嚴的虎狼之師。
他們對李成梁的“帥爺”稱呼,充滿了發自內心的敬畏與信任——這位來自天朝的老帥,不僅帶來了強大的武備和嚴明的紀律,更給了他們這些底層賤民一個翻身做“人上人”的機會。
當然,這些士兵都知道,他們要拼命。
不過,對于窮苦老百姓來說,不怕拼命,就怕拼了老命,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一直都是如此,想要一支軍隊保持戰斗力,要想民族保持凝聚力,所用的無非就是牧之高喊的那句公平,公平,還是他媽的公平……
戰爭的齒輪一旦轉動,便再無停歇。
沿海烽燧台,狼煙日夜不息,了望兵的眼楮熬得通紅,死死盯著海平線。
通往北部邊境和各大港口的官道上,輜重車隊絡繹不絕,滿載著糧草、火藥、箭矢、被服。
民夫在軍官的喝令下奮力推動沉重的糧車。
漢陽城內的軍器監,爐火日夜不熄,鐵錘敲打聲如同戰鼓。鐵匠們赤膊揮汗,打造著槍管、刀矛、箭頭。硝石、硫磺、木炭被源源不斷運入火藥作坊。
鄉野之間,無數經過基礎訓練的鄉勇被迅速征召,補充入二線衛所,負責地方守備和糧道安全。
他們或許裝備不如一線戰兵精良,但那份保家衛國的意志和對“帥爺”的信任,同樣堅定。
李舜臣也到了釜山,與大明山東水師的將領在地圖前反復推演,每一個可能登陸的海灣,每一處適合伏擊的海峽,都在沙盤上被標記、被模擬攻擊……這是做足了準備。
整個朝鮮半島,在李成梁這只鐵腕的推動下,如同一座巨大的、精密運轉的戰爭堡壘。
燧發槍的齊射聲、火炮的轟鳴聲、戰艦出航的號角聲、士兵操練的喊殺聲、鐵匠鋪的敲擊聲、車馬的轔轔聲……
交織成一曲雄渾而冷酷的戰歌。
每一個朝鮮士兵,無論是手持燧發槍的一線精銳,還是扛著長矛的鄉勇,心中都回蕩著李成梁那驚雷般的話語……
“倭奴送死來了!”
“將士們的功業爵位到了!”
三千里江山,數十萬枕戈待旦的明鮮兒郎,在“帥爺”李成梁的意志下,已如滿弦之箭,只待倭寇撞上門來,便給予其最致命的一擊!
當李成梁的八百里加急奏疏,如同帶著朝鮮半島的硝煙與海風,穿越千山萬水,最終抵達大明帝國的心髒——北京紫禁城時,已是數日之後。
晨曦微露,金色的光芒剛剛漫過紫禁城層層疊疊的琉璃金瓦,將巍峨的宮殿輪廓勾勒得愈發莊嚴神聖。
乾清宮,這座帝國最高權力的象征之地,此刻已燈火通明。
殿內,空間宏闊,高深莫測。
巨大的蟠龍金柱支撐著藻井,上面彩繪著日月星辰、祥雲仙鶴。
御座之上,朱翊鈞端坐著。
他身著明黃色常服,上面繡著精致的十二章紋,年近三十的皇帝,面容已褪去了少年時的青澀,稜角分明,眼神銳利如鷹隼。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唇上頜下那層剛剛蓄起月余的短須,修剪得極為整齊,如同墨線勾勒,為他原本略顯清俊的面容平添了幾分成熟帝王的威儀與深沉。
這份刻意為之的威嚴,昭示著他對掌控這龐大帝國的決心……
實際上,按照年齡朱翊鈞早兩年就開始蓄胡須了,不過有一點排斥,月前,朱翊鈞也終于下定決心……
此時,他的手指,正輕輕敲擊著御案上那份攤開的、來自朝鮮的八百里加急奏疏。
奏疏的封皮上,沾著些許風塵,他的手指最終停留在關于“小早川隆景或分兵突襲大明沿海”的警示段落上。眉頭,不易察覺地蹙緊。
殿內侍立的太監宮女,屏息凝神,連大氣都不敢喘。皇帝沉默時的威壓,足以讓空氣凝固。
“宣靖國公即刻覲見!”
皇帝的聲音不高,卻帶著金石之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打破了沉寂……
………………
第七章 ……
喜歡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